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罗马教皇庇护十二世(1939年—1958年)的领导下,天主教会竭尽全力支持天主教民主党,反对共产党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教会对意大利政治生活的干涉更为公开和积极,尽管它所采取的方式是分散的或有选择的。共产党关于离婚的主张使它在1975年地区性选举中获胜。在1976年的选举中,一些持异议天主教徒又因共产党关于堕胎的主张而独立自主地投了他们的票。  相似文献   

2.
为勾勒晚清教会期刊演化轨迹提供文献支持,运用原始资料分析与考证法,从传播学角度对创刊于1879年3月16日的天主教在华第-份中文期刊<益闻录>的编辑策略、出版宗旨、缘由及栏目设置等作系统研究.认为<益闻录>以传播天主教教规教义为宗旨,填补了天主教在华中文传播的历史空白,在拓展天主教社会影响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其主笔李杕系中国天主教第-报人,深厚的国学根基与对西方文明的推崇,使<益闻录>在内容设置上呈现出了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西方文明的特殊风格.  相似文献   

3.
政治资金是评价日本政党体质的重要指标,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民主党的支持团体、组织运营、执政地位与政局对策等体质内涵。在支持团体方面,民主党本部的资金收入高度依赖政党交付金,来自工会组织的资金支持主要体现在政治家个人层面上,党本部未能获得企业及团体大额捐款的重点支持;在组织运营方面,民主党集团集资能力较弱、组织松散,集资能力较强的实力政治家则擅长发挥政治资金的组织运营效用;在执政地位方面,民主党凭借显著增加的政党交付金,通过加大政治活动费支出来应对国政选举,但并不能左右选举结果;在政局对策方面,民主党在野期间一直致力于推动政治资金制度改革,执政后党内频发的政治资金事件反而导致内阁不稳与党内对立。  相似文献   

4.
认识贵州省境内的一些少数民族,在近代不同程度地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神学宗教的原因,以及它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一西方神学宗教传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以天主教最早。据史记载,明万历三年(1575年),天主教开始传入贵州,当时属于天主教澳门主教区管辖。清康煦二十九年(1690年),改属南京教区统属。康煦三十五年(1696年),立贵州为代牧  相似文献   

5.
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四百多年,至“梵二”大会议后,天主教在尽力适应各国具体情况方面进行改革努力,但时至今日,仍步履维艰。文章认为:天主教中国化不应仅仅表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还应表现在文化上,使做为一种西方外来文化的天主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真正达到相互协调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试论西方宗教对西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西方宗教对西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影响李世平西方基督教、天主教于明清时期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传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明朝末年,天主教传入广西壮族地区,这是已知最早传入西南民族地区的西方宗教。清雍正年间,天主教又从四川传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7.
新自然法理论是当代西方天主教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伦理学思潮之一。新自然法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其关于实践理性的第一原则、基本人类善、道德第一原则和居间原则(责任模式或实践理性的基本要求)以及道德规范等方面。新自然法理论是建立在阿奎那的自然法学说之上的,是对阿奎那有关观念的重新解读与具体的阐发。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西方天主教传教士传教活动的意义不限于宗教之畛域,它在科学、文化、艺术、哲学等人文知识领域在中欧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教士通过对儒家思想中的本体论、天人关系论、道德论、实践论及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方面所作的符合基督教教义的新解释,成为西方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主要资料,同时经过他们之手传入西方的儒家思想在西方产生一定的影响。传教士的这些活动即有文化史的意义,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起源于法国的口译释意学派不仅是西方最重要的口译理论之一,而且也是在中国影响最深远的西方口译理论。从历时的角度研究了该学派在中国译介、传播、进展的过程和原因。在肯定中国口译研究界在传播和发展口译释意学派理论取得成绩的同时,指出了中国口译研究现在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的西班牙政治生活中,左派和天主教的冲突始终占主导地位。教会在西班牙既是稳定秩序的堡垒,同时也是各左派政党取得合法地位并图谋取得政权的最重要障碍之一。1939年,佛朗哥获胜以后,教会和天主教成为西班牙政体的主要思想支柱。最近四十年来,尽管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天主教教会的存在及其影响仍然继续给西班牙带来紧张和麻烦。  相似文献   

11.
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汉语采用意合法。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在句法方面最重要的一个区别,且在英汉语中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英汉语各自不同的句法结构差异,在深入分析原文的基础上,译出地道的译文。  相似文献   

