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一、引言2007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强调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2010年6月,住建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弥补了长期以来"夹心层"住房政策的缺位。2010年我国建设保障性住房580万套,2011年建设1000万套。"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城市蓝绿空间为防灾隔离提供天然屏障,并能为居民提供健康的活动空间和路径,具备相应的应对和恢复能力。本文首先总结蓝绿空间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再基于平灾结合的理念,在以人为本、刚弹相济、系统布局、因地制宜的原则指导下,尝试探讨构建应急防灾蓝绿空间体系。平时,构建多尺度、全要素、全覆盖的蓝绿空间健康格局;灾时,合理调用蓝绿空间,构建多功能、多层级、高效率的应急防灾系统。本文对健康人居环境研究具有科学价值,对于增强城市韧性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蒋智  秦川 《城市》2010,(2):53-55
对于城市居住空间而言,其演进过程的重要意义要大于其建设过程。居住空间的演进过程将决定它是否能够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住区。城市居住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居住空间是一个缩小化的城市。居住空间的生长性包括功能的多样性发展、公共服务设施的弹性变化、街道的活力培养、持续生长陛以及社会自治。只有引导居住空间在演进过程中健康、稳定地生长,才能促进居住空间的发展成熟,进而促进城市的繁荣。  相似文献   

4.
《安家》2006,(7):197-200
为什么是城市独栋? 如果说,我们印象中的城市顶级豪宅就是豪华公寓,那么,城市独栋就是财富精英们无法想像的了.公寓豪宅不论是将面积从300平米扩大到800平米,甚至更大,还是豪奢的造价从500万增加到1000万,甚至更高,也不过只是量变,始终无法改变其"集合住宅"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介绍联合国第二次人类居住区大会专题报告:“未来城市交通”、“可持续的交通”和“城市化世界——1996年人类居住区全球报告”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面对城市化和气候变暖的双重压力,城市热环境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成果颇为丰富,然而较为抽象的研究结论难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实践.目前,从方法层面和技术层面业已证明城市规划是热环境形成的内在驱动,但规划体系与热环境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尚未厘清,结合途径也有待探讨.通过界定城市空间形态、生态冷源、自然通风以及人为热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8.
建立我国空间规划机制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霍兵 《城市》2002,(2):7-11
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在全球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意义重大。我国在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急需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国家空间规划理论、方法和科学健全的体系和机制,来综合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协调发展和人居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尚苑 《城市》2013,(7):36-40
大庆作为中国第一大油田、世界第十大油田所在城市,是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其发展过程呈现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致的显著特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伴随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开采难度的不断加大,我国资源型城市揭开了转型发展的序幕。目前,国内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重点关注城市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接续更替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海岸带小城镇的空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空间利用缺乏科学性、涉海规划衔接不足、空间管理混乱等。并从优化用地分类和小城镇空间规划衔接等两个方面,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海天  王成欣 《城市》2010,(10):45-49
自从有人类活动以来,居住与道路就是相伴发展的。有怎样的居住水平,就需要有怎样的道路与之相适应。人类早期没有固定的住所,因此也没有固定的道路。《尔雅》中说:“道者蹈也,路者露也”,就是说当时的道路是由于人的行走而自然产生的。后来人类逐步形成聚居部落及至出现城市,产生固定的居住区,出现了居住区道路。  相似文献   

12.
居住区水景规划设计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秉志 《城市》2006,(2):74-75
近几年来,人们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对住宅的自然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比如绿化景观、水面景观等.其中水面景观是美化居住区环境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带给居住者幽静、温馨和浪漫的环境,使开发者和居住者无不对它珍视有加,常常充分利用条件或创造条件去实现它.  相似文献   

13.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光 《城市》2010,(8):22-27
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制约因素和基本模式 (一)城市笙间扩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扩展的根本动力。第一,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是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动力。城市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已形成规模的工业、繁荣的商贸活动、多样便捷的服务和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  相似文献   

14.
任彬彬  李建华 《城市》2006,(2):71-73
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40%,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城市的迅速发展使空间布局与城市特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设计师对城市设计的经验不足以及对空间完整性和文脉理解的偏差造成许多城市的空间缺乏特色和魅力,以致"千城一面".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建筑设计应考虑城市整体形象,城市规划需要文化眼光的涵养."  相似文献   

15.
试论城市空间环境的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元凯 《城市》2008,(11):104-10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和谐社会”、“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成了媒体乃至人们交谈时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国家要和谐.社会要和谐,邻里与邻里、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也要和谐,经济发展、规划编制、谈艺术、讲构图,都离不开和谐.城市空间环境的和谐当然也不例外。的确,和谐才会发展,和谐才产生美。  相似文献   

16.
17.
新城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志勇  吕萌丽 《城市》2009,(4):41-45
一、引言 新城运动源自19世纪末E·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解决大城市过度拥挤和无序蔓延.发达国家在大都市区内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密度的新城市的运动。从新城运动的起源可以看出.建设新城最初和最主要的目标是疏散城市中心区人口.减轻中心区人口和住房压力.为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合适的就业和住房.降低大都市区的通勤压力.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王晓玲 《城市》2007,(5):8-11
提高城市经济、环境、社会整体效益有多种渠道,但调整城市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系统效益,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在城市经济生活中开源以及在社会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各个领域节流,都不失为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城市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是搞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龙头"和关键,也是政府实现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目标,合理引导和控制城市发展的最为基础的方法和手段.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突出城市规划的指导性、科学性、长远性和综合协调性,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