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后,欧元区和美元区频频发生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诟病日益增多。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最新进展,可以认为:"贸易一体化程度"应该成为判断人民币是否能成为区域主导货币的关键因素。进一步计算东亚各国与中国和日本的Finger-Kreinin出口相似度指数及贸易依存度指数,从贸易"相似"和"依存"的视角亦能得出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主导货币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对日度和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都表明,2005年7月至2008年8月,人民币已经成为林吉特和新加坡元的锚货币。对日度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2010年6月至2014年9月,人民币的锚货币地位有所提升,印尼盾、林吉特、新加坡元和泰铢的货币篮子中都检测到人民币的存在;而对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没有充当东亚地区的锚货币,东亚经济体汇率制度弹性在增大。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美元在东亚地区的锚货币地位有所下降。中国应充分考虑东亚汇率制度的变化,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美元对人民币的影响,提高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  相似文献   

3.
2014年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呈现较大的波动性,本报告根据有效汇率指数的全年走势特点将其分为高开、下行、走强以及平稳振荡四个阶段。报告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发达国家货币以及卢布等新兴经济体货币的升值是推动人民币有效汇率走高的最主要原因。在宏观因素方面,报告认为美国经济的强势复苏和QE的退出推动了美元的走强,而欧洲和日本经济复苏的艰难决定了欧元和日元的疲软,经济制裁和油价暴跌则直接导致了卢布的暴跌。报告最后对2015年进行了展望,认为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决定了美元将继续走强,欧元和日元仍难有起色,人民币对美元将出现小幅走低,而人民币有效汇率仍将进一步小幅走高。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国际化即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过程。货币发行国综合实力、货币自身特性、地缘政治、货币规模效应等是影响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对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等货币发挥国际货币各项职能衡量指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美元仍在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欧元、英镑对其垄断地位进行了有效的挑战,人民币在竞争中崭露头角并已小有斩获。基于货币替代的人民币与美元博弈分析结果显示,采取补偿货币被替代国铸币税损失等措施,能够有效增强人民币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东亚货币合作的意义、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亚地区实行货币合作 ,有助于有关国家建立一个更加符合区域利益的汇率制度 ,有助于各国协调货币金融政策 ,抵御金融危机。但东亚实现货币合作也有现实的难点 :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日元国际化程度不高 ;货币合作的政治基础比较薄弱。可先建立区域内的政策协调机构 ,再考虑建立亚洲汇率联动机制 ,最后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  相似文献   

6.
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符合东亚各国的共同利益,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助于推动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我国资本总量的稳定增长,可以有效防止企业与国家财富的流失,有利于我国企业以及国家长期竞争力提高。强大的外汇储备、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人民币币值的低估以及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是支撑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人民币开始在周边国家及地区流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越来越广泛地被周边国家和地区接受,在东亚地区,人民币的影响力越来越不容忽视。虽然美元仍在区域内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人民币在东亚经济体货币篮子中的权重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体而言,研究结论分为人民币还未成为、一定程度上成为以及已经成为东亚经济体的货币锚三种,论文将进行详细的阐述,并预期人民币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实现由亚洲国家隐性货币锚向显性货币锚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自2016年10月1日起被国际货币基金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成为其第五种组成货币.特别提款权由国际货币基金在上世纪60年代末推出,旨在维持布雷顿森林协定形成的固定汇率体系.长期以来,特别提款权一直由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等四种货币组成,这四种组成货币同时也是目前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简要回顾国际储备货币的历史演变,介绍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的选择标准,评述人民币是否满足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的要求,并展望人民币成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港府前不久决定将人民币列为香港《货币兑换商条例》中的订明货币,从而人民币已成为该《条例》附表中的第16种订明货币。其余15种订明货币分别为:美元、英镑、日元、马克、澳元、加元、马元、法国法郎、印度卢比、新加坡元、韩国元、瑞士法郎、新台币、菲律宾比索和泰国铢。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制度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对外贸易,因此,它一直是国内外实务界和研究者关注的重心。而以维持贸易项目平衡为政策目标构建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最优权重模型,可得到如下结论:(1)货币篮中各货币的最优权重取决于我国与各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以及我国与相应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弹性共四个变量;(2)在选定样本期内,各种货币的最优权重由高到低依次是港币、美元、加拿大元、欧元、日元等;(3)在确定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最优权重时,除考虑我国与各经济体的贸易比重外,还应充分考虑我国对各经济体的进出口弹性。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国际货币战略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随着欧元区的形成、美元化的出现,东亚国家迫切要求建立亚洲货币一体化.在这种区域货币一体化趋势下,我国应该审时度势,树立人民币国际货币战略,这是中国以大国姿态积极参与金融全球化过程的一种必然选择.建议当前应分三阶段实施人民币国际货币战略.近期目标是实现意愿结汇,推动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自由兑换.第二阶段是选择最佳路径,谨慎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第三阶段是推进人民币成为亚洲支点货币,促成亚洲货币区形成.借鉴欧洲货币联盟实践经验,提出通过中日货币合作,构建亚洲多重货币联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政策配合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逐渐走出国门,被其他国家所接受,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认为经济基本面、金融深化、币值稳定和网络外部性对货币的国际储备份额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可行性,并进一步讨论了人民币国际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之间的配合,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30年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无名小卒,到今天走进越来越多国家的货币兑换地点、AIM机,乃至中央银行储备库,人民币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国际化道路,这直接反映了中国经济在30年间的崛起速度。从结算货币向投资货币、储备货币分阶段逐步过渡,人民币的国际化路线图开始清晰明确。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增强我国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实力;其次,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外汇制度和结算模式。  相似文献   

14.
周颖  纪振强 《南都学坛》2003,23(5):104-10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唤起了东亚各国对区域金融合作的极大关注。为了防止新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应对世界范围内区域货币一体化潮流的强烈挑战,开展有效的地区货币合作。未来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前景,将集中于以下三个层次:首先应建立东亚区域性紧急融资机制;其次应改革东亚汇率制度安排,建立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RM)的亚洲汇率联动机制;最后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ACA)。总的来说,未来东亚货币一体化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在最优货币区内实行货币一体化(即货币统一)需具备一些条件,依据最优货币区基本理论,从贸易相互依存和经济开放程度、劳动力流动性、宏观经济趋同和波动三个方面,讨论拉美地区实行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当前拉美货币一体化进程表现出两种倾向,即美元化和创建独立自主的货币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加入SDR 预期对其国际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主要体现在其国际影响力及对国际主要国家货币汇率波动的反应程度。人民币纳入SDR 货币篮子将会改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基于2015 年8 月11 日至2016 年3 月16 日的样本区间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加入SDR 预期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人民币加入SDR 预期能够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尤其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影响力将大大增加,但是其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影响力仍显不足;第二,样本区间内,人民币自由化程度并没有提升,因为人民币汇率并没有随着世界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中元区"的构建:现实可行性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中元区",是指以"中元"为单一货币的货币运作区域或范围。构筑"中元区",推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货币一体化,有利于稳定两岸四地的金融市场,减少两岸四地的交易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方便两岸四地民众的往来。从建立统一货币区的经济和非经济因素来看,目前两岸四地建立"中元区"有一定的基础,但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因此,只能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货币合作,最终建立统一的货币区。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国际化是当前我国克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负面影响的必要途径。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面临着人民币输出国外的困境、人民币资产流动性所要求的资本管制开放对国内金融体系的冲击、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的隐患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当前应通过推广货币互换安排、建立和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推动国内各项体制的改革来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