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之后新南非的语言政策一直为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学者所津津乐道,然而时隔将近20年,南非语言政策的实施情况却屡遭诟病。本文梳理了南非不同历史阶段所实行的语言政策,可以看出殖民主义对南非的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的制定影响深远。南非的语言政策从文字上来看极具进步意义,然而要彻底摆脱前殖民主义的影响,使南非丰富的语言文化得以保存,还需要从民众到政府漫长而持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南非白人民族主义的兴起,主要指以荷兰人为主的欧洲白人殖民者后裔为了维护和扩大自身特权,和英国争夺殖民利益而展开的一系列政治活动。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南非白人经过和英国之间一个多世纪的争夺,终于将英国排除在外,独占了南非的统治权。南非白人的民族主义带有非常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占南非总人口极少数的白人,为了确保自身在南非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建立了复杂而系统的统治结构,从而将不平等的民族和种族关系格局固定下来。这种殖民主义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相似文献   

3.
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统治导致了南非长久以来难以解除的种族间的矛盾与冲突。南非作家J.M.库切的小说《耻》反映了"反向种族主义"在当今白人与黑人社会各个领域的动向,及南非人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4.
南非小说家库切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对人性的探讨和追问是库切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库切在其小说中对人性的探讨并非一般意义上对人性善恶本质的讨论,而是对新南非制度下种种扭曲和变异的人性的探求、声讨和追问,实质上是对南非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制度的痛斥和批驳。  相似文献   

5.
作者库切以作品《耻》分析和讨论了南非白人种族在后殖民和后隔离时代的南非社会中所遭受的人性耻辱。他们像狗一样毫无尊严地生活在南非这片土地上。尊严的丧失是人性耻辱最鲜明的体现。男主人公职业生涯的堕落和女主人公的被辱和委曲求全是本论文主要讨论的两个方面。南非的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制度是造成主人公尊严丧失的深刻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6.
南非是目前世界上种族歧視和压迫最猖獗的地区。南非維沃尔德政府的种族歧視政策的加剧,南非黑人反对种族歧視政策斗爭的高涨,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的;在历史上,殖民主义对南非的奴役和掠夺,形成了目前英国和南非白人(即当时所謂的布尔人)的垄断資本集团。在当前,世界人民的头号敌人——美帝国主义又成了維沃尔德法西斯統治的后台老板。本文試图从南非被奴役被掠夺的血腥的历史,証明种族压迫和歧視的根源是阶級压迫和剝削。  相似文献   

7.
种族主义     
南非少数白人统治者的种族主义制度是非洲大陆上的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侵略的策源地。这种种族主义之所以在非洲得以存在,在于它得到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帝国主义集团在财政经济和军事政治上的支持。种族主义制度本身就是殖民主义的特殊形式。南非共和国有85%的居民——非洲人、有色人种、印度人都处于它的压制下。种族隔离的拥  相似文献   

8.
《朱利的族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丁.戈迪默的代表作。小说把白人主人公置于虚构的南非政权交替的背景下,描写了白人主人公在黑人村庄的流亡生活。作品多被人们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展现了白人与黑人的命运和地位的置换。本文跳出后殖民主义的范畴,找到了作品中蕴含的存在主义思想,从存在主义角度阐释了在"被囚禁"的荒谬生存境遇下,...  相似文献   

9.
二战法国败降德国后,恢复法国领土和殖民地的殖民主义政策就成为丘吉尔政府的既定国策。美国罗斯福政府越南非殖民化的国际托管计划从提出到放弃的过程也是美、英在越南地区从分歧走向一致的过程。日本投降后,英国在越南南部的一系列措施直接导致了法国重返越南和越南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爆发。英国是战后初期越南局势的主导者,英国殖民主义是第一次越南战争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一 研究欧洲殖民者入侵非洲的动因,对研究殖民主义的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而兴起,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从十六世纪才开始的。”殖民主义的出现和兴起在时间上与之基本合拍。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1497——98年达·伽马绕道南非航行到印度,1519年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  相似文献   

11.
南非黑人工人阶级诞生于十九世纪后半期的矿业革命初期,是非洲大陆形成最早、人数最多的一支工人阶级队伍。一百多年来,正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把南非建成非洲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统治,他们却生活在世界上最专制、最黑暗的社会制度下,呻吟在极为悲惨的人间地狱之中。为了求得民族的自由和独立,他们始终高举民族解放斗争的大  相似文献   

