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金红 《职业》2013,(22):80-80
莉莉·格鲁伯尔只有高中学历,曾经是电台的一名送水工,给那些播音员和节目录制人员们送水、拿快餐,或是在他们忙的时候打打下手,后来却意外成为红极一时的意大利著名美女主播。莉莉出生于意大利米兰一个叫蒙扎卡地的小镇。4岁那年,她被父亲送到一个洗衣妇家里寄养。她还记得父亲对她的养母卡琳娜说:“如果她很懂事,你就让她做你一辈子的女儿!”临走前,父亲送给她一个旧收音机,后来就再也没有来过。  相似文献   

2.
十五年5400多个日日夜夜,养母孑然一身守护、疼爱着她,终因劳累过度,最后患上了癌症。临终前,养母把她托付给自己的仇人,并道出了十五年前的一段孽情孽债———原来养母竟是间接害死自己亲生母亲的第三者;仇人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面对"杀母仇人",她应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3.
赤心木 《老年世界》2006,(13):22-23
老年朋友,你看过鲁迅的小说《风波》吗?如果你看过。小说里的九斤老太,作为一个怀旧的典型,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九斤老太看来.什么都是今不如昔。她常说在她年轻的时候,天气没有现在这般热,豆子也没有现在这般硬;她的曾孙女儿六斤比曾祖少了三斤.比父亲七斤又少了一斤;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留念     
侯正 《老年世界》2008,(1):22-22
母亲拿出两块钱,叫我买两节电池,说她想听听收音机。我对她说,收音机烂得听不成了。我拿过那个像砖头一样大小的半导体收音机,把前后烂的地方指给她看,可她就是听不进去,还说外边是烂了一点儿,可里边还行,装上电池还能听。她告诉我,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有时就想听听收音机。  相似文献   

5.
袁源带现在的丈夫,当时的男朋友李军第一次回家见父母的时候,做报社总编的父亲当时的态度并不十分明朗,只在后来给袁源的信里说:"李军人是不错,可是你要找一个保姆吗?"这句话深深地印在袁源的心里,在结婚后的几年里挥之不去。袁源知道父亲的意思是什么,她毕业于名牌大学,在一家大报社做记者,李军出身农民家庭,普通财经院校毕业,当时只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国企里普通的职员,更何况,她的前任男友家峻,不仅优秀,而且待人接物大方得体,是父亲相当欣赏的类型,所以父亲会有那样一问。可是,想起家骏,袁源觉得心口仿佛还在疼。她曾经对自己说:我只要嫁一个清秀的男子,跟他一起慢慢地变老。为了能和相恋两年的师兄家骏在一起,袁源放弃了在杭  相似文献   

6.
正她经历了你想象不到的各种磨难面前的王小蝶,是那么阳光、那么开朗,没有一点被苦难浸染的样子,让你不相信她是一个从小泡在苦难坛子里长大的孩子。1991年,王小蝶出生在安徽省定远县,父母都是农民,王小蝶还有一个大她一岁的哥哥。上世纪90年代,他们还住在土坯房里,一场大雨把整个家都摧毁了,父亲不得不借钱盖房子。那时候,王小蝶印象最深的是,快到中秋节  相似文献   

7.
5岁的时候,她就知道她是捡来的. 养母向她描述捡来时的情节:那年冬天下着大雪,她上街去捡废品,经过乡政府大门口,看见一床破旧的棉被里裹着刚刚出生的婴儿,小脸冻得发紫,小声地呜咽着.尽管那时她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但她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就把她给抱了回来.从此,她就有了一个多病的娘,一个高位截瘫的爹.  相似文献   

8.
相信自己     
小女孩索尼亚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上二年级.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问她原因,她抽泣着说:"班里一个同学说我又丑又笨,还说我走路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只是微笑着说:"你能摸得着房顶上的天花板."哭泣的索尼亚吃惊地反问道:"你说什么?"父亲又说了一遍:"你能摸得着房顶上的天花板."索尼亚忘记了哭泣,抬起头看着天花板,心想:"那么高,父亲蹦起来都够不着,我怎么摸得到呢?"  相似文献   

9.
她一直觉得,她的不幸福,是父亲一手造成的.因为她清楚地记得,是父亲向母亲提出离婚,母亲说父亲在外面有人了,虽然后来父亲净身出户,把房子和钱都留给了母亲,但在她幼小的心里便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母亲经常抱着她说,爸爸不要我们了,以后,只有我和你相依为命了.母亲还在她面前数落父亲的不是,这让她更加仇视父亲,以至于父亲跑到学校给她送生活费的时候,她接过钱,连声谢谢也没有说,扭头就走.  相似文献   

10.
50年前,生父生母将还在襁褓中的她送给战友养……50年中,她受到养父养母的百般呵护和疼爱……50年后,妹找亲生父斜线母的愿望在心里萌动,于是她开始了千里寻母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朋友禾曾是我们读书时公认的最幸福的公主。当年我们还在读研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出50万在北京给她买了一个小房子。禾是好客的女子,周末  相似文献   

