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司庸之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民歌是中亚东干族诗歌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大致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传统诗歌阶段 ,形式不拘一格、鲜活生动 ,内容说古喻今 ,丰富多彩 ;新诗歌阶段 ,形式较为简洁 ,内容贴近现实。特殊的民族历史、经济、文化特征以及移居中亚后特殊的生存、发展空间决定了东干族诗歌 (以及文学、文化 )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孙亚萍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85-89
与中国、与中国新疆有着历史渊源的中亚东干族,其民族精神可归结为“求真”与“务实”。特殊的文化因素、传统的民族经济因素、特定的民族生存、发展空间等,造就了东干民族精神。中亚东干民族精神,包含着具有“一般”意义的,可资我们现时代借鉴的价值或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亚东干族考察纪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2年 8月 1 3日至 2 3日 ,应吉尔吉斯科学院东干学研究部主任M·X伊玛佐夫教授的邀请 ,宁夏回族研究会和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东干语研究”课题组的专家学者 ,在杨大庆会长、书记的带领下前往中亚对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境内楚河两岸的东干族进行了学术考察 ,同时还考察了 1 2世纪西辽首都巴拉沙衮和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碎叶城遗址及白彦虎墓地。东干族是我国回族的一部分 ,现专指 1 9世纪移居到沙俄所属的中亚地区的西北陕甘回民及其后裔。 1 862年 ,我国西北地区的回民 ,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清斗争。起义军鼎盛时期曾… 相似文献
4.
5.
海峰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135-138
本文分析了中亚东干族在120余年历程中的双语化进程,考察了双语化进程中的部分东干族母语丢失现象,并结合其双语化过程分析了其民族语言观形成的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6.
世界华语诗苑中的奇葩--中亚东干诗人雅斯尔·十娃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亚东干文学定位为世界华语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由此出发考察了雅斯尔·十娃子在世界华语诗苑中的地位,并从文字、语言、诗歌的精神内涵及艺术形式方面具体论述了其诗歌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吴恩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6)
周代,吴地产生的最早的歌谣为清代沈德潜选入<古诗源>中的两首吴地诗歌<渔父歌>和<吴王夫差时童谣>.<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了春秋后期吴国产生的第一位文人创作的诗歌--吴申权仪<乞粮诗>.<乞粮诗>特点之一--句尾出现的语气助词"兮",比<楚辞>早了两百多年.可以说,吴申权仪的<乞粮诗>已最早体现了周代南方诗歌句尾多用语气助词"兮"的这一特点.<诗经>中歌颂周人先祖的庙堂乐歌,如<诗经·大雅·生民>、<诗经·大雅·绵>等,虽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吴地诗歌,但却与吴国王室先祖有着密切的血缘联系. 相似文献
8.
吉狄马加诗歌意象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诗之为诗的根本要素,吉狄马加的成功与他为文坛提供了系列"忧郁"、"灵异"、"厚重"的意象密切相关.本文从诗人"自在"的民族文化"亲和"与"天赋"的文本体现中,通过意象辨析、意象的地域性格和母族文化情调等方面讨论吉狄马加诗歌的意象特点. 相似文献
9.
