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本战后始终存在一个图谋发展军事大国的右翼势力集团,尽管不同时期其主张和行为有所变化,但目标是明确的:通过制定“有事法制”相关法案来完成日本军事大国化、自卫队国家化,以达到最终彻底修改和否定战后和平宪法之目的,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日本受美国控制,法制上受和平宪法制约的“不独立”、“不自由”的从属地位,追求与欧盟及世界其它大国的同等的“普通国家”地位。  相似文献   

2.
国家意识是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自身定位意识。日本近代的‘"脱亚入欧",是确定日本跻身欧美列强的国家意识。为实现此目标,日本采取批判以中华文化为主导的东亚文明,丑化中华民族的方式。这种文化批判,虽然助推了日本“脱亚入欧”的进程,同时也在日本的国家意识中,植入了近代列强侵略、扩张的基因。二战后,日本虽受和平宪法对政治、军事诸方面的约束,但其文化、精神层面的国家意识,没有得到彻底清理。此乃是战后日本时时有重温旧梦诉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元朝通过政治、经济、军事上一系列的举措,加强了对南海的管控。由于对南海区域国家进行武力征伐和军事威慑,确立了霸权地位,建立起不平等的国家关系和贸易关系,元朝的南海海洋经略目的是保障官府垄断贸易,但也有利于促进私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背景下,日本防卫战略发生重大变化.防卫对象与范围逐步扩展,防卫态势更具主动性和进攻性;完善防卫相关法制,海外派兵范围及规模不断扩大:军备军力日益强化,军事潜力巨大;日美军事同盟进一步强化;修改"和平宪法"已提上政治日程.  相似文献   

5.
“有事法制”研究在日本由来已久 ,但直到 2 0 0 2年 4月日本内阁会议才通过“有事法制”相关三法案 ,并于 2 0 0 3年在国会获得通过。“有事法制”相当于战争法制 ,日本何以绕过“和平宪法”通过“有事法制” ,又为何在开始研究之后这么久才得以通过呢 ,这虽然与日本国内政治的发展有关 ,但既是日本盟国又是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亚太的安全战略调整对日本“有事法制”的出台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实施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与法制的标尺。我国现行宪法经过三次修改已臻完善,但现实生活中违宪行为还时有发生,这主要是与我国宪法监督法制的不完善有关。本文考察了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发展的历史,在理清历史脉络、明确宪法监督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宪法监督法制的新思路——制定《宪法监督法》。并试提出该法的基本结构,同时对本法应有的四个方面的制度作了理论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小泉政府的对华政策,使中日关系降到了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小泉五次参拜靖国神社,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这是向受过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受害国人民的挑衅。日本在战略层面上的改变非常明显:加速修改《和平宪法》、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对华军事防范已进入了实施阶段。小泉政府对华政策导致中日两国之间在双边问题上的冲突日益增多,究其原因是小泉政府想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转移国内对其政策的不满和压力,以维护他们认为的所谓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日本于一八六八年“明治维新”后,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使日本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地成长和发展起来。但是,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日本又是一个后进的国家,加上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就使得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具有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日本防卫战略逐步实现了从"专守防卫"到"对外干预型防卫"的重大转变,从法律的角度审视,这种转变是通过解释宪法或颁布新法律的方式完成的。冷战时期,由于和平宪法与日美安保条约两个法系之间存在的内在结构性矛盾,孕育了其防卫战略发生蜕变的根源;冷战结束后,在尚不具备"修宪"的背景下,日本通过颁布新的法律为其防卫战略转变提供法律依据;新世纪之初,日本审时度势,在正式启动"修宪"程序的同时完善战时法制,为日本的海外派兵和作战提供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宪法实施中的几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一手抓建设和改革,一手抓法制”的思想,指明了法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的极端重要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方针,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创造性发展。宪法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不仅是进行社会主义立法的依据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而且是一切组织和公民所必须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因而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我国现行宪法实施五年多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表明它是一部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的好宪法,在国家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在实施这一宪法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认识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保证宪法的进一步贯彻实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日本军事战略调整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对“普通国家”地位的追求成为日本国内政治的主题。日本通过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强化日美同盟、加强自主防卫力量建设三个路径,对军事战略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自卫队在军事行动方面的限制大为削弱。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先发制人”已成为日本事实上的军事战略,日本的军事大国化进程正在加速。  相似文献   