12.
库切的小说《耻》展现了后种族隔离时期南非的社会面貌。在新南非的后殖民语境中,白人失去了话语权和土地,与动物他者一样沦为边缘群体。后殖民主义为种族他者发声,而后殖民生态批评则将关怀的范畴扩展至动物他者。在这两种学说所构成的后殖民视角中,南非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种族他者与动物他者的边缘境遇得以审视。在库切的叙事中,动物生存范式对于边缘群体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后殖民主义提醒我们,殖民主义不仅仅局限于军事、政治、经济统治,还存在着文化上的操控,西方现代性价值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殖民性。不过,受欧洲高雅理论的影响,后殖民主义既反对殖民主义,又反对民族主义。而殖民地及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殖民性批判的时候,却往往容易回到后殖民主义所避免的民族主义立场。这看起来是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14.
在南非法律传统中,南非习惯法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南非习惯法有官方习惯法和土著人习惯法两种,通常所说的南非习惯法就是指南非土著人习惯法。在前殖民时期、殖民时期和独立以后新宪政时期,习惯法在南非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特点、适用的范围和条件都是不同的。在新宪政框架内,南非习惯法与普通法基本处于同等地位.但在司法实践中,南非法院在如何适用习惯法等问题上仍遇到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后殖民主义理论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学术界。在不同的学术领域都有人在使用这个概念。后殖民主义这一概念的政治内涵,是指代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现存国际关系中的生存状态及其尴尬处境。从国际政治的角度讲,后殖民主义是一种现存国际政治关系的现实。其政治内涵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种种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16.
身份、空间、时间以及其他许多因素在后殖民主义文化中具有新的内涵。殖民主义在形式上消失后,它的实际影响并没有伴随着殖民地的消失而消失,而是体现于后殖民主义时期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作为文学形象,移民和局外人在从边缘文化向中心文化的蜕变过程中,一直在寻求自我在身份、空间和时间上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7.
《黑暗之心》于1899年写成,它取材于作者约瑟夫·康拉德本人1890年在刚果的一段亲身经历--在非洲中部丛林中他所亲眼目睹到的可怕景象.在小说中,康拉德描绘出了欧洲殖民主义统治者道德上的堕落,他们试图把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强加于非洲人民头上,同时进行大肆掠夺.当时的非洲处于殖民主义统治的最黑暗时期,非洲人民经受着历史上最黑暗的殖民主义剥削和压迫.  相似文献   

18.
公园是由近代西方殖民势力引入中国的,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空间,伴随着殖民主义的渗透而成为政治空间。在初期因禁止华人入园而引发公园运动,形成了中国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深刻民族集体记忆,而且公园中的殖民主义纪念建筑进一步刺激着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因为如此,中国人自己在建造公园时更突出民族特色并强调教育功能,从公园名称、空间布局和建筑到公园功能都体现出民族主义精神。公园问题折射出在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中西文化融合、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冲突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9.
试析当前跨文化传播中力量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殖民主义彻底打破了文化的自我进化机制,而后殖民时代的文化新殖民主义秉承了殖民主义的气质,日新月异的大众传播技术,伴随着具有全球野心的跨国媒体的出现,使得奠基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跨文化的传播更加复杂化。我们看到,大众传媒媒介的策略和呈现在受众面前的表象就是词语的政治,其内里隐含和建构的是文明的神话,而整个的跨文化传播的实践就是一个话语的战场。作者即对这三股力量在跨文化传播实践中的博弈进行分析,透析当下跨文化传播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直面后殖民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后半叶 ,传统意义上的殖民主义在全球基本结束。同时 ,一种新的殖民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悄然兴起 ,理论界称之为后殖民主义。放眼新时期文论 ,我们对西方大量的引进和借鉴 ,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有效地推动了国内文艺理论、文艺思潮的发展和繁荣。这种引进和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却导致了以欧美为文化中心的后殖民主义文化危机。这种现象确实应当引起文艺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和警惕。然而 ,我们不能囿于后殖民主义理论 ,在中西文化交流问题上裹足不前 ,我们应该以一种跨文化的开放式姿态 ,直面后殖民主义 ,推动我国文论的现代化 ,促进其与世界文论的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