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及其所辖12个县,是长江三角洲上一条黄金地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里的经济腾飞,持续不衰。“六五”计划期间,三个市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了两番多。1986年,苏州、无锡两市的工业总产值,分别跃居全国226个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2.
苏南地区主要是指苏州、无锡、常州3市及其所辖的12个县(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这一地区经济腾飞,成效显著,并于80年代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乡镇工业为支柱、以小城镇为纽带、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等为主要特征的苏南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苏南地区的人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人口与经济走上了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的轨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口发展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论苏南模式的市场化发展蒋伏心苏南模式有三个特色,即集体经济为基础、农副工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苏南模式不仅促进了苏南相当时间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通过其示范效应,对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推进作用。苏南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尽管近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4.
苏南模式改革中的所有制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南模式还要不要提,苏南乡镇企业将向何处去,这已是当前人们的热门话题,本文在对苏南部分地区调查的基础上得出如下初步结论,即:苏南作为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之一,有其历史背景和区域特色;二、三十年来取得很大发展,功不可没;当前处于两个转变的关键时期,改革和调整有紧迫性;近两年来的产权制度改革,大方向正确,成效也显著,但是后续工作仍很艰巨,决不能稍有松懈。  相似文献   

5.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发展现状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南模式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 ,温州模式则是自发自生的发展模式 ,二者本质上的不同决定了其不同的经济绩效和发展前景。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文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现时代科学总体化发展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产物.对文化综合研究的重视,反映了世界的一个进步潮流,说明了人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到客观世界的共同的本质.从理论上把世界文化的历史理解为人类的单一动态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需要日益明显.目前,国内已广泛地掀起一股"文化热".但是,现实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文化事实的搜集和概括上,其表现就是对文化史的描述和中西方文化现象的对比,尚未真正地把文化理论的研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和将它提到应有的地位.强调文化理论的研究,使之与文化事实的收集和分析互为因果,进而揭示文化的结构和变化的机理,不仅对文化学的研究同时对当今的现代化建设都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本文试图对文化的整体结构作出尝试性的探  相似文献   

7.
作为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它们制度变迁方式的不同,探讨了两种模式制度变迁的前景,认为从苏南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民营化改革结果来看,依靠民间的市场力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温州模式,更具有全国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上海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是与上海这个城市的历史同步发展的。上海城市历史并不悠久。作为近代中国第一大城市,它并不是在传统城市基础上自然成长,而主要是在近代崛起的。上海在宋代成镇,元代设县,明代筑城,在中国城市史上,远不能比西安、开封、洛阳,近不能比苏州、杭州,甚至比不上今天属于上海市范围内的松江。1843年开埠以前,中国超过30万人口的大城市为北京、苏州、广州、杭州、成都等。那时的上海还只能算是中等城市。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根据国情特点,联系各地不平衡发展的现状,先后提出了梯度推进发展,点轴渐进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圈域经济发展和网状交织发展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们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从长远看,比较起来,网状交织发展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宜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地区采用。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制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计划的一方面的客观依据。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改善和提高少数民族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因此,研究民族地区的经济便十分重要。但当前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比较薄弱,甚至可以说是垦荒阶段。本文拟对西藏地区的经济特点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苏南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在第二次创业中再造苏南模式的发展优势浦国荣,顾才栋,梅春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及其所辖12个县(市)为代表的广大苏南农民,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实践中,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苏南农村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是世界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重要产物,也是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据联合国1989年11月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1%,并呈上升之势,其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占其总人口的72%,而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城市人口仅占其总人口的32%。但是,发达国家大约经历了200多年时间才完成了城市化发展过程,即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乡二元化封闭社区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开放性社区。因此,对中国而言,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完成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3.
“苏南模式”的社会机制与经济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创新与工业化,二者共同推动着中国社会转型。同时,二者之间又进行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人文背景与现实条件存在着种种差异,因此二者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各地不尽相同,交织成多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其中,一种主要的模式,即以乡(镇)、村集体工业企业为主体的内发型经济增长与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被称之为“苏南模式”,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对象。江苏经济增长在全国领先中国各地工业增长的速度很不平衡,江苏工业与乡镇工业均在全国领先增长。1992年各省、市、自治区的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工业…  相似文献   

14.
党红星 《东岳论丛》2006,27(1):199-200
中国家训文化具有四个特点:在教育对象上,家训具有从贵族向平民发展的特点,体现了家族教育向平民化发展的趋势;在教育内容上,家训由从重道德到重视道德、治生并重的发展特点,体现了家族教育的社会化趋势;在表达形式上,家训具有从只言片语到成文成系统发展的特点,体现了家族教育向规范化发展的趋势;在表现形式上,家训具有从粗糙到细腻发展的特点,体现了家族教育思想渗透性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认为:文化的基本功能就是反映和促进经济和政治。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秦汉气候变迁对江南经济文化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与文化表现出显著的进步。在导致这一历史演变过程的诸多因素之中,气候条件的变迁也曾形成相当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文化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这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发展中大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但一个立足于农业文明的社会,一个相对于世界显得封闭而又自成系统的社会,其本身的文明越是得到高度发展,社会越是显得成熟,其历史包袱也就越重。因为这决不仅仅是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有关“厦门经验”、“厦门模式”之类的学术话题不断见诸媒体。文章系统回顾了厦门24年来的特区建设路子,以翔实的资料和数据、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向我们展示了“厦门模式”的内涵、实质及其举措。“厦门模式”不但印证了中央关于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应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路子的正确决策,也使厦门倍感坚定不移地继续沿着中央所指出的路子走下去的无比重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原来的经济决策体系属于以国家为决策主体的过度集权的模式。过去的几次改革主要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放权和收权,完全是行政性的,很少触及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没有改变企业作为国家行政机构附属物的无权状况。最近几年来,虽然开始注意到扩大企业自主权,但  相似文献   

20.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是落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这是主要的;二是进行了农业区划,改变“以粮为纲”的观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正在进行两个转变,其中之一,就是耍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变,也就是从封闭式农业向开放式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并着重的提出了要改变过去只抓生产不抓流通的习惯,进一步推动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搞好商品交换。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66%,而平地只占34%。在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时候,不论山区或平原,都要适应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