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社会工作》2011,(3):20-24
一、贫困问题概述 贫困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通常被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又称生存贫困,是指收入难以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准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南宋时期,随着市民贫困化现象的不断加剧,江浙城市的贫困救助日趋活跃,其救助对象包括贫民、穷民、流民等不同社会群体,求助内容涉及赈饥、救寒、助医、助葬等诸多方面,救助方式包括有偿赈济、无偿赈济、集中收养等.从中可以看出,传统社会救助开始突破原来的荒政模式,由临时性的灾荒救助转向日常性的生活救助,而且城市越来越成为官方救助的重点.但此期江淅城市的贫困救助是很完备和不稳定的,许多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3.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采取的也是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目标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社会救助的外延,则包括灾害救济、贫困救济和其他针对社会脆弱群体的扶助措施。  相似文献   

4.
社会救助保障。民政部门所承担的社会保障任务主要为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是一种兜底的生活保障。传统的民政工作承担着对军人和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的优抚安置保障,对城乡贫困孤寡残疾人员的社会福利和五保供养保障、对城乡贫困群众的生活救济保障、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收容救助保障、对遭  相似文献   

5.
张威 《社会工作》2023,(6):42-53+101-103
人类思考贫困问题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维韦斯1525年创立的“贫困救助理论”标志着科学救助思想的出现,其核心是: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必须劳动并教育子女自食其力,以此摆脱贫困。这一理论思想推动了“社会工作的教育化”,对西方社会工作影响巨大,对当代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理论还提出人们真正应该给予受助者的,不是单纯的慈善和捐赠,而是能够推动其走向自立。这让救济贫民的视角发生转变:从自发无序的私人和社会行为(单方的慈善、济贫)转向有组织有计划的国家行为和科学(双方合作的)救助。尤其是“支持与要求”(既要对贫民提供救助和支持,也要对其提出一定要求)的辩证原则,也已成为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辩证原则。  相似文献   

6.
徐倩 《社会工作》2013,(5):113-119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健全的社会救助体系,但也应清醒的认识到,现行救助制度不仅高度依赖于财政状况、面临着“低保制度养懒汉”、“福利依赖”等道德风险问题,“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依旧存在。这亟需从制度的救助理念、目标定位、救助主体以及实施方式四个逻辑层次对我国现行救助制度进行反思与重构。为了使救助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实现构建理念从消极到积极,从下游干预到上游干预的跨越,救助主体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型,救助目标取向从消除收入贫困到消除能力贫困的过渡,救助方式从款物援助到物质救助与非物质救助相结合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非公益募捐行为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是由募集人向社会公众发起、以救助遇到不幸的特定个体为目的的募集款物行为,是捐助人扶危济困、彰显爱心的非营利行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中贫困弱势群体仍然大量存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瑞萍 《社科纵横》2006,21(7):100-102
社会救助是一种有效的社会保障手段,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对缓解农村贫困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因此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安全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郭明霞 《社科纵横》2006,21(2):57-58
农村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基本手段之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贫困原因复杂,贫困程度各异,绝对贫困比较严重等等,致使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对现存的制度进行分析以解决面临的困境,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整合对策,建立和完善有权威的农村社会救助管理机构与社会监督机制,使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不断趋于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正造血型慈善救助,概指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通过对弱势群体进行技能培训或创业扶持等帮扶活动,使其逐步摆脱贫困、实现生活自给的一种新的救助模式。与此相对应的被称为输血型慈善救助,是指向困难群众发放救助款物,临时性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状况的一种传统救助模式。两相比较,造血型救助更受群众欢迎,也是慈善公益组织创新救助模式的有益尝试。造血型救助的主要类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各地慈善公益组织在做好输血型救助的  相似文献   

