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文侧重探讨中国古代小说学的自身特征,即小说学的本位研究,重点了解它的构成、内容、具体存在方式以及研究范围.了解古代小说学是全面了解中国文论的需要,是中国小说发展史研究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文艺理论的需要,而这也是小说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和题中应有之义.本文重点从文体、存在方式和文本批评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小说学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体学:回归本土与本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体学研究的兴盛意味着中国文学研究内部已出现一种自觉的学术转向,即对中国本土文学理论传统的回归和对古代文学本体的回归.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重要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不同文体体系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中国文学样式及其发展的特色,也决定了中国文学的研究范围、研究方式之特点.中国文体学不仅仅是文学的体裁问题,而是古代文学的核心和本体性问题,因此,中国文体学的研究是开放的.中国古代文体谱系的结构与观念、与之相关的文体价值谱系、文体学的跨学科研究、传统文体的现代转化等,都是中国文体学可开拓的学术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3.
论区域文化对当代小说意义的消解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 ,特别是新时期小说创作 ,区域文化的凸现与审视 ,对当代“小说意义”具有强有力的消解与重构的双重功能 ,它不仅消解着当代小说政治化倾向的意识形态意义 ,而且重构着小说的创作主体、审美对象、审美规范等三个不同维度的审美个性 ,从而带来文学观念的深层变革——“主体性”、“话语权力”、“文化编码”等文学本体意义的多元化转变  相似文献   

4.
谢丽 《学术探索》2008,(4):107-110
在1930年代多以阶级的意识形态评判创作者的作家论写作氛围里,沈从文立足于文学本位的批评立场撰写的、试图让批评回到文学自身的作家论,以把握作品风格与作家人格的感悟印象式的批评文本,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流批评相对忽视文学独立性的缺憾,而且批评者尊重自我文学感受和维护文学本体性的批评文本,在表现批评主体独具特色的批评个性的同时,亦体现出在1930年代的特殊时空语境中,注重文学审美特性的作家批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学包括“类型文”和“新文类”两幅面孔,前者是当前国内网文研究的主流,后者则常常被忽略。而事实上“新文类”的种类繁多、形态独特,主要包括超文本、多媒体文本、互动文本和机器文本四种类型,具体形态有超文本小说、多向诗,文字造景型、语图互文型和多媒体文学,互动小说、接龙小说和文字游戏作品,以及生成艺术、定位叙事和人工智能作品等。其文本内在性质和读者审美体验也发生了重要嬗变,即在文本性质上,“新文类”从“人工制品”走向“机器诗意”;在审美体验上,则从“意识独占”走向“感觉独占”。注意到这种嬗变,对“新文类”的恰当定位以及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区域文化 ,影响当代小说的“本体意义”就在于它决定着创作主体、审美对象、审美规范等三个不同维度。区域文化凸现于后期当代中国小说的创作与批评 ,不仅使文学开辟了新视野 ,也必然带来文学观念与批评方法的深层变革。文化概念的不确定性 ,研究条件的客观不足 ,理论方法的传统单一 ,“循环论证”的逻辑误区 ,成为研究中应尽量避免的理论倾向。  相似文献   

7.
新审美主义(New Aestheticism)是“理论之后”西方理论界以文学为本位而兴起的文学批评思潮,在呼吁重建文学制度的过程中整合美学话语时形成的概念和方法。新审美主义一方面强调具体文本的独特性与互文性;另一方面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它既不是彻底转向旧式“审美”,也不是彻底偏离“文化”研究,而是试图在文本的事件性与事件的文本性之间建立新的平衡,经由文本细读重新定位文本的文学性、审美性、事件性以及实践性,呈现出文学向文化全面伸展和文化向文学开放的新的实践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8.
董宏 《阴山学刊》2012,(5):68-74
赵宪章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排除哲学方法,在回归文艺学本身的意义上将审美视为文学的本质属性,将突出美学规律特殊性视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将文学视为"意识形态的形式"。他的方法论研究进一步强调文艺学方法的独特性,抬高了本体方法的地位。在形式研究中,赵宪章又确立了形式作为艺术本体的地位,着力建设形式美学的学科形态,并被誉为当代文学理论的"形式派"。但他的理论与实践(文本分析)出现了某些唯形式论的偏颇。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诗歌生命的细胞,也是中国传统诗歌最鲜明的民族品格。中国古代意象诗有广义、狭义之分,从狭义而言,我认为,只有以个体主体性为内核,以抒情性主观化意象为表征,并造成主题多义或审美上的朦胧美感效应的诗歌,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意象诗。①本文试图把封建社会作为一个时代整体,从宏观上概述中国古代意象诗的共同价值取向。一、回归诗歌本体本体,即存在自身最真实、最根本的实体,而现象只是本体的表现,不是本体自身。西方现代较流行的文学本体论,就是研究文学这个事物的最真实的实体。关于文学本体的认识,现代西方有两…  相似文献   

