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一些研究列宁辩证法思想的文章中提出一种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只是到了列宁的《哲学笔记》提出辩证法要素十六条,才第一次描绘了辩证法体系的轮廓。我觉得这种看法的科学性需要研究。这里涉及到怎样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也牵涉到怎样恰如其分地评价辩证法要素十六条,以至《哲学笔记》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上的地位等问题。下面就辩证法体系问题从历史角度谈点个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宗教,往往就简单地说它是“人民的鸦片”,信教是愚蠢的行为。可是,打开中外历史一看,多次农民运动都打着宗教的旗帜,那些杰出的农民领袖用宗教去组织革命队伍,宣传革命主张,领导革命农民演出了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的戏剧,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对于这种宗教,即农民战争中的“神学异端”,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如何评价呢?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无神论学术讨论会上,是引起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弄清这一问题,对于研究历史、哲学史、农民战争史、农民革命思想史以及宗教史、无神论史、民间文学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仅就宗教在农民战争中的作用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农民战争对封建制度起着削弱、破坏的作用,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封建社会的上行阶段,当封建制度还处在向上发展的时期,农民战争对封建制度是否也同样地起着削弱和破坏的作用呢?关于这一问题,在目前农民战争的讨论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就已发表的文章来看,在这一问题上,主要存在有两种对立着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无论在封建社会的上行阶段或下行阶段,农民战争对封建制度都是同样地起着削弱和破坏的作用,从来也没有推动封建制度向上发展。第二种看法认为:在封建社会上行阶段,农民战争对封建制度起着巩固、完善的作用;只有到封建社会的下行阶段,农民战争才促使封建制度走向削弱和破坏。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史学界在讨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以及中国农民战争与封建经济的关系问题时,涉及到小农经济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关系问题。本文想对这个问题谈些看法。一、小农经济与封建政权小农经济与封建政权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我认为,封建专制主义政权这一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以地主经济为其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周易》“是宗教神学体系”和《周易》“宇宙观本体论的本质和主流是主观唯心主义”等观点提出了异议。作者认为,要正确地认识《周易》的哲学思想体系,首先要辨明两个问题:第一,《周易》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第二,《易经》和《易传》的关系是什么?本文认为,《周易》是一部既含有宗教巫术又含有哲学内容的著作,任何是此非彼的看法都是偏颇的。《易经》与《易传》的关系不是“旧瓶与新酒”的关系,而是源和流的关系。在《周易》的哲学思想体系里,虽然混有唯心主义的杂质,但其主流却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当然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而是古代原始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相似文献   

6.
在《略谈汉语句子成分和词组结构的分析》一文中,我曾对句子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词组结构的基本类型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那篇文章的基本观点是:分析句子成分,在于弄清句子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关系,不必牵涉到词;而分析词组的构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民建立革命政权的思想和实践如何?中国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是如何发展的?中国农民和封建神权的关系如何?中国农民有没有哲学思想?这些问题,近年来学术界有着不同的意见。弄清这些问题,对于研究中国历史、中国农民战争史、宗教无神论史和哲学史,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问题探索》1981年第1期发表了伍昂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部分个人所有关系及其意义》①一文,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已经具备了公有的性质,这是基本的”,“也具有部分个人所有关系”。对于这种看法笔者认为有商讨的必要。我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劳动者个人所有。 一 伍昂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基本”“公有”“部分个人所有”,根据是什么呢? 伍昂同志认为: 一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1962年第三期《新建设》发表了孙祚民同志的《试论李自成大顺政权的性质》一文,涉及的问题很广。结论是李自成大顺政权“基本上仍然是明封建统治政权的翻版”。我们知道,李自成大顺政权的性质问题,不仅涉及明末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而且涉及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性质。对这个重要问题,不能不发表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哲学基本问题之重要固不待言。李秀林与陈志尚二同志陆续发表文章,提出了一些看法,有助于讨论的深入,我也借这个东风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哲学界有一种固定看法:恩格斯是在一般的意义上把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当作哲学基本问题;恩格斯认为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恩格斯到底如何看待哲学基本问题,必须深入分析他的论述。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  相似文献   