邓阿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3):43-46
唐代是古代中日文化交往的重要时期 ,在频繁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中 ,中日使臣、僧侣、文人在广泛的结交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 ,他们相互赠诗唱和 ,由此产生出体现唐代中日友好交往的诗篇。这些诗篇热情赞美了中国的兴盛强大和中日友好的情谊 ,赞扬了中日使者、僧人远离故土 ,飘洋过海 ,不畏艰险 ,不辞辛劳 ,挚着求法和传播文化的坚韧精神 ,也抒发了中日使臣、僧人身居异国他乡对自己的国土故乡的眷念之情。唐代中日往来诗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录 ,也是中日人民友谊的一曲颂歌 ,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唐代的中日文化交往以及中日使臣、僧侣和文人知识分子的友谊、生活和精神世界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闫丽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8):141-142
在海外的华人中,汉族占多数,不过也有许多少数民族。本文以东干族为例,对少数民族海外华人在面临着文化冲击、文化适应以及对当地民族的认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新诗与民间歌谣关系的缘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莹秋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25-28
中国新诗与民间歌谣关系的缘起有着深刻的经济(由传统开始向现代化转型)、政治(反帝反封建)、文化根源(启蒙运动和爱国主义思潮)和中外学术渊源(古今中外诗歌史上的民间歌谣传统),正是在这几种因素的推动和促进下,中国新诗才得以沿着"民间歌谣化"的道路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凉山彝族民间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大众中有广泛的流传和影响。从类型来说,大致有“克智”、“史诗”、“哲理诗”、“抒情诗”四种。每一种诗歌都个性鲜明,富有特色,尤其长于叙事和抒情。这些民间诗歌不仅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为研究凉山社会、历史文化和凉山彝族思想意识等方面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丁明俊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2):29-34
明朝与中亚穆斯林贡贸关系的确立 ,是明朝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陈诚多次出使西域、中亚。哈密卫的设立及明政府给予贡使丰厚的回赐 ,吸引哈密、吐鲁番及中亚撒马尔罕、哈烈、鲁迷及天方国贡使源源不断向明朝进贡。贡使入关后受到贵宾待遇 ,沿途有通事伴随 ,京城设有会同馆专门接待贡使 ,这种贡贸关系将中外友好关系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孙振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本文根据中亚民族和国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变迁,分析了该地区民族主义的内容、特征、性质及演变,文中指出,中亚的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曾发生过由亚民族性质的部落传统向超民族性质的突厥或伊斯兰民族主义(沙皇俄国时期)、以及由要求民族自治、争主权到带有一定民族独立性质的民族主义(前苏联时期)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中亚五国独立以后,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跨国犯罪在五国迅速发展。事实证明,跨国犯罪已与民族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宗教极端势力结合在一起,严重危害了地区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6.
魏兆和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1):11-14
伊斯兰教自兴起以来,由阿拉伯人信仰的民族宗教逐渐演变为多民族信仰的世界性宗教。伴随着“圣战”、经商、移民等多种方式,伊斯兰教逐渐由阿拉伯半岛向异域传播,扩展到世界各个地区。在伊斯兰教未传入之前,中亚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区域。研究伊斯兰教在中亚传入的过程、方式、特点并最终形成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闫文虎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1):111-115
俄罗斯和中亚的非政府组织大致有宗教性非政府组织、民族主义非政府组织、美国等西方国家资助下的非政府组织等7个类型。各种性质的非政府组织的存在一方面有益于中亚各国和俄罗斯的民主化进程,同时也滋生了极端民族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和恐怖主义,严重损害了这些国家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8.
时胜勋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03-107
重新审视新诗的精神遗产是诗歌研究界不可回避的问题,肖学周新著《为新诗赋形》直面新诗语言问题,以闻一多为个案,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闻一多诗歌语言的多方面的特征,厘定闻一多新诗创作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在方法论上体现为对新诗赋形的理论赋形,即双重赋形,这一新诗阐释学实践无疑具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中亚战略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3):58-64
美国在中亚的战略目标是使该地区成为美国在 2 1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和遏制俄罗斯扩大势力范围的地缘政治支点 ;抵制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中亚的渗透 ,把中亚纳入美国的国际战略框架之中。美国全方位介入中亚事务 ,积极推行“新中亚战略”:发展同中亚各国的政治关系 ,向其灌输西方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形态 ;不断扩大投资规模 ,拓展经济合作的领域 ,力图控制开采中亚油气资源的主导权 ;通过与中亚国家开展军事领域的合作 ,加紧对这一地区进行军事渗透 ,为建立自己的欧亚大陆安全体系构筑战略通道。美国与俄罗斯在里海石油资源争夺的焦点体现在对该地区的经济控制权和战略主导权上 ,既存在竞争 ,也有妥协与让步。但是 ,由于该地区形势错综复杂 ,带有不确定性 ,大国的争夺和角逐会继续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