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81年春天,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日本大型工艺美术展览。我兴致勃勃地参观以后,深深地喜爱上了特色浓郁、世界闻名的日本木俑。当时我在想:早在汉代,我国即有祭祀的木俑,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中,也有多种陪葬的武士俑、侍从俑、伎乐俑等,为什么现在的木俑就不能演变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呢?  相似文献   

2.
成都地区出土的舞蹈俑是研究汉代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实证,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解读成都地区舞蹈俑所具有的音乐功能,为考察当时社会的舞蹈乐人与活动状况提供了直接信息,有助于研究汉代舞蹈文化的构成和发展脉络,反映出舞蹈俑在汉代舞蹈中的内在文化属性,体现出巴蜀地区的区域特色和区域意识的文化附着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3.
汉代艺术在继承了先秦艺术思想的同时,受到中西文化交流和南北文化融合影响,又多了一层人的自信精神。作为汉代雕塑的一种艺术形式,汉俑是这个时期造像艺术的典型代表。受到祖先崇拜思想影响和周汉礼教的约束,汉俑造像在历史与现实、神与人的纷繁交融中,体现着汉民族自信浪漫、自由活泼及简洁雄浑的性格,极富魄力的汉俑造像,见证了汉代艺术的辉煌,并散发出两汉艺术大气而浪漫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傀儡戏,今称木偶戏,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戏剧艺术。关于它的起源,有来源古代儺礼中的方相氏之说,并以此推之中国戏剧的起源,系模仿“傀儡戏”。也有的则认为傀儡戏与“俑”有关。本文试就傀儡戏起源于“俑”之说作进一步的考察。一周贻白先生在《中国戏剧与傀儡戏影戏》一文中提出了傀儡戏来源于“俑”的主  相似文献   

5.
对汉代汉族服饰色彩的考古资料进行梳理发现:汉代服饰色彩并无什么明显规律可言;汉代服饰色彩的等级性并不明显;汉代女子服色较男子的服色丰富且鲜艳;汉代组绶制度确有实行,且色彩搭配丰富;西汉早期,侍从俑的内衣衣领基本上均为红色,可能包含了为墓主人服丧服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织丝的国家,汉代在吸取前代蚕桑业经验的基础上,将蚕桑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汉代蚕桑业的概况。一、发达的汉代蚕桑业汉代的蚕桑业十分发达,当时不仅有“环庐树桑”式的小规模经营,而且还出现了“千亩桑麻”式的大面积种植。汉代蚕桑业的区域也很广泛,在南至海南岛、北到内蒙古、西至新疆、东到齐鲁的广大地区内均有蚕桑业。特别是在黄河流域的齐鲁冀豫地区,蚕桑业更为发达和普遍。司马迁说:“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班固称之为“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戴衣履天下。”齐地出产的丝织品,有产于定陶  相似文献   

7.
本文不仅从词语的训诘角度对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的“鬑鬑颇有须”这一诗句进行了辨析,而且对汉代社会人们的审美习俗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权债务处于法律不再调整的自然状态,自然状态下的债权人的债权或者权利人的权利在学理上被称为“裸体权利”。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制度不很合理,尽管2003年官方颁布的《民法典草案》讨论稿对此作了修改,但仍不够完善。因此,本文在分析诉讼时效下“裸体权利”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反思我国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设置合理与否,认为即使是在诉讼时效制度设置相对完善的情况下所导致“裸体权利”产生,也应该给予“裸体权利”人在不违背诉讼时效制度理念的情况下以充分的救济可能。  相似文献   

9.
魂瓶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丧葬明器,它所反映的吴晋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以及丧葬礼俗是相当丰富的。本文从魂瓶上的堆塑内容探讨当时地主庄园的生活情况,包括庄园建筑的特点以及为庄园生活服务的舞乐杂技俑和家兵僮仆俑,再现了吴晋时期江东世家大族的奢靡生活。关于魂瓶所反映的丧葬习俗方面有四个特点,可见其对汉代丧葬礼俗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10.
南阳方言韵母说略丁全南阳在河南省的西南部,西与陕西交界,南与湖北交界,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有“南都”之称。汉代的二十八宿即光武帝刘秀及其主要将领大都是南阳人。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也曾“躬耕于南阳”,还有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后汉书》的作者...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认为:旱罗盘是欧洲的发明,十六世纪由日本传入我国。笔者发现,我国不但是水罗盘的发源地,而且早在十二世纪就首先发明了旱罗盘。据《考古》1988年第4期报导,1985年在江西临川南宋墓(1198年入葬)出土了地理阴阳“张仙人”瓷俑一式二件,此俑“左手抱一罗盘”(见附图)。关于罗盘(地螺)的首次  相似文献   

