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尹彦 《东南学术》2004,(6):19-36
列宁遗嘱建议调离斯大林总书记之职,显然不同意由他接班.列宁是否希望由托洛茨基接班呢?见解不一.随着前苏联的档案不断解密,为揭开这个世界性之"谜"提供愈益丰富的材料.通过比较托洛茨基、斯大林两人的出生与求学时代,比较1897-1916年与十月革命前后斯大林、托洛茨基两人的表现,以及列宁逝世前后各高层领导核心人物的态度,可以引发人们对"列宁之后由谁接班"问题的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2.
今年一月二十一日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六十周年。纪念这位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缔造者,莫过于学习和研究他的理论与实践,从中得到启示,以利于我国的四化建设。这里只就列宁如何正确对待专家的问题,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3.
1924年1月21日,列宁与世长辞。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我们这个时代的旗手,离开我们已经七十年了。然而列宁的事业是永存的,列宁主义仍然在照耀着全世界一切被压迫的民族、被剥削的阶级广大劳苦大众,沿着历史前进的航流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4.
<正> 今年一月二十一日,是革命导师列宁同志逝世六十周年! 列宁同志生前十分重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产主义思想建设,对其进行过非常精辟的论述,对我们今天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列宁关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离开我们已经六十二年了。六十多年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创立的共产主义事业,在一代又一代马列主义者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今天,我们对革命导师的最好纪念就是推进他们未竟的事业。在此,笔者谨以对列宁哲学思想发展中的一个侧面的研讨,来表示深切的敬念。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已经六十周年了。六十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时代的伟大发展,是无可置疑的。但是,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学者,借世界性的“反斯大林主义”  相似文献   

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帝国主义加紧对西藏的侵略活动 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完成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蒋介石被迫“引退”的消息传到西藏,引起西藏地方噶厦政府中亲英分裂分子的不安。他们感到国民党政府垮台在即,人民解放军迟早会进军西藏,遂于1949年2月与印度驻西藏拉萨代表团团长黎吉生(H·E·Richarclson)会商,请求印度政府尽快向西藏当局运交印度政府早已答应提供的武器弹药,并提供更多的武器弹药,以扩编藏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同时还请求印度政府派军事教官帮助训练藏军。  相似文献   

8.
托洛茨基是早期苏共领导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毕生致力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然而,他的命运却是悲剧性的.历史是公正的,托洛茨基最终得到肯定,是与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树分不开的.其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理论是最突出的.托洛茨基早期的不断革命论是其革命理论的根基,是一个关于落后国家如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战略构想,并经受了十月革命的检验.之后,不断革命论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和完善,体现为一系列具体理论: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革命论、政治革命论、世界革命论等,从而形成了宏观的社会主义运动完整版的不断革命理论,其实质是广义的不断革命论,是对不平衡规律的运用,是对无产阶级的自主性和国际主义精神的高扬.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马列毛泽东著作研究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和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联合召开的纪念革命导师列宁逝世6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一日在南京举行。有关单位的30多位代表出席了这次讨论会。会上,与会者围绕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列宁的建党学说、列宁关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联盟的思想三个专题进行了讨论。解放军南京外语学院的黄绍栋同志在讨论会上介绍了他学习列宁《论俄国革命》一文的体会。他说:列宁《论俄国革命》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  相似文献   