11.
贫困救助是我国社会服务的永恒主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五保制度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贫困是一个复杂的持续性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政策的公共性与弹性要求以及社会的不断变迁,使得贫困救助需求的差异性和变化性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社区志愿服务以其贴近居民生活的服务特点,可以有效地填补社会救助政策的漏洞。本文描述了社区贫困家庭的现状及其特点,揭示了当前社区服务和社会政策存在的缝隙;立足社区贫困家庭的需要,提出了社区贫困家庭志愿服务应该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寄望建设一个符合中国社会文化情境和具体家庭需求的社区贫困家庭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2.
贫困救助是我国社会服务的永恒主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五保制度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贫困是一个复杂的持续性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政策的公共性与弹性要求以及社会的不断变迁,使得贫困救助需求的差异性和变化性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社区志愿服务以其贴近居民生活的服务特点,可以有效地填补社会救助政策的漏洞。本文描述了社区贫困家庭的现状及其特点,揭示了当前社区服务和社会政策存在的缝隙;立足社区贫困家庭的需要,提出了社区贫困家庭志愿服务应该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寄望建设一个符合中国社会文化情境和具体家庭需求的社区贫困家庭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丁芮 《社会工作》2012,(8):34-36
北洋政府时期,贫困是北京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京师警察厅是负责北京治安的官方机构,为维护北京城市的社会秩序,保障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其采取了多种方式,其中贫儿半日学校是警察厅立足于贫困民众的长远生活,自己筹办的纯粹以教育为目的的贫民救助机构。贫儿半日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不同于传统的社会救助机构,也有别于同时期的其他救助机构,是救助方式转变过程中教育救助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4.
社会救助保障。民政部门所承担的社会保障任务主要为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是一种兜底的生活保障。传统的民政工作承担着对军人和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的优抚安置保障,对城乡贫困孤寡残疾人员的社会福利和五保供养保障、对城乡贫困群众的生活救济保障、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收容救助保障、对遭受自然灾害的灾民的灾害救助保障等任务,所保障的对象约占总人口的5%左右。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需要救助的人员不断增加,民政部门又承担起面向全体困难群体的城乡低保制度、大病救助制度等新的保障任务,与劳动保障部门的就业保障、职工养老保障、职工权益保障相衔接。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22,(1):78-85
贫困治理阶段性变迁的过程也是我国社会救助政策不断调适的过程。迈入后扶贫时代,治理主动性的冲突、治理助力的削弱、治理失灵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贫困治理的复杂性、多变性。因此,在面对后扶贫时代的四重转变即扶贫向防贫的转变、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的转变、物质需求向发展需求的转变、农村为主向城乡协同的转变时,当前的社会救助政策就会表现出四大不适即功能不适、标准不适、需求不适、城乡不适。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适来增强社会救助的政策弹性,将"安全网"变为"助跳网"。在顺应后扶贫时代转变的基础上,增强社会救政策的适应性,进一步提升贫困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北京市对社会救助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如何提高救助审批程序的科学性、减少救助对象和救助额度确定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据需求理论建立贫困指标评价体系,在与民政工作人员充分沟通、探讨的基础上,运用AHP方法构建了城市家庭贫困程度的判定模型,从而为社会救助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与社会开始全面进入后转型期,贫困呈现出新的特点。转型期构建的社会救助体系需要加以完善。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其边缘化地位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既能够使社会工作得到发展和社会认同,更重要的是为后转型期应对贫困问题提供了积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贫穷,塑造了你什么?--看高校特困生的心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霞 《社会》2001,(3):12-14
卢梭有句名言“人人生而平等” ,可时至今日 ,这句话只能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而已。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喜不喜欢 ,人类社会从来就不曾真正平等过。中国出现了潇洒倜傥的高收入阶层的“阳春白雪” ,也出现了窘境丛生的低收入群体的“下里巴人” ,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据调查表明 ,中国目前有80 %的财富集中于20%的人手里。相对于另外的80 %人来说 ,富者越富 ,穷者越穷 ,贫困正在肆虐着他们的生活 ,更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有谁在关心贫困中生活的人们的心理健康?又有谁在关心象牙塔内那挣扎在贫穷的阴影之下的特殊一群…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排斥视角解读农民工:一个分析框架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泽泉 《学术交流》2008,37(5):135-139
社会排斥取向力求了解贫穷、富有成效地就业和社会整合之间的内在关联,强调剥夺的多元性和导致贫穷的过程,关注人们的生活如何受到社会重建与社会制度之内在关系的影响;社会排斥概念是对已有的社会剥夺、边缘化、歧视等概念的丰富和深化,是一个具有政策洞识和全球性分析的概念.在农民工的研究语境中,"社会排斥"作为一种分析以贫穷为表征的现代社会弱势群体及其问题的范式,对解决农民工的贫穷、不平等、就业和社会整合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提供一种对农民工的日常生活处境重新进行概念化和重新讨论其因由与症候的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的尊严不断提升,维护和提升人的尊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义。人的尊严是一种价值,也是一种权利,本质上是人的社会性的价值表达。人的尊严问题特别与弱势群体相关,弱势群体具有贫困性、脆弱性和易受伤害性的特性,使他们更容易受到侮辱,他们有更强烈的尊严诉求。维护弱势群体的尊严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伦理关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