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国人民的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有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历法,丰富了祖国的天文宝库。在西盟工作的十余年中,我听到和看到了佤族根据他们自巳的“星月历”指导农业生产及安排宗教活动的一些情况,在这里就佤族的天文学知识,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前辈与有兴趣探讨这一问题的同志。 一、“星月历” 佤族多数聚居在滇西南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地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阿佤山区。西盟佤族自治县处于阿佤山区的腹地,全县佤族人口约占阿佤山区佤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五点五。佤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 西盟佤族没有文字,“星月历”通过代代口耳相传在佤族群众中流传。 西盟佤族“星月历”以月亮与木星、地球三者运行会合周期的360天为一年,一年分为  相似文献   

2.
沧源、西盟两个佤族自治县以佤族为主的民族教育 ,因历史、地理等原因而滞后。佤山教育的特殊问题制约着社会的全面发展 ,思考、解决这些问题 ,是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国家兴盛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3.
关于西盟地区佤族社会性质问题,过去曾经引起调查研究者的争论。多数人的意见认为:解放前这一地区佤族社会尚未超出原始社会的历史范畴,充其量是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即家长奴役制阶段。我认为这个意见是值得商榷的。 马克思指出:“关于人类生活形态的深思和科学分析,一般说来,总是按照与现实  相似文献   

4.
消费是"文化渗透",它既与意义、价值及交流有关,又和交换、价格及经济关系有关,并且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和历史紧密相连.人类学对消费文化研究的介入,洞开了一个新的视野.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盟大马散佤族社区的变迁表明,政治力量、经济力量与传统力量的交织与整合促成了西盟大马散佤族消费文化中的坚守与嬗变.  相似文献   

5.
佤族的射弩     
佤族是云南省擅长于制作和使用射弩的山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永德、镇康等县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口三十四万。 佤族居住的山区位于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江山脉南段地带,亚热带气候、四季葱绿。原始林、次生林和灌木丛分布于高山谷地及村寨周围。这里栖息着象、虎、熊、鹿、鹿子等各种野生动物。这样的环境使佤族很早就成为了善射猎的山地民族。据《华阳国志》记载山地居主“善用竹弓,入林射飞鼠无不中”,“用木弓短箭,簇付毒药、中者立毙”这里所说的“木弓”和“竹弓”实际上是指弩。相同的记载也散见于其它历史献中,《云南志略》云:“蒲蛮  相似文献   

6.
从田野调查看佤族传统生育文化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1997年作者在云南西盟、沧源佤族地区田野调查所获得的材料为基础,从佤族传统生育观对现实生育的影响入手,运用民族学生育文化理论,具体分析了佤族生育文化中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即:一、佤族传统生育观与人口控制问题;二、佤族传统生育与婴儿成活问题;三、佤族妇女生育健康问题。认为:控制人口数量,发展文化教育,变革传统生育观念,提高妇女生育健康水平,是佤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论部落     
部落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体,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发表以前,人们氏族、部落不分,部落、部族不分。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书中讲到氏族语言发展为部落语言,而后部族语言、而后民族语言。学术界以此类推。认为氏族先于部落,有人甚至将氏族和部落视为两种历史形态或两个历史形态的民族共同体;还有的人反对称部落为民族,认为“部落不包括在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之内”。这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西周春秋时期存在的氏族民主制度。作者从西周春秋时期“民”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出发,论证当时的“民”不是奴隶,而是自由民,并进而阐明了当时氏族民主存在的社会基础,以及氏族民主的形式和作用。笔者认为研究我国古代的氏族民主,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一九七三年六月第二版第一○○页云: 殷周种族统治者,为了从巩固统治者氏族中以巩固氏族贵族的统治,就已倡导“仁”。卜辞中有“仁”字,作“仁”——就是要诱致被奴役者都能“怀于有仁”的统治者,这样,氏族贵族的统治权自然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10.
佤族分布于我国云南省的西盟、沧源、孟连、澜沧、耿马、双江、永德、镇康、昌宁、腾冲、景东等县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解放初人口约175000。解放后,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口有了很大的增长,1977年为266000人,1982年增至298000余人,整个社会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习俗和宗教行为亦有所改变。然而,对其原来与宗教信仰相联系的仪式行为,仍有必要进一步加以认识和重新予以估价,这有于助我们深入理解它们的社  相似文献   

