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尔纲先生是太平天国史学研究的奠基人、著作等身,又是最富成就的一位开拓者。去年四月间我收到他亲笔题签寄来的鸿篇巨制《太平天国史》心涛起伏,谨志小文以示祝贺。罗先生是广西贵县人。1950年12月专程来到南京,次年便主持太平天国起义百周年纪念展览,又实际主持太平天国史料编篡委员会,接着积极筹备太平天国纪念馆。在这期间,他亲往南京图书馆从70万册古籍中搜集太平天国史料达一千二百万字,后来分别出版或留做参考资料。当时他兼任南京大学教授,又跋涉于南京城内外太平天国遗址遗迹进行调查。成绩斐然,1956年国务院授予一级研究员的殊荣。他在南京度过了十四个春秋,1964年4月返回原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继续著书立说。他身在燕京,心怀金陵,尝亲切地称南京是其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2.
一个多年争论的问题太平天国曾否开过“女科”事,是太平天国史上一个多年争论的问题。一九六一年出版的商衍鎏《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一九六三年出版的郦纯《太平天国制度初探》(增订本)两书,对该问题都着重研究。最近徐川一、周也夫撰文《太平天国‘曾开过女科’吗? 》,又提出与新版《辞海》编者商榷。我回顾对这问题四十年探索的经过。最初误信汪堃《盾鼻随闻录》和沈懋良《江南春梦庵笔记》两书,把他们捏加的部份,写在《太平天国史稿》上。到一九五一年,我考出这两部书的问题,在《太平天国史料里的第一部伪书——〈江南春梦庵笔记〉考伪》一文里提出看法: “《盾鼻随闻录》所记太平天国开女科举及女状元榜眼探花姓名一事,是十分可疑的,大概就是汪堃捏造的”,《江南春梦庵笔记》更是“进一步虚上加虚,假中更假”。商衍鎏先生自述他的论证是从我这一个看法“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得来的。我读郦纯先生的论证,知他也是从我这个看法来的。但是,我本人在两年后,因看到新史料对这个看法已有改变。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的太平天国问题研究者柯文南博士所著的《太平造反:李秀成亲供》已于1977年由剑桥大学出版。 作者曾于去年参加南京举行的太平天国史讨论会,今年又来进行学术访问。 柯文南先生曾把他所获的忠王李秀成的宝剑赠  相似文献   

4.
《幼赞王家书》,即《幼赞王蒙时雍致二叔上国等家书》,是太平天国史研究者所熟悉的一封太平天国书信。太平天国幼赞王蒙时雍在该信中,叙述他参加团营起义和到达南京后的情况,并表达了他思乡怀旧的思想感情以及对叔伯兄弟、张姓“契亲”的拳拳致意。1944年,《幼赞王家书》首次在广西桂平太平天国纪念堂陈列,后由于日本侵略军南犯桂平,在抗击日军的疏散中,《幼赞王家书》流失。从此,不见《幼赞王家书》的庐山真面目,仅见其文照和原文的抄录。自《幼赞王家书》公之于众,史学界便出现《幼赞王家书》是真迹还是伪造的争论.那末,《幼…  相似文献   

5.
《起事来历真传》是至今流传下来的太平天国作家所写的唯一的一篇小说作品.在封面上刊有“太平天国三年新刊”字样,可知写成于清咸丰三年(1853),亦即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天京)这一年.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阿英先生曾见到过这篇小说的一个孤抄本,他当即写了一篇介绍文章,连同小说原文公布于世,并指出这是有关太平天国的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献.这篇小说今见于他所著的《小说二谈》中,至于其原抄本已不知下落.  相似文献   

6.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领袖,他的历史功绩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洪秀全在太平天国革命中也犯了不少错误,对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负有重大的责任。本文对他所犯的错误,作一浅论。太平天国初期,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群众、号召群众,对太平天国革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太平天国革命不断发展。然而定都天京后,情况就起了变化。本来打下南京后,形势极为有利。太平军“既众且整”、“直望无际”。清军则是“望之夺气”。(汪士锋《乙丙日记》卷一)但洪秀全一进入南京城,就“直入两江总督衙门,以为天王府,改南京为天京,正式于此建…  相似文献   

