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区企业就业的影响   (一)从部门劳动统计教据显示对就业方面的影响尚未突出显现据劳动保障部门数据显示.2008年全区累计实现新增就业人数23.8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19%,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38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31%,其中:通过各种就业渠道安置"就业困难对象"人员5.1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70%.……  相似文献   

2.
96.22万人尽管受疫情危机与全球经济下行的双重影响,四川仍然超计划超时间进度完成了疫情前制定的主要就业目标,其中城镇新增就业96.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5万)的113.0%,完成了国家下达任务的137.2%。主要就业指标超计划超时间进度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30.8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8万)的171.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8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万)的177.6%。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情》2020,(1):26-27
就业总量继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全省城乡就业总量为48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万人城镇就业人员17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万人乡村就业人员31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8万人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为35.1∶27.3∶37.6主要就业指标超进度完成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7.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6.8%失业人员再就业30.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9.4%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65.1%。  相似文献   

4.
《四川统计》2014,(2):26-27
2013年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 全年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3.45万人 截至12月底,全年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3.4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1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15万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16.81%、150.68%、169.1%。  相似文献   

5.
信息短波     
《四川省情》2008,(3):44-44
四川省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四川省城镇新增就业65.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基本做到  相似文献   

6.
最新资讯     
《四川省情》2008,(3):3-3
2008年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下达了2008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具体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就业困难人  相似文献   

7.
一、包头市就业的基本形势(一)就业形势总体好转,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底,全市劳动力资源156.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240.78万人)的65.0%。从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情况看,从业人员总量达到114.24万人,比上年增加1.71万人,比2000年增加3.74万人;从业人员占劳动力资源的比重由2003年的72.8%上升到73.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67%,基本稳定在上年的水平,远未达到国际公认7%的警戒线。2005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6490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1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相似文献   

8.
《浙江统计》2011,(2):27-27
1.就业扶持温暖你我2.老有所养安享晚年共帮助40.68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省各地组织农民转移就业培训30万人,培训后新增就业24万人。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580万人;全省城镇和农村月人均低保标准分别达到376.69元和245.2元;全省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170万人,参保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9.
一、“十五”时期全省就业的总体情况2001年至2005年全省累计实现城镇新就业28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5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累计达246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累计达45.2Z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依次为4.7%、4.9%、42%、4.47%、4.42%,均低于国家确定的控制目标。同时,坚持统筹城乡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达到402万人。  相似文献   

10.
一、绥化市就业形势的现状1、从总体上看,就业形势有所好转,但依然比较严峻。2011年底,全市从业人员总数为27.2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17568人,增长6.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全年全市城镇新就业6.76万人,新增就业6.38万人,领证人员再就业6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2.28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0.41万个。2、从结构上看,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2011年末我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18.0万人,占全  相似文献   

11.
一、就业形势基本保持稳定(一)各相关部门统计数据反映全区就业人数稳步增加1.全区就业人数稳步增加.2010年全区就业人数为1184.67万人,同比增加42.2万人,增长3.69%.其中城镇就业人数465.19万人,增加25.69万人,增长5.85%;乡村就业人数719.48万人,增加16.51万人,增长2.35%(全区和城镇就业人数中不包括城镇灵活就业).  相似文献   

12.
一、2009年浙江、江苏、上海与全国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二、2010年浙江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 就业:帮助30成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解决一户;完成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0万人. 养老和基本生活保障:新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0万,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确保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按规定领取到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基础养老金.  相似文献   

13.
一、"十一五"时期内蒙古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十一五"时期,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542.26亿元(现价,下同)增加到2010年的4209.02亿元,年均递增15.0%,快于同期全国服务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01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9.3%;服务业实现税收542.42亿元,比2005年增加327.62亿元,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38.2%,服务领域日益成为地方增税的重要来源.2010年全区服务业从业人员407.5万人,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达34.4%,比2005年提高3.9个百分点;新增就业人员89.6万人,占全区新增就业人员的62.4%.服务业正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区第三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一)单位数和就业人员2004年末,全区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712个,就业人员174072人;个体交通运输经营户212461户,就业人员342736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行政事业法人单位261个,就业人员18029人。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交通运输业〔注1〕占78.2%,仓储业占19.4%,邮政业占2.4%;在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交通运输业占90.9%,仓储业占3.3%,邮政业占5.8%(详见表1)。(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2004年末,交通…  相似文献   

15.
张传春  王继孔 《山西统计》1999,(3):13-14,18
隐性就业,是指劳动关系在原单位或已在再就业服务部门注册并领取生活费用而未经再就业服务机构介绍的下岗职工的自行就业。随着山西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国企改革的深化与并购重组的推进,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不可避免,各地在再就业服务机构注册由再就业服务部门托管并领取基本生活费用的下岗职工人数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下岗职工没有或不愿意接受再就业服务部门介绍的职业而自行在社会上寻找工作的现象,人们称之为隐性就业。目前我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约为25万人。根据我们最近对我省15个市、县8000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的下岗职工…  相似文献   

16.
1998-2007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就业形势的基本特点1.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全国有就业人员74432万人,比上年增加692万人,增长0.93%;比2000年增加2347万人,年均增长1.07%。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受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我国的失业人数也在增加。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推算,2003年全国有失业人员1643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1541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加23万人和81万人。2.就业人数的增加集中在城镇。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主要依靠城镇经济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开拓。2003年,全国城镇有就业人员25639万人,比上年增加859万人,增长3.47%;与2000年相比,增加24…  相似文献   

17.
一、客观的现实严峻的挑战再就业工程作为~项为民排忧解难的民心工程,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它作为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困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l.失业、下岗、新生劳动力量大面广,就业需求之旺前所未有。据有关方面预测,我国今后几年失业职工人数将在1997年底570万人的庞大规模上,以每年335万人的速度增加,整个“九五”期间全国失业职工累计将达到刀30万人ZD97年底我国累计下岗N51万人,其中40巩已再就业,40%尚未就业,另20%则无就业要求,未来三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800-1…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区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工业(一)企业单位数和就业人员2004年末,全区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1849个,就业人员1101368人;工业个体经营户97037户,就业人员368308人。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419个,占3.54%;集体企业1286个,占10.85%;私营企业6903个,占58.2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82个,占0.69%;外商投资企业158个,占1.33%;其余类型企业3001个,占25.33%。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占29.28%,集体企业占6.7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19.
最新资讯     
《四川省情》2008,(8):3-3
上半年新增就业640万人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就业总体情况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上半年,中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64%。  相似文献   

20.
一、广东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就业情况分析 从就业规模及创造的GDP来看,第一产业是全省就业的蓄水池,非农业部门不需要的劳动力基本都滞留于此,2002年从业人员达到1572.9万人,占三次产业就业总量的38%;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202.02万人,占就业总量的29.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1358.53万人,占就业总量的32.9%.三次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之比为:9.4:50.2:4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