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紧密相关的。离开了中国国情,我们无从谈起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之,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我们所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肯定不适合中国国情,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必将受挫。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①说明我们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按照中国的情况去走。离开了中国的具体情况(国情),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肯定不会有中国特色,如果这样,当然就谈不上我们是在走具…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理论表达,集中表现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历史环节的逻辑关系。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基础,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变革历史进程及其发展方向的重要方式,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支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旨在把握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本质和主流,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规律,保持历史耐心,增强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特别是增强历史使命意识和历史规律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强化历史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的主题是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具体表现为三个层次,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一个层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第二个层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支柱,第三个层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体。三个层次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对外贸易的动力。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由自然经济逐渐向商品经济转型。通过对内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对外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料,出口大量的产品,这些都是通过远洋运输来完成的。航运需要中国加强海上力量,保障远洋运输安全。经济转型是中国加强海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刘达临  胡宏霞 《社区》2008,(29):45-45
中国古代的三大性畸形现象:一是娼妓,二是太监,三是女子缠足。其中,娼妓和太监在国外也有,而女子缠足则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现象。所以,过去西洋人视中国人为“东亚病夫”的时候,总以中国男人的长辫子和中国女人的小脚作为中国愚昧、落后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陈鲁民 《中华魂》2013,(17):22-23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个话题一直久盛不衰:人民群众在持续热议中国梦,社会舆论在高度聚焦中国梦,海外华人在热情谈论中国梦,国际社会在密切关注中国梦。因为,中国梦是时代的召唤,是人民的期盼,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研究孙光礼梁任公曾经说过:上世史是中国的中国,中世史是亚洲的中国,近世史是世界的中国。他的所谓近世史,是指乾隆末年以后的历史。也就是说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发生关系的历史。平心而论,从一种特定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是一个辩证曲折、与时俱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9.
选择与会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制度文化的视角看,社会现代化转型伴随着文化自觉,这是文化现代性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文化主体和客体会通重构、整合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双重文化意蕴,既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又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中国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对外来制度文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思想文化合乎逻辑的发展。但是,文化传统的消极方面也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曲折坎坷,留下了思想文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三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社会主义,是新技术革命与新工业革命时代的社会主义,是东亚崛起时代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对时代挑战的回应中形成的,洋溢着时代的精神。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强调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探寻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社会主义,它包含着理论上的三大突破,这三大突破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达到了当代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革命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表明,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在于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属性和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了的。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他针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勇敢地提出“反对本本主义”,进而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并身体力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总结中国独创性历史经验,吸收中国优秀文化精华得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原则,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成为一个科学体系。它的主体思想和支柱理论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相似文献   

12.
由隔离走向融合——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实行的城乡隔离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是导致中国乡村发展迟缓和中国社会不平等的主要根源。改革开放促使社会流动加剧,城乡关系开始由隔离走向融合,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过程。消除对立,加速沟通,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中国需要发展期货市场查辅中国期货市场目前已成为一种现实,而且正在发展着。我认为,中国是需要发展期货市场的,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期货市场不但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高级的市场形式;其次,从中国经济的发展看,中国这么大,市场容量这么大,...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改革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中国的改革实践是以邓小平改革思想为指导的成功实践,在2l世纪,改革是中国社会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者之间前后相继、互有关联,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围绕社会主义事业而丰富深化、不断展开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中国的民族独立,这是中国走向富强的首要前提。胜利的抗日战争不仅给中国现代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且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探索中国近代人口演进的历史轨迹──《中国近代人口史》简评茅家琦,池子华中国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中国今日的众多人口,是历史地形成的,它有着自己的昨天和前天。中国人口的昨天,亦即它在近代的历史发展,应该,也必须成为学术理论界考察的重点。然而,事实上,中国...  相似文献   

18.
明末至民初──中国的近代科学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近代科学史,上限是1607年,下限是1915年。其标志分别是《几何原本》的翻译和《科学》杂志的创刊。前者使中国传统科学发生质变引起科学革命,中国科学进入近代时期,后者使中国科学登上世界科学舞台,中国近代科学史终结。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创始人,他奠定了延续至今并将还要传承下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宏伟事业的根基。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历史任务,并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奠基人;他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和途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开拓者;他率先在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率。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奠基性的。他取得的成就既是阶段性的,又是长久性的、历史性的。承传毛泽东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坚持他指明的道路,对于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建设工程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逻辑史研究之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以《墨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名辩逻辑究竟属于何种逻辑类型?这是近年我国逻辑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不打算讨论中国古代名辩逻辑是不是形式逻辑,只想就有些学者提出的“中国逻辑史应以中国古代的传统形式逻辑思想作为主要和基本的研究对象和范围”[1]这一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发表看法。笔者以为,既然是“中国逻辑史”,那么,循名责实,其研究对象就应当是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就是说,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关逻辑问题的思想、理论,都应当纳入中国逻辑史的视野。“中国逻辑史”不等于“中国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