10.
文化研究把文学作品作为人类繁多平常的文化现象之一,作为与人类学、经济学、考古学、地理学等琳琅交错的文化网结之一,充分延展了文学在文化视野里的生存空间和生命活力,它带来的对于文学文本的多维考察将真正铸就文学文本的健全品格、独立本性和审美韵味,文化研究在文学研究内的重新出场标志着文学研究面向本真的回归或复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小说中有大量的诗歌。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小说文体发展不成熟的原因所致,同时也和小说家的文化身份、文化心理、文学观念及其审美追求密切相关。诗歌进入小说,弥补了小说创作不成熟的缺陷,同时也给小说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随着小说文体的成熟和社会审美心理的改变,诗歌逐渐退出小说文本,但是诗歌对小说的审美观念仍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类:一类是二十五史《艺文志》著录的小说,通称史志子部小说;一类是不为史志著录而流行于民间的通俗小说,也称白话小说.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主要采用西方现代小说观念,离白话通俗小说较近,而离史志子部小说较远,故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前者而相对忽视后者,许多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未能合理开发利用.在中国文化本位意识和学术本土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我们需要认真反思西方现代小说观念对中国史志子部小说的歧视、误读和曲解,发掘史志子部小说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以推进中国现代文化的本土化进程.因此,当前中国古代小说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应该回归中华文化本位,将重点放在史志子部小说方面,以弥补一个世纪以来所形成的两类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失衡的缺憾.  相似文献   

13.
金圣叹腰斩评点《水浒传》的释义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圣叹评点并腰斩《水浒传》的释义本质,标志着中国古典白话小说批评理论开创了系统化的审美范本,标志着小说审美文本与批评释义文本的本体差异,标志着“语言暴力”的道德与审美诉求,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基本文化习惯。  相似文献   

14.
陈染的小说创作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架构。其小说借鉴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注重人物的内心独白,在叙述中形成空白点,表现出作家对现代知识女性幽微的内心世界的关注,给人冷峻陡峭的审美体验和丰富的想象空间。陌生化和诗化的语言,显示出作家卓越的语言天赋,并呈现出小说文本的诗性特征。小说中怪异意象的运用,表现出作家独特的审美力和背叛一切常态的写作追求,形成了其小说文本诡秘、幽渺的独特审美空间,给当代文学史留下一系列充满奇异魅力的意象符号,给小说写作提供了探索性的崭新视域。  相似文献   

15.
文学文本的结构往往与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意象图式理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简·爱》这部小说的构建与意象图式理论中的容器图式的相关特征有着重要的关联:即整部小说运用“进入容器──打破容器──回归容器”这一模式贯穿其中。从而,作者成功地讲述了一个自强不息的贫穷女孩最终获得独立和幸福的“天路历程”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6.
金圣叹评点并腰斩<水浒传>的释义本质,标志着中国古典白话小说批评理论开创了系统化的审美范本,标志着小说审美文本与批评释义文本的本体差异,标志着"语言暴力"的道德与审美诉求,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基本文化习惯.  相似文献   

17.
回望新时期文学30年,审视新时期具有先锋特质的作家作品,发现、发掘先锋小说叙事革命中蕴含的先锋性,着重分析先锋小说对文学真实观的解构和建构,及其在文学审美品质上的回归,从先锋小说在对“五四”文学革新与审美传统的承继和对先锋后小说创作的影响上,来探寻先锋小说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媒介即信息"的消费社会中,电子媒介带来的技术变革不仅影响到文学形态及其审美的变化,还带来相应的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随着媒介地位的提升,文学批评的标准从艺术性、审美性向技术性、商业性转移。信息交互带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打破了传统学院派对文学话语权的掌控,使得文学批评的主体得到扩容。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对象——文学文本也发生巨大变异,网络文学、新媒体文学、话本小说、微文学等批评对象的审美特性及运作机制与传统文学相比差异较大。由于学院派、媒介、读者、作者等不同批评主体秉持的传统审美理念,不能有效地对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文本进行有效阐释,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批评呈现出不及物、空洞化、批评标准的模糊性、批评实践的以偏概全等问题。我们呼唤建构一种立足于文本自身的本文诗学,以应对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  相似文献   

19.
文体互参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个习见现象,中国古代小说从唐传奇开始便不断地融合史传、诗歌、辞赋等诸多文体,从而形成了"文备众体"的民族特色。骈文与小说相互渗透,便形成了一种以对偶句式为主、注重用典、藻饰、声律的文言小说类型,即骈体小说。中国古代骈体小说情致婉约、摇曳生姿、气韵曼妙;与散体文言小说相比,骈体小说在景致描写上也尽显神韵,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然而,骈体小说在叙事上却存在先天劣势,它们注重铺排场景和抒发情志,以求延缓或中断读者的阅读进程,使其流连于骈体所营造的审美共时性空间之中。所以,在对中国古代骈体小说进行规范衡量与价值判断时,应充分认知该文体的审美特征与叙事风格,唯此才能推动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研究与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20.
阚文文 《天府新论》2012,(1):145-149
以政治为目的的组织传播和以情感为目的的人际传播对中国古代散文的生成繁荣起着主导性作用。总体看来,中国古代散文作品在传播目的上往往要事先设立一种非文学的、绝对理念式的终极规范,即政治理想,接着从文学的外围角度去影射它、阐释它,通过不断演绎的方式去扩大这个终极规范的论述有效范围,进而归纳或类比出更多的外延来验证这个最为本质的内涵。这种在政治理想"光源"及其文学审美"影子"之间的"游移",为中国古代文人提供了情感释放与实现理想的可能。古代散文研究者重视古代散文行文的修辞技巧、分类标准与高下等级的研究思路与历代研究者追逐的话语权力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