7.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拜上帝会冯云山为寻找反清根据地,来到广西农村,当他踏上崎岖山路进入桂平紫荆山谷时,应时应景,百感而发,于是吟了一首诗:“穿山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涧焉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触景生情,正是写下他此时的心情。见有编造太平天国诗集者,将它列为冯云山名下,但此诗并非冯云山作。钟文典教授的《太平天国人物》(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也称.此诗乃借用《水浒传》第四十三回的“李逵迎母”诗,只改动了前三句的五个字。按《水浒》在李逵为母寻水发现一溪好水时,所引用诗句…  相似文献   

8.
洪仁玕《戒浮文巧言谕》,扬州师院中文系编的《洪仁玕选集》(中华书局1978年出版)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的《太平天国文书汇编》(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等一些新版的资料书都这么录道:“推其原故,盖由文墨之士,或少年气盛,喜骋雄谈;或新进恃才,欲夸学富。甚至舞文弄墨,一语也而抑扬其词,则低昂遂判;一事也而参差其说,则曲直难分。”其中“低昂遂判”,商衍鎏《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中华书局1961年出版)却作“低昂远判”。我们认为:该作“远判”。查《戒浮文巧言谕》收在《钦定军次实录》卷内最后一篇,原刻本是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年)新刻的,1957年在江苏常熟发现,今藏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原刻本也作“低昂远判”。其实,  相似文献   

9.
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起义,从广西开始,波及大半个中国,震撼了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太平天国起义后,在南京建立政权,维持十四年的政权,其政权的重要制度——职官的设置和具体情况,最早有清政府的御用文人张德坚的《贼情汇纂》,较系统地记述了太平天国前期职官的设置、官爵名称、人员的情况等。后来治太平天国史者一直是将其作为重要的史料。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过太平天国史研究泰斗罗尔纲先生等几代学者的努力,先后出版的专著有郦纯的《太平天国制度初探》、简又文的《太平天国典制通考》等,此外,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萧一山的《清代  相似文献   

10.
白坚同志的《太平天国改“六经”为“六韵”考》一文(见本刊1980年第4期),为证明罗尔纲先生所提出的洪秀全《改定诗韵诏》中的“诗韵”就是《诗经》,引用了洪仁玕《钦定军次实录》两段批评“八股六韵”的话为新证,下结论说:“‘六韵’即‘六经’无疑。由此可见,改‘六经’为‘六韵’,确是太平天国当年故事。在《改定诗韵诏》中,《诗韵》即《诗经》也可以论定了。”对此,特提出不同意见如下: 一、洪仁玕所批评的“六韵”,并非“六经”,而是指科举考试的试贴诗。试贴诗源于唐代,直到明清仍与后起的八股文相辅而行,是科举必试的项目。因其通常规定为六韵,也有八韵,故多被称为“六韵”。这与制艺文章有八股或六股,而通称为“八股”是同理的。太平天国制度有不少异于清朝之处,但其科举考试形式基本照搬清朝。张德坚《贼情汇纂》(下简称《汇纂》)说太平天国“试文亦如八股,诗则试贴。”(《太平天国》(三)112页)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名将罗大纲饶勇善战、剽疾如飞,但凡涉及其行事,虽洋洋千言.却从来有两处未得有正确答案,即一是罗大纲何时何地战死?二是罗大纲有否追谥?有关罗大纲死事,多见于清人记载,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卷52《罗大纲传》所附罗大纲之死考证.列有四条:(一)1855年5月.在南京三山江面战而死(据光绪续纂《江宁府志》卷13);(二)1855年6月在江北作战受重伤.抬至芜湖,死于南京(据《余谈》卷8;(三)1855年7、8月,因芜湖失陷,回救时战死(据佚名《粤匪起手根由》);(四)据麦高文1857年1月写的…  相似文献   

12.
《蒙时雍家书》(以下简称《家书》)影印本刊于太平天国百年纪念展览会编辑的《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以下简称《图录》),说明“原物为广西桂平莲桐乡黄鲁芬藏。”罗尔纲先生对我说,原物已不知下落,影印本是他所存的照片。最早介绍《家书》者是简又文。他写过一篇《太平天国幼赞王家书并跋》。收在《金田  相似文献   