12.
日美同盟关系的维持与发展是战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尤其是美国亚太地区安全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战后日本安全防卫的根本保证。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日美同盟关系也在不断更新内涵和调整功能。2001年“9·11”事件后日美同盟关系的重新调整,既是对1951年日美安保条约签署以来历次调整的继续,更是对过去的超越;既是后冷战时期美国全球军事战略重新部署在亚太地区的客观体现,又是日本借机实现国家利益的主观诉求。日美同盟关系的调整不仅为日本的安全防卫和政治外交政策带来了变化,而且还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战略态势产生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日本政府在坚持核不扩散立场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在国际核不扩散领域的领导地位。“无核三原则”、《原子能基本法》以及《核不扩散条约》是日本核不扩散政策的三根支柱。但由于美国为日本提供的前沿核威慑、日本的核能政策以及日本国内日益增多的“核武装论”,使得建立在三大支柱基础上的日本核不扩散政策缺乏说服力,日本的核不扩散政策因此难以达到它预期的效果。在新的变动的安全环境中,本来就存在不确定性的日本核不扩散政策又遇到了新的挑战,日本坚持核不扩散的立场因此有可能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它的国际化进程。日本对国际化的追求,使日本政府在教育领域适时地调整了留学生交流制度等对外教育政策;其对外教育政策转向以人员交流为主的、外向"发射型"的方向发展;日本对外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国际化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华盛顿会议上,关于山东问题,英国对日本的态度是既“遏制”又“协调”,改变了在巴黎和会上一味充当日本“帮凶”的错误做法。“遏制”的一面体现在:要求日本向中国归还胶州租借地和铁路;所有日军和日本警察从铁路撤退;胶州租借地国际化;日本同意国库券赎路的方式。“协调”的一面体现在:在铁路人事问题上,要求中方对日本让步。   相似文献   

16.
1947年9月14日、19日、30日,国民政府外交部连续3次举行由国内高层人士组成的对日和约审议委员会谈话会,磋商中国参与对日和约谈判的方针,内容涉及日本天皇制的存废及天皇的战争责任问题、战后日本领土问题、美国扶日政策、和约起草顺序以及管制日本诸问题等,进行了广泛讨论,形成了国民政府外交部应对各种问题的初步方案。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这些方案后来大部分没有得到实施。日本利用美国有求于日本协助朝鲜战争的有利战略态势,依靠美国的帮助,修正、模糊,甚至改变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关于限制日本领土的重要规定,导致日后中日、韩日、俄日间诸多领土争议,美国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在辽宁殖民统治的40年中,其教育方针几经变化,但每一次变化的结果,都是对辽宁人民奴化教育的加强。本文通过日本对辽宁日本人和辽宁中国人两种教育方针演变的研究,旨在揭露日本殖民教育的本质,教育青少年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深刻理解"强国必先强教"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析日本的东亚地区秩序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新的东亚地区秩序的形成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日本的地区秩序战略主要围绕着构建其主张的东亚共同体展开。在简要分析了日本"东亚共同体"战略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后,本文对日本的具体实施政策从安全和经济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尽管日本抱以厚望,由于采取的政策路径和战略选择存在一定的误区,日本对东亚未来地区秩序的塑造作用将面临着不小困难。  相似文献   

19.
日本作为一个典型的岛国,海洋在其国家战略中居于特殊地位。受到西方“海洋国家”理论的影响,日本在二战之后逐渐形成其海上安全政策,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和基础。在近年来的南海争端问题上,日本依据它的海上安全政策,以日美同盟为基础,以与东盟国家的密切关系为依托,矛头直指中国,充分重视并介入到南海事务当中,同时策应钓鱼岛争端。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与苏联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张鼓峰事件 ( 1938)和诺门坎事件是日、俄 (苏 )在远东长期矛盾和争夺中国“满蒙”的阶段性组成部分。这两次军事冲突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日苏关系的演变与日本扩大侵略战争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