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二十四诗品》是一部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意象批评是它的基本批评方法,其中的意象包括人物意象和自然意象,自然意象中又有壮美意象和优美意象之分。通过生态学的视野,可以发现《二十四诗品》意象批评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了自然和谐的意境美,反映了中国古人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2.
爱·摩·福斯特在其早期创作的幻想小说中,创造性地运用源于原始自然崇拜和古希腊神话的原型意象以表达其对生命本质的解读。其创作思想与卡尔·荣格的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理论不谋而合,可以说,他是荣格原型理论的实践者。以《惊恐记》《另类王国》《始于科娄纳斯之路》为例,福斯特借助自然原型和人物原型,表现身处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心理意识,以及人与自然、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原型意象构成福斯特幻想小说的实质内容,亦是其长篇小说原型的主要源流。  相似文献   

3.
论《花间集》中“花”意象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意象,在“倚声填词之祖”的《花间集》中频频出现,多达300余处。18位花间词人不约而同地大量捕捉“花”意象进入创作,使其成为传递人物情意的媒介,从单纯的自然物象上升到意蕴丰富的艺术意象。这一现象的背后潜藏着深层的根源和意蕴:中国文学传统、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风气的喜尚、中国文人的传统心理以及花间词本身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美国作家霍桑的小说《红字》淋漓尽致地运用了意象,文本从红字A到人物的名字、人物本身直至客观事物,都极具深意。1995年再次搬上银幕的电影文本《红字》也直接、明了地运用了意象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将电影文本的深意蕴含于可视的意象之中,虽然和原著相去甚远,但为受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动。通过对《红字》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中的意象运用的研究,阐释了意象的运用为《红字》无论是小说文本,还是电影文本所带来的永恒的艺术魅力,试图为《红字》研究构建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作为文本创作的重要修辞手段之一的重复在《小城畸人》中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其中的词汇重复。“田野”、“玉米地”等同样语义同一形式的词汇所重复表达的意象使得《小城畸人》整书在主题和结构上取得了统一,使读者一再感受到相同的意象带来的独特的艺术效果,强化了生活在温斯堡小城的人物之间冷落寂寥、疏离隔膜的情感,深化了全书关于爱的失落、...  相似文献   

6.
王安忆的《长恨歌》中有着大量的意象,它们是作者根据人物的身份精心挑选的。这些意象具有日常化和女性化两个特点,它们不仅能够展示不同时期人物生存的环境和生活的情貌,而且能传达人物在不同身份下的心情感受,有一部分意象还直接担当起隐喻人物身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影《建党伟业》中有不少与辫子有关的情节与意象,这些情节与意象从1911年毛泽东理发延续到1920年辜鸿铭离开北大,贯通于《建党伟业》所叙历史。《建党伟业》中的“辫子”意象既是满清兴亡的标志,也是新旧体制与文化更替之象征。《建党伟业》中的“辫子”意象在材料取舍、线索拟建、人物塑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制作者们运用特定的影像技术,让“辫子”意象与其它类似的意象一起来实现既定的叙事目标。对这样的意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理解电影中的人物、事件与电影创作的原初意旨,也提醒观众对待传统与历史应有相对宽松与辩证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刻探讨哈代创作的悲剧意识,采用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分析了《裘德》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情节安排上体现的唯意志论以及悲观的自然意象的悲剧内涵,揭示了作家对残酷社会制度的无奈,希望该研究能够加深对哈代作品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水浒传》中乡村意象的文本解读,具体分析了“村景”、“村酒店”和“村庙”等意象,从诗化的语言中探究所蕴涵的俗文学里文人化因素和其创作倾向,从模式化的内容中发现民俗文化的痕迹。乡村是《水浒传》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与城市相对应的另一重要环境,解读其中的内涵,对我们进一步理解《水浒传》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九歌》因其源于楚地民间祭祀的特殊性质,其诗、乐、舞一体的特点决定了作品文本必然体现出流动性。《九歌》中无论是每一篇独立的作品,还是将全部篇目视作一个循环组合,都不是平面的、静止的。《九歌》中存在着大量的动态意象群:乘驾意象群、采摘意象群、自然意象群、声音意象群。这些意象虽然在先秦的其他作品中也十分常见,但却多了动态的属性。意象群的动态属性在舞台节奏、人物情感、时空交替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On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theLead¥LuDongAbstract:Thisarticledealswithwhat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  相似文献   

13.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然的和谐     
科学创造文明 ,也使世界受到损害。当代人的生存被合法地虚无掉了 ,这种合法化的生存危机只有通过艺术的“解合法化”才能克服。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全音阶 ,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人与世界的和谐 ,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只是由于人的不断超越 ,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城市景观小品需求增大。速生的景观小品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设计质量较高的景观小品也因奢华而与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景观设计将野草文化、就地取材纳入设计理念中,可以实现在绿色城市背景下景观的人本表达。  相似文献   

16.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一段作为拉格泰姆音乐撰写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一部节奏明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德勒兹对尼采的解读,对差异、问题化、多样性、重复、褶子、组合、欲望等诸多概念的展拓对福柯产生的深刻影响。德勒兹对福柯思想的分析十分深刻,分析福柯思想中的德勒兹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读懂福柯。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利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空间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消解了流俗的空间解释,首次提出了生存论存在论的空间观念,对于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重新确立和把握哲学研究的主题、对象和方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集中考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空间问题的探讨,凸显了其在空间问题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地揭示和剖析了这一研究所存在的理论缺陷和难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时间观念在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时所固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9.
《悲剧的诞生》标志尼采哲学的诞生。尼采以古希腊的酒神精神为基础 ,反对理性 ,提倡解放人的本性 ,并以酒神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标准。解读《悲剧的诞生》对于了解尼采哲学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连浊"是日语的一种特有的发音现象。从历时角度对"连浊"称呼变化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连浊实质上就是复合词中后部要素的词头无声辅音转变为有声辅音的语言现象,且除ハ行外,该辅音与有声辅音之间依据有无"声音"这一标志而形成"欠如的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