12.
疾病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整个历程,特别是具有传染性的“疫病”,对人类的健康、生命乃至统治秩序均构成了严重威胁与影响,远在汉代时期“疫病”就曾对百姓生命健康与统治秩序构成过严重的威胁,因此汉代对“疫病”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积极防控与治疗,将“疫病”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汉代在“疫病”防控方面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出土的陶制鸮壶以其独特的形制和特殊的用途引起人们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河套地区汉墓出土鸮壶共计37件,与河南、陕西等地出土的鸮壶(俑)在形制和年代上存在一定的演变规律。鸮,即通常所说的猫头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成为"神鸟",殷商时尤为百姓所爱,但自西周始,鸮变成了人们心中的"恶鸟"。河套地区汉墓中的鸮壶,则蕴含了避邪、象征富足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孟子》这本书,记载了孔丘反对俑葬曲一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最先用陶偶和木偶来随葬的人,是要断子绝孙的。)孔老二为什么反对俑葬?孟轲的解释是:“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意思就是说,孔老二是反对人殉的,所以连用象人的俑随葬也反对。两千多年来,孔孟之徒都根据孟轲这种解释,把孔老二打扮成一个大慈大悲的“人道主义者”,并且竭力宣扬“仁者爱人”的骗人鬼话。一个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复辟狂,竟会反对作为奴隶制重要特征的人殉制度,岂不是咄咄怪事?历史的真象真的是这样吗?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事实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李广难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难封”是一桩传统的历史悬案。其缘起自汉文帝,汉代的学者将其原因归咎为客观原因造成,汉代以后的学者则多从主观方面分析其原因。1980年代以来学者们不但突破了传统看法,而且从新的视角,以新的观点对该问题进行了更为热烈和更加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汉字,今天我们也叫它“文字”。但是,在汉代人们却认为“文”与“字”是有区别的。当时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将其致力于四十余年的文字学专著,名之为《说文解字》,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不仅说明在许慎看来,“文”与“字”是不同的,而且也反映了当时汉代人的文字观点。许慎在其《说文解字·叙》中说道: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寖(jin)多也。  相似文献   

17.
汉代“蚩尤”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子今 《南都学坛》2006,26(4):13-18
“蚩尤”神话在汉代得以演绎充实,形成内容丰满的故事。不仅官方祭祀体系中重视“蚩尤”祭祠,民间也有广泛的“蚩尤”信仰。特别是齐鲁地方“蚩尤”崇拜尤为浓重,反映了汉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如果期求全面地说明汉代意识史,似乎不宜用“独尊儒术”做简单化的概括。  相似文献   

18.
一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行程中,佛教大体上经历了如下的几个阶段: 在汉代,佛教初来乍到,人地两生,它既对中国社会很不了解,中国社会对它也颇为陌生。人们把它同当时仍在流行的黄老之学相提并论,所谓“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便是这种情况的历史反映。而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则把它看作是盛行于当时的方术的一种。所以,汉代佛教,虽已开始有了佛经的翻译,但它却始终未能摆脱“初传”时期的朦胧状况。而且,汉代佛教,主要活动于以宫廷贵族为主的上层社会之中,还未能广泛普及于民间。  相似文献   

19.
“谨毛失貌”论是现知的中国古代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绘画理论,在当时被广泛认同,不仅对绘画产生了影响,而且对汉代的整个美术领域都产生了作用,形成了汉代美术注重表现整体气势的美学风貌,为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屈敏 《百姓生活》2011,(3):62-62
秦始皇兵马俑坑 发现时间及地点:1974年,中国陕西西安 1974年,当一个陕西的普通农民无意中发现兵马俑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发现会震惊世界。被称为世界奇观的秦始皇兵马俑,雕工精细,小到一根头发、眉毛无一重复,世界上无法找到相同的两尊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