11.
佤族孝道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善事父母、尊敬老人、孝敬是“礼”、尊祖敬宗四个方面,佤族孝道文化在凝聚民族情感、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中国式养老难题”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程志方先生在《彝族文化学派的学术贡献》一文中,将以刘尧汉先生为代表的“中华彝族文化学派”对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父系氏族奴隶制土地租佃关系的典型研究”,表之为是“提出了社会发展形态的新见解”,是“令人嘱目”的“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突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的第十一大“学术贡献”。很清楚,程文所说的这一“贡献”,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刘先生首倡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是“父系氏族奴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笔者的实证调查,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勐卡镇大马散村为例,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精神层面对城市中佤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进行了分析.继而指出,城市中的大马散佤族人在感受本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面临着城市文明和汉文化强烈冲击的过程中,并没有出于自我保护而内卷在一定的空间聚落和心理状态之内,而是积极寻求同主流文化的互动,不断积累着自身的现代性,其文化适应策略属于整合型.  相似文献   

14.
在相当发展的原始社会里,介于氏族和家族之间,还可能存在一种血缘亲族公社组织。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社会组织形态。如马克思在其关于民族学的笔记中就摘述了介于氏族(clan)和家族(family)之间的关于“组合家族”(joint family)的材料①。 恩格斯在论述古代德意志人的土地制度时指出:“至于他们的经济单位是氏族,还是家  相似文献   

15.
有“难道”出现的问句都是反问句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语文工具书对“难道”都是这样解释的:副词,用来加强反诘语气,这种解释很容易使人产生这样的一种推断:既然“难道”是用来加强反诘语气的,那么,凡有“难道”出现的问句都该是反问句了。但实际上,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只要我们深入语言事实,仔细地加以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对“难道”的这一解释是不全面的,由此解释衍生出来的推断也是不完全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6.
云南佤族、景颇族祭祀木雕,在一九八七年首届北京中国艺术节展览上使中外来宾大为震惊,专家们认为这些木雕毫不逊色于非洲木雕和大洋洲木雕。 佤族祭祀木雕粗犷、质朴,突兀而咄咄逼人,尤令观者震惊。这一对男女木雕(见封二图一、图二)是佤族用来祭谷的“人头桩”。过去,佤族用活人头来祭谷。部落之间进行战争,将俘虏的头活活砍下来祭谷,祈望获得丰收。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活人头的来源虽已逐渐断绝,但“祭谷”的习俗还仍被佤族人民所重视,于是便用木头雕刻人头桩取代活人头。木雕毛发用棕制作,眼睛和牙齿用白石头镶嵌。(见封三图三)立在寨子中间,有重大礼仪活动,人们便围绕寨桩进行祭祀活动,宣讲寨规,或围绕寨桩跳舞歌唱。  相似文献   

17.
刘尧汉先生把他几十年来对彝族历史文化调查研究的作品,赞喻为是在彝区寻找到的“山野妙龄女郎群”。其中,民主改革前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社会性质是“氏族奴隶制”,则是被他自诩为是在彝区寻到的第一个“山野妙龄女郎”。正如他在总结其学术生涯三十年过程时所说,他在第一个十年(1956—1966年)“从事凉山彝族父系氏族制及其氏族奴隶制”的“实地调查研究”,是“在四川大凉山、云南小凉山”寻找到的一个“山野妙龄女郎。”“足见“氏族奴隶制”说在刘先生的学术生涯中具有起步性的重要作用。而《彝族文化研究丛书》副  相似文献   

18.
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在流行语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流行语提供了一条有效、快捷的途径。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研究语言进化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本文采用语言模因论对流行语的形成和传播加以分析,认为用这样的方法来解释流行语现象比起以往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进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一,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是原始群吗? 关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早已有科学论述.在人类历史上,有五种社会形态,最早的人类社会就是原始公社.马克思在他的手稿《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曾指出,“过着群团的生活实行杂乱性交,没有家庭的‘群',不属于人类社会”.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注中,认为最早人类社会是“原始公社”.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光辉著作中,论述了人类最早的原始社会,只是包括血缘家族和氏族两个阶段,并没有“原始群”这个社会阶段.列宁在《论国家》中,指出一切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次序,最早是原始社会,其中谈到了氏族,并没有说有“群”这个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20.
苗族在其长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足以保证他们生存的、纯属苗族所固有的社会结构和组织,这就是鼓社、议榔、理老三位一体制。有的学者称其为苗族古代社会的“三根支柱”。一、鼓社组织鼓社,苗语称为“江略”。“江”是一片地方的意思,“略”是鼓,汉译全称为“鼓社”。苗族“鼓社”是其同源于一个男性祖先而结合起来的人们的集团,是一个祭祀、亲属、政治、经济与教育的氏族外婚制团体。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氏族是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