10.
吴佩孚之死引发了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从中深刻折射出抗战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各方围绕着吴佩孚因何而死、是否附逆及其历史功过展开激烈争论.日伪方面指吴佩孚之死为正常病逝,重庆方面则坚称吴氏系死于日方毒害.关于吴佩孚对“和平运动”的态度,日伪和重庆方面更是各执一词,互相攻讦.双方皆高度评价吴佩孚,不过侧重点却大相径庭.此外,中共和部分其他媒体亦表达了对吴氏之死的态度.因此之故,作为“过气”政客的吴佩孚在其身后一度又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三、帝国主义阴谋阻挠中国争取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 在帝国主义策动、支持西藏反动势力,大搞“西藏独立”的严重形势下,毛津东主席于1950年1月发出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重要指示。中央人民政府和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也先后向进藏部队颁发了训令,作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但是,为了避免伤害民族感情和增加民族隔阂,为了尽量减少进军西藏所带来的损失,中国中央人民政府还是尽量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西藏,为此作了大量的工作。这是有目共睹的。 早在1950年1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的谈话中就指出:“如果拉萨当局在这个原则下派出代表到北京谈判西藏的和平解放的问题,那么,这样的代表将受到接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六三年,毛泽东在审阅《人民日报》编辑部和《红旗》编辑部联合撰写的《关于斯大林问题》一文时加入了这样一段话:“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曾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的反响,至今还在议论纷纷。各个不同的阶级,代表各个不同阶级的政党或政治派别,意见不同。估计在本世纪内,这个问题还不可能作出定论”。这一预言已经得到了证实,对斯大林问题的定论只有留待  相似文献   

13.
《四川社科界》2004,(3):37-37
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列宁与世长辞。为纪念列宁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巨大贡献,回顾探讨马克思列宁主义80年来的不断发展,四川省马哲史研究会和四川师大草堂校区管委会,于2004年1月10日在该校区联合举行理论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五十多年前,在伟大导师列宁逝世前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中央坚持列宁的革命路线,坚决果敢地粉碎了托洛茨基反党集团妄图篡党夺权、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罪恶活动,保证了当时的苏联继续沿着列宁开辟的无产阶级革命航道胜利前进。了解列宁、斯大林同托洛茨基主义的这场斗争,特别是重温列宁逝世前后联共(布)中央同托洛茨基  相似文献   

15.
从孙中山逝世到北伐前是蒋介石崛起的关键时期。本文对蒋介石在这段时期的崛起作了分析,认为,蒋介石一方面利用孙中山的威望,打着孙中山的旗帜在政治上获得了主动;另一方面蒋介石打着革命的旗号,玩弄两面派手法,打击左右两派,发展个人势力;同时,蒋介石的个人素质也是他在这个时期崛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布列斯特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应付当时国内外的重重危机而与德国签订的“不幸的和约”,其签订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内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是这场争论中的重要角色,在列宁和“左派共产主义者”之间,算是“中间派”。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过去长时期内,我国学术界多沿用苏联的观点,认为托洛茨基是“左  相似文献   

17.
在十月革命前的漫长斗争岁月里,列宁思想与活动的重心主要放在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制定理论策略和创建政党组织方面,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建立何种政治体制模式的问题,则考虑得较少。因此,当十月革命使国家政权顺利转到布尔什维克党手中时,列宁对新国家的政治体制安排包括布尔什维克党同其他国家机构间的关系,是既缺乏经验,又缺乏理论准备的。一切有待于在实践中摸索、检验、反思和总结。最初,列宁主要地是以苏维埃为核心并结合其他政治力量的作用来考虑整个政治体制架构,后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演变,他将重心放到了布尔什维克党方…  相似文献   

18.
针对学术界关于列宁逝世前夕几个重要论断的某些观点 ,本文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已是建成社会主义所必需的一切” ,意思是说苏俄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条件 ,应该进行建设 ,力争建成社会主义 ,并非指苏俄“一定能够”建成社会主义 ,即只是肯定了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没有肯定其建成的把握性。“我们要解决的任务的确就只剩下实现居民合作化了” ,意思是要求在苏俄农村组建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进行个体生产劳动、通过合作社进行彼此之间和城乡之间商品交换的消费合作社 ,而不是主张建立生产资料集体所有、进行集体劳动的生产合作社。“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指对工作重心认识的改变 ,即把工作重心由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 ,不仅仅是对当时实施中的新经济政策的肯定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诞生以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种种新的情况,这就使帝国主义理论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胜利后, 列宁在如何认识和建设无产阶级国家的问题上,在如何认识新经济政策和“战略退却”的问题上, 在是否坚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问题上, 主张批判错误的思潮和观点, 维护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在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问题上, 在建设红军的问题等许多问题上, 主张不限于书本知识的束缚, 大胆进行探索, 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他要求努力学习和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