11.
我谈一个稍微具体一点的问题,就是中国人的信仰问题.这个问题在最近这些年比较突出,有一种说法叫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人不讲信仰.因此觉得中国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有很大的悬疑.我在1987年出版的《价值论》中,曾第一次肯定了"信仰"概念.我主张,人的价值观念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信仰,这是任何一个价值观念体系的灵魂.我在论文答辩时,人们主要怀疑这个问题,说你肯定信仰,是不是为宗教说话?我讲信仰和宗教应该区分开来的.二十几年前,我用信仰和宗教的区别来为人的信仰权利争辩;二十几年以后,我又要用这种区别来为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点辩护了.  相似文献   

12.
农民战争“宗教色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战爭中的“宗教色彩”问题,是一个聚讼日久、颇为复杂的课题,本文想从历史比较研究的角度,作些探讨,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看法。(一) 农民战争中“宗教色彩”的普遍性问题说起农民战爭中的“宗教色彩”问题,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1524—1525年的德国农民战爭。那次农民战爭的“宗教色彩”十分鲜明: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为先导;起义农民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证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适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以相关学者理论和司法实践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为切入点,就《燃油公约》中责任限额是独立的还是受中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保护的这一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这些观点的整合分析,提出《燃油公约》中责任限额制度的适用性问题的解决方案,认为这种立法的价值趋向增大了油污受害方的负担,弱化了《燃油公约》本身加入的意义,应认真审视这一组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问题,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作出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一提到宗教,往往就简单地说它是“人民的鸦片”,信教是愚蠢的行为。可是,打开中外历史一看,多次农民运动都打着宗教的旗帜,那些杰出的农民领袖用宗教去组织革命队伍,宣传革命主张,领导革命农民演出了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的戏剧,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对于这种宗教,即农民战争中的“神学异端”,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如何评价呢?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无神论学术讨论会上,是引起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弄清这一问题,对于研究历史、哲学史、农民战争史、农民革命思想史以及宗教史、无神论史、民  相似文献   

15.
侯绍庄、吴斯清同志在《浅谈宗教和迷信的关系》(载于《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2期,下面简称《浅谈》)一文中,努力对宗教和迷信之间的关系作了许多探讨。两位同志的探讨对我们真正搞清宗教和迷信的关系有很大帮助,但是在两位同志的文章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一、宗教与迷信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对于《诗经·周颂》,论者们不是说它“具有很浓厚的宗教气氛”,就是说它是“一种呆板的说教”;更有说它“内容充满着反动思想和迷信色彩”,“是应该坚决扬弃的糟粕”。我们认为,这些看法有失于偏颇,不合乎历史辩证法。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角度考察,具体地说,就是从西周初年人与神的关系的递嬗、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人类社会的变革这三个方面来考察,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周颂》实际上是人类精神初次觉醒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学术界关于宗教的定义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认为宗教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持这类观点的同志多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所说的“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为理论依据。他们认为:首先,宗教是一种观念,象人们头脑中的其他观念一样,也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对于《诗经·周颂》,论者们不是说它“具有很浓厚的宗教气氛”,就是说它是“一种呆板的说教”;更有说它“内容充满着反动思想和迷信色彩”,“是应该坚决扬弃的糟粕”。我们认为,这些看法有失于偏颇,不合乎历史辩证法。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角度考察,具体地说,就是从西周初年人与神的关系的递嬗、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人类社会的变革这三个方面来考察,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周颂》实际上是人类精神初次觉醒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政权”的经济基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战争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方面的问题,解放后国内史学界曾展开过长期的讨论。当谈到起义农民在进行革命战争的过程中,能不能建立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权时,出现了分歧意见。一种看法认为:在封建制度下,农民不能建立自己的政权;或者说农民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封建性的政权;不能有其它别的性质。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我国封建社会农民,在革命战争中能够建立短暂性的农民政权;反对把这种“政权”看成是封建性的、与地主政权并无实质区别的观点。所以产生上述分歧,有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这些政权所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下面谈点个人意见,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20.
法国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在他的《谈演员的矛盾》(载《戏剧论丛》一九五八年第三辑)一文中论述艺术的根本问题之一——演员和所扮演的角色的基本关系所持的观点,牵涉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形象与演员的关系、戏剧表演中的感情与理智的关系等等方面,显示了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时代成就,很值得重视。一狄德罗首先提出了演员的基本品质。他认为一个演员要有冷静的分析,适度的热情,能塑造出理想的典范。狄德罗写道:我“希望他(指演员——引者)判断力高;我要他是一位冷静的旁观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