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语中的语音隐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Fonagy提出“语音隐语”这一概念以来,语音隐喻在受到一定的关注。语音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语音隐喻在广告语中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同音异形异义隐喻、同音同形异义隐喻、语音仿拟。语音隐喻在广告语中使用应遵循象似性原则、语境化原则、文化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是由匈牙利语言学家Ivan Fónagy于1999年首先提出的。相对隐喻研究的其他范畴而言,语音隐喻的研究起步非常晚,仍算得上是一个新生事物。时至2005年,在国内,自李弘教授的《语音隐喻初探》一文发表以来,有人也进行过语音隐喻研究探索,但重视程度仍远远不够。并且,以上研究大多仍是围绕"象似性"、"跨域喻指"两个视角展开的。本文则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现实——认知——语言",并将其细化为"现实——互动体验——象似性——范畴边缘化这一动态化的认知机制,对语音隐喻现象的认知理据进行多层面的分析,从而,以引起国内学者对语音隐喻研究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新范式,为研究隐喻、象似性及隐喻象似性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隐喻象似性实际上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以身体词为例可以看出存在着具象思维、意象思维、抽象思维三个层面,而且隐喻象似性是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和身体哲学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4.
裘莹莹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0):45-47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行为,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和表达效果在广告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隐喻与广告语的关系,探讨了隐喻思维在广告语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赵同林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4):80-84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在语义的扩展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然而,从先于隐喻的前提来看,作为认知语法基础的象似性并没有成为定论;从后于隐喻的语义扩展机制本身来看,语义隐喻扩展机制也存在着自相矛盾的问题,原型义的假设也使得此理论本身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隐喻和象似性的研究的不断深入,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隐喻和象似两者间并非是独立的,相反地,它们在很多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隐喻象似性便是将隐喻归于象似的范畴,并且它借助第三物隐喻达到符号与对象的象似。本文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的合成空间理论分析了William Shelly Burford的A Christmas Tree中的隐喻象似性的认知运作过程,揭示了隐喻象似性为该诗增添了诗学艺术魅力,同时合成空间理论的导入,也为诗歌的研究拓宽了视野。 相似文献
7.
杨石乔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8):840-844
以认知语言学的象似观为理据,拟从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等方面对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从而说明语法隐喻现象是基于人类的认知规律而产生的语言现象,这种现象绝不是由语言中的任意性因素造成的,而是与人类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语言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8.
隐喻化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 ,也是人类语言进化的一种方式。隐喻化的结果体现在语言不同层面的象似性中。但象似性丰富了语言的理据却又模糊了语言的任意性。因此分析和研究语言的象似性比坚持语言的任意性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昀霓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语音象似性有助于音译过程中“音美“的传递。本文从认知域的象似度对音译进行分类,并在分析认知域象似度和语际象似度的基础上,提出完全对等象似性音译、部分对等象似性音译和完全不对等象似性音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英汉情感隐喻象似模式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萃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
以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概念隐喻和象似性为理论基础,对英汉表情感成语的语料进行了统计,归纳了英汉情感隐喻象似的四种模式:空间方位隐喻象似、温度隐喻象似、颜色隐喻象似和人体隐喻象似,从而使情感隐喻的研究进入到语言符号理据性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郝文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4):222-223
以Hiraga的隐喻象似性分类为基础,文中对隐喻象似性的分类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法意义进行阐释,以此说明隐喻象似性对大学英语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言中语符的隐喻象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打破了"语言任意性"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为语言学研究向多元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开拓了思路。认知语言学所揭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分为拟像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隐喻象似性又包括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语符隐喻象似性证明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象似性。 相似文献
13.
温玲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1):51-54
语音象征不论是直接的还是联觉的都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修辞手段,单独或混合应用于广告英语中,以增强语言描述的直观性、自然性和感染力。这既可丰富和补充修辞学研究,也可为广告的创作和欣赏开拓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语法隐喻率先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主要是指用一种语法手段来代替另一种语法手段来表达某一既定意义的语言现象,所以韩礼德(1994)将语法隐喻称为"相同的所指,不同的能指"。语法隐喻系统内呈现了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三大形式。为了更好地阐明和解读语法隐喻的价值,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基于其中的心理扫描过程,原型理论和象似性来研究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现象(只涉及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以期揭示它的认知理据和发挥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陈少彬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
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中西方读者因文化背景差异而造成的框架差异至关重要.翻译的任务就是找到能够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框架的语言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尝试性的将框架理论应用于广告语隐喻的翻译中,从翻译的功能对等入手,提出广告隐喻翻译的三种方法:寻求相应的喻体形象、略去喻体形象、进行文化补偿. 相似文献
16.
论英语语音象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玉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1-113
语音象征指语言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依据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原理,某些语音常用于表示某种意思,给人某种语义联想,这些语音似乎具有了自己固定的象征含义,这类象征,不论是直接的还是联觉的,在文学语言中都被作为一种富于表现力的形象手段。 相似文献
17.
邓秀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186-188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在语音隐喻的层面,对日语流行语语音的认知机理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日语流行语的创造与语音隐喻有很大的关系。这为以日语流行语为语料来研究语音隐喻的可行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孟俏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107-109
文章以春晚及一些其他相声节目中的精彩对话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相声幽默语言的语音隐喻进行分析,旨在揭示相声幽默语言的构思方法,更好地了解相声语言的幽默。 相似文献
19.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告的灵魂。为了吸引、说服观众或听众,最终达到获利或观念推广的目的,广告语言必须要具有说服力及艺术感染力。广告语篇中拟象象似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使广告更加生动形象,更具视觉效果,使消费者很容易被语言形式所吸引,进而去关注广告内容,对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兴趣,从而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20.
语用层面的象似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然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124-127
本文主要探讨了象似性理论在语言中的体现,着重对其四原则:数量象似性原则、距离象似性原则、顺序象似性原则、标记象似性原则在语用层面上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其在象似性话语中的功能。旨在为语用研究开辟新的视野,也为语言象似与语言功能的结合作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