13.
一《李秀成自述》记有外国侵略者到天京与天王交涉,提出帮助太平天国打倒清朝,平分中国,否则进攻太平天国,天王断然予以拒绝的事,其中说: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我們了解到南京老虎桥住着一位八十三岁高龄的太平天国后裔,連忙去查訪,可惜老人与世长辞了,否则我們从他口中要搶救出不少太平天国史实口碑。經了解这位老人叫黄朋生,他是太平天国望王黄文安的儿子。 黃朋生虽然死了,但是在他生前終算被南京博物院搶救了一段很有价值的口碑。据黄朋生說:其父黄文安是广西郁林州博白县蘆花村人。黄文安参加了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后来跟随天王洪秀全来到南京,当了叫佐将的官。  相似文献   

15.
三十年代在英国搜访太平天国文献的前辈学者如萧一山,所获得的材料都来自不列颠博物院东方部即今之英国图书馆东方部;王重民编的《太平天国官书十种》原藏於剑桥大学图书馆,此外他写了《记巴黎国家图书馆所藏太平天国文献》、《记普鲁士国立图书馆所藏太平天国文献》等报道,使我们得知巴黎、柏林的这些图书馆也收藏有太平天国印书。他们都没有提到过牛津大学藏有太平天国文献。  相似文献   

16.
对于19世纪60年代叱咤风云的捻军,半个世纪以来学者著作多有说它是太平天国的一部分,并说后期捻军诸王也受封于太平天国。江地说,捻军诸王是南京失守太平天国灭亡之后,"遵王赖文光仍在江北军中奉太平天国正朔,执行太平天国各项制度。封王之举,想系赖文光采取的权宜之计,代表太平天国当局赐爵"《捻军史研究与调查》,齐鲁书社1985年出版)。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出版)卷八《后期王爵人物表》中,将之与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等同列的,也有后期捻军诸王鲁王、梁王、荆王、魏王和加入捻军诸王的太平军…  相似文献   

17.
<正> 明末清初的伟大爱国学者王船山既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和出色的文艺批评家。他评诗论文,慧眼独具;品人言事,见解颇奇。通过他的《诗广传》,《诗绎》、《夕堂永日绪论》、《南窗漫记》等著作,王船山对文艺的社会作用、创作方法、艺术手法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杰出回答,并进而建立了他的进步的、具有现实主义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哀辞初探     
哀辞(或写作哀词),是古代哀祭文的一个大类。刘勰在《文心雕龙·哀吊》内把哀辞的起源一直追溯到《诗·秦风·黄鸟》,他指出:“昔三良殉秦,百夫莫赎,事均夭枉,《黄鸟》赋哀,抑亦诗人之哀辞?”《黄鸟》的内容是哀悼奄息、仲行、针虎三人为秦穆公殉葬一事,是以诗的形式抨击秦穆公、哀悼三良的作品。宽泛地讲,《黄乌》诗可以当作哀辞看待;严格说来,《黄乌》诗不能划入于哀辞的范畴。因为,  相似文献   

19.
由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罗尔纲教授主编的《太平天国文书》,1991年10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我国太平天国文献研究工作的一大成就,完成了太平天国史学界几代人的宿愿。 《太平天国文书》为大型影印图册,12开本,配以中文繁体和英文说明,印刷精美,装帧考究,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全书分诏旨、布告、下行公文、禀报、外事文书和其它六大类,收集了迄今国内外发现的太平天国文书精品114件,其中有不少珍贵文献,为国内外首次公布,对了解利研究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宗教、文化等,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运动始终伴随着浓厚的宗教气息,它以宗教起事,又以宗教立国,与宗教息息相关。按理说,太平天国宗教应是研究重点之一,对此,研究者早已充分注意到。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有关太平天国宗教研究的成果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或在于,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烟”,而太平天国研究一直都在歌颂其“光辉业绩”,对其宗教讳言也是情理中事。1992年,夏春涛博士《太平天国宗教》一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太平天国的宗教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好评。此后,他仍然潜心于该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