12.
父母离婚那年我有四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父亲流着泪跪在地上求母亲不要走,母亲不停地用脚揣父亲。我平静地看着母亲头也不回地跑了,到现在我都很奇怪,为什么我那个时候没有追出去。一直到现在,我对母亲唯一的印象就是,她瘦瘦的,头发很长,特别的喜欢穿漂亮衣服,经常打我,特别是打麻将输了钱的时候。在母亲打我的时候父亲经常是用身体挡着将要落在我身上的棍棒,流着泪说,输了就输了,你打孩子干什么?后来父亲开始喝酒了,特别是在农闲的时候,一到晚上他就把自己灌得烂醉,但是他从来没有打过我,甚至发火的时候都不会骂我,只会流着泪摸着我的头呆呆地看着我。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和村里的一个寡妇结婚了,那不是件光彩的事情,那个寡妇是出了名的"扫把星",还不到三十五岁就嫁了四次,让人害怕的是只要和他结婚的男人不出一年不是生病死就是发生意外死亡,她的第三个男人和她在一起是时间最长的,结婚一年零五天就在开山炸石头的时候被炸死了,听说尸体都没有找到,而父亲就是她的第五个男人。  相似文献   

13.
爱你现在的时光,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较什么劲呢?未来的还没有来,你焦虑什么?有很多的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等等,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离苏联最近。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  相似文献   

14.
1她是在5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回沈阳的。在此之前,她一直生活在一座叫做盘锦的小城。父亲不是一个善言的人,何况在野外风餐露宿地钻井采油,不过几个熟识的同事,人便愈发地沉默。所以,父亲仅仅对她说了一句话,“你回沈阳上学吧!”他们就回来了。初到沈阳的祖母家。她穿着傻气的红花棉袄、脸蛋儿带着农村孩子被风吹出来却一年四季都下不去的红,局促地站在祖母家里。父亲挥挥手,说,“去楼下找小朋友玩吧!”  相似文献   

15.
我见过的最幸福的一对伴侣,不是在杂志上,不是在公园的藤椅上,不是在日剧韩剧里,就在我的家里。父亲认识母亲的时候还在当兵。到了婚龄,回家探亲的时候,姥姥说:"给你娶了个媳妇。已经交了礼钱,你去见个面吧。"母亲双亲早逝,长兄为父。最大的舅舅管理着家里的全部,包括,娶母亲要多少钱的聘礼。父亲第一次上门,大舅舅不让母亲出  相似文献   

16.
对门的女人     
《伴侣(A版)》2014,(6):38-40
一、5把椅子 对面住着一个女人,一个平凡的女人。虽然长相普通,但如果她站在人群里,你立刻就能注意到她,那张苍白的脸在人群中实在是太醒目了。每次在楼道或者门口与她相遇的时候,我都不禁会想象她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工作,仿佛她工作的地方终日不见阳光。  相似文献   

17.
正她曾是大城市里讨生活的农民工,十年打拼,终于荣归故里。谁料病魔袭来,让她痛失爱子,事业也全面崩盘。消沉之后,她涅槃重生,一手创办起集产销于一体的果蔬王国,不仅迎来了又一个事业高峰,还将温暖带给了更多的人。她叫王继红,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农家女,却用坚忍不拔与大情大爱,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故事。在最闪耀的时候,跌进最黑暗的谷底王继红是土生土长的马鞍山和县人,受当教师的父亲影响,1987年  相似文献   

18.
刘希 《老年世界》2013,(1):16-17
莫言的女儿这样评价父亲:“父亲有点像冰箱里的灯,你不知道它一直都在工作,等你打开门的时候,才知道它一直都亮着。我的父亲就是这样,默默地疼爱着我。”看到这句话时,我想起那个老父亲。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她出生时像老鼠一样大,可以放在茶杯里,装在父亲的口袋里,说话声音像蚊子叫……有人说她是怪物。种种关于“袖珍女孩”的传说,增添她的神秘感,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小路君,你是父亲永远的牵挂。袖珍女孩长到三岁时就停止了生长。十几年来,她“原封不动”。有人说她是怪物,还不如及早扔掉。父亲赵群德说:“长得再丑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养活这孩子。”1980年3月6日,对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侗寨铺村的村民起群德夫妇来说,是个值得喜庆的日子,早就盼望做父亲的赵群德终于如愿以偿了。他抱着刚…  相似文献   

20.
爱的纪念日     
颜彦 《老年世界》2006,(16):20-21
母亲没有戒指,没有耳环,什么首饰都没有。每次除夕夜吃年夜饭的时候.父亲总是很小心地为母亲斟一杯酒,端给她并且保证来年一定会努力地开车(父亲是一个汽车司机),努力地攒钱,给她买一条金项链。母亲每次都用微笑接受了父亲的承诺,也用微笑接受了下一年里无数个意料之外的起起伏伏和升升落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