12.
仅仅在一年之前,意大利警察当局曾宣称,政府已经重创全国最危险的恐怖主义组织。温伯尔托·卡普佐将军还说:“最坏的情况过去了”。可是,他错了。去年三月,恐怖主义者绑架了一位天主教民主党的政治家并且杀死了他的两个保镳,在夏季,又杀死了一个化学公司的总  相似文献   

13.
调查性新闻在中西方新闻界日益受到重视,它在中西方所起的社会功能有相似之处,都起到监视社会、调查舆情、科学说理、巧妙宣传等功能。但也有不同之处,如在西方主要是政治腐败揭丑人、社会黑暗“掏粪者”和民情舆意的调查员;在中国它则主要扮演政策宣传家、公益维护者和问题研究员等角色。  相似文献   

14.
1947年秋天,随着捷克斯洛伐克民主革命的完成,捷克政府共产党和资产阶级政党之间围绕国家政权的争夺愈加激烈,各派政治力量努力向外部寻找支持。鉴于捷克斯洛伐克地处苏联势力范围,西方没有对捷克政府资产阶级政党提供有效支持,而苏联一方面通过向捷克提供经济援助,稳定了哥特瓦尔德政府,另一方面在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会议上借批判法共和意共之机训导捷共使用议会外的斗争方式建立对政权的垄断,并在二月事件的关键时刻,派遣佐林出使布拉格督促捷共夺权。二月事件表明,归属苏联势力范围是战后初期捷克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何晓跃 《国际论坛》2013,(1):1-6,79
美国少数族裔党派取向的形成和变迁受到一定阶段基于利益诉求上众多变量的影响,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并存的特征。就目前而言,少数族裔在总体上倾向支持民主党,这是因为民主党比共和党更能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但共和党若能在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取向方面作出有利于少数族裔的改变,西裔和亚裔的中间和独立选民转向支持共和党亦有可能。从长远讲,两党须尽力扩大其选民基础中的少数族裔规模以能在未来的选举政治中占得优势。  相似文献   

16.
“洋教”是当时中国人对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统称。洋教传入贵州,始于明末清初。184o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教会势力在中国取得了传教特权,贵州的洋教势力亦因此而迅速膨胀,其传播范围逐步扩展,对贵州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影响。明末清初,西方天主教传人贵州,十九世纪后期,基督新教又相继传入。洋教传入贵州的渠道主要有二:其一,是黔籍或外省籍人士在外地奉教后返乡或入黔的影响,这是洋教传入贵州最早的来源。早在明末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在京与官绅士人阶层交往,不少人信$f天主教,其中就有贵州举人。思南信奉天主教的…  相似文献   

17.
清代前期入华的外国传教士有俄国东正教团、西方的天主教各派,同为基督教,但是他们在华传教的结果却相去甚远。清代前期天主教各派既在中国人中间发展了基督徒,又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俄国东正教团在发展教徒方面没有成功,从一定程度上说,其贡献只限于汉学研究。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在入华传教的目的、方式、活动范围与规划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举制,在西方人眼中是美妙的有利于中国统治的制度,故西方侵略者千方百计要毁灭它;但它到清末实质上已是弊病累累,故在国人眼里尤有识之士眼中它是令人憎恶的制度,他们千方百计改造它、废除它,恰巧合了侵略者的意。在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若干条约制定上西方侵略者对垂死的科举制更补上一脚,直至它彻底废除。  相似文献   

19.
2009年8月,日本众议院大选,民主党击败自民党而成为执政党。民主党能够取得执政权,坚实的社会基础以及正确的经济政策是它胜利的保障;自民党的崩溃间接地导致民主党得势。这对日本政治必将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而对于我国来讲,民主党的崛起更突显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美国基督教(新教)是美国目前最大的教派。据1978年至1979年的《政治家年鉴》的统计,1977年美国共有教徒一亿二千九百多万名。其中基督教(新教)徒就有六千九百多万名,可见其在美国影响之大。为帮助英美文学爱好者扫除阅读原著的障碍,加深对美国社会的了解,本文就美国基督教(新教)的形成与发展谈一梗概,供读者参考。基督教(新教)(Protestantism)又称耶稣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并称为基督教的三大派别。基督教新教是十六世界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产生分化的新教派统称。基督教新教对罗马天主教持抗议态度,在西方一般称它为“抗罗宗”或“抗议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