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实现社会进步的现实活动中,人类也历史地建构着关于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但在不同历史时代,进步观念表现为不同的理论形态。作为进步观念的第一个历史形态,理性主义进步观取得了很大的理论成就,但因思想基础的非科学性与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逐步陷入了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进步观,正是通过对理性主义进步观的批判性继承、原则性否定与创造性超越,而实现了进步观念史上的伟大变革,实现了对人类树立进步信念的精神追求的理论提升。这种理论提升的基本内容包括:从理性决定论到活动创造论,从抽象还原论到历史生成论,从财富累积论到人文关怀论,从至善目标论到辩证进步论。  相似文献   

2.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困境及其破解——集体行动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发展困境。笔者借用集体行动逻辑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并从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同角度讨论分析走出集体行动困境的相关理论对策。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探索有助于破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困境的若干举措,如加强社区卫生机构内涵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形成机制、借力社区社会资本培育等。  相似文献   

3.
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问题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结合时代特征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何以必要”、“何以可能”等前提性问题是当前的重大现实课题。历史合力论要求人们理性认识人类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关系,通过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以历史合力论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在了解社会、热爱社会、服务社会中提升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良好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由。  相似文献   

4.
李丹 《人文杂志》2023,(4):90-98
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艺术活动相结合的切入点,阶级论对五四新文学理论的推进主要体现在反映社会生活、作家世界观与创作方法、作品题材与主题、大众接受等问题上,以此兴起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但同时也遭遇了自身难以摆脱的困境。人民论及文艺人民性理论的提出,不但攻克了阶级论遇到的难题,而且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诞生,阶级论因而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先声。  相似文献   

5.
以已创业者为调研对象,选取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金融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五大行业为研究视觉,分析了创业者在创业企业生存状态、创业企业效益、创业融资、创业困境、创业信息渠道五个维度上的不同创业特征。围绕分析结论,从政府、高校、社会机构以及创业者出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媛 《南方论刊》2013,(5):58-60
高校公益社团是高校社会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育人效果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重要手段。受当前社会出现的创新型公益实践活动启发,本文试图分析高校传统公益社团与创新型公益活动在理念、运作模式和效果的差异,探讨了如何利用创新型公益实践活动的优势来推进高校公益社团发展的思路,以求构筑更具活力、效率、效益、长效的志愿服务团队,引导大学生传播先进的理念和文化,并将人生理想、公益志愿、专业优势和创业追求相结合,实现个人规划与服务社会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高校德育主体间交往的矛盾,主要阐述了在高校德育活动中的师生交往、师师交往、生生交往的矛盾。进一步探索了高校德育在当下所面临的主体间交往的困境,为更好地查找高校德育自身的困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注重道德教育是目前高校教育中的重点,但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种种困境。文章在阐述"德育"内涵的基础上,从高校德育主体方面分析了现实社会实现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总结超越困境的途径,对高校德育工作起到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追问技术教育与一系列"家族类似"概念关系,已有技术教育概念可概括为技术教育课程论、技术教育知识与技能论和技术教育技术素养论,在对其质疑基础上,通过对"教育"和"技术"本质的考察,可知技术教育的内涵是:传授技术知识、培养技能、了解技术社会影响的实践活动,这一活动以不同组织形式的教育活动为载体,体现为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信访活动面临严峻态势的同时,信访制度亦遭遇着重重困境.在此情形下学界围绕信访制度改革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并大致形成三大观点:“强化论”、“废除论”和“分离论”.对此三种观点的反思,有助于分析其各自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能为我国信访制度困境的化解打开另一个窗口.总括而言,分离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功能而传播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是一种必然.在未来一个时间段内规范信访程序而力避行政权力“越界”解决信访问题,约束政府权力与追求司法独立公正并举,建立普通民众利益表达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提供法律援助,把握利用好此过程中两类事例产生的正负“效应”,均应纳入化解我国信访制度困境的理性路径范畴.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高校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服务社会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高校应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密切与社会合作,建立科学的服务社会绩效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真正实现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赢.河北省作为教育大省,高校理应在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随之而来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不健全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学生为本,通过志愿活动满足志愿者内心需求,达到大学生自我实现的目的,才能建立起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会是以倡导和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基本任务,践行"为广大同学服务"的宗旨,发挥作为学校联系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学生组织。其中,通过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是高校学生会服务同学的主要途径。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思想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的时代特征越来越明显,高校学生会活动的质量也成为评价高校学生会工作的重要指标。本文试图从高校学生会举办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活动开展的优化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谭磊 《中州学刊》2022,(10):76-83
因我国城市困境人群需求的复杂性、救助政策的局限性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天然优势,当前城市困境人群服务亟待社会工作的介入。社会工作服务城市困境人群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多层次赋能、多元化资源链接、生计改善以及危机干预等方面,其服务的方式主要有设置专职社会工作岗位、购买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专项服务、纳入综合性社区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以及企事业单位自行购买等。目前,社会工作服务城市困境人群存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难以保障、金融社会工作运用不足、服务类资源链接不足以及服务成效难以精准测量等问题。应对策略可从如下方面入手:设置与困境人群数量规模相匹配的社会工作岗位,提升服务团队金融社会工作素养,培育服务团队多元化资源调动能力,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困境人群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实践生存作为人的本源性存在方式,与信仰建设密不可分。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本质上是实践生存论在高校信仰领域的生动彰显。当前高校多元价值取向造成信仰的漠视和淡忘,超俗的物欲追求削弱信仰的情感认同及理性认知,精神追求无根危害信仰的发挥作用及程度,信义抉择浮庸表征信仰教育的乏力。应对高校信仰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危机,实践生存下高校信仰建设必须满足合理生存所需、把握两点论中的重点论、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对医学生的道德养成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对我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并从宣传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经费筹备机制四个方面探索了健全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医学生道德素质养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诸如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等大部分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由公办高校与社会力量共同举办,按新机制运作的地方新型高校(含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等),如何进一步充实社会服务内容,拓展社会服务项目,创新社会服务方式,理顺社会服务运行机制,优化社会服务功能,将关系到地方新型高校在新一轮高等教育竞争中成败与否。本文通过对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社会服务内容、特色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地方新型高校社会服务的优化对策,探索地方新型高校社会服务的内涵和合理途径,对于独立学院等地方新型高校实现与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共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理念既是关于大学本质特征、职能使命和活动原则等的认识,也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教育观念或哲学理论观点。时代和社会发展是大学理念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近代以降,大学理念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博雅教育、科学研究和为社会需要服务的三个阶段。当代大学理念是以认识论、政治论和道德论为哲学基础的共同影响的产物,反映的是自身历史和文化的深厚积淀,彰显出不同的特色和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实行全程就业服务等。可见,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问题的提到了高度重视的层面,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服务创新理念面临推陈出新严峻挑战,全面指导服务毕业生社会工作,探索新的就业指导方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社会企业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旨在通过商业运作为长者提供智慧化、专业化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的Z集团为深入社区提供养老服务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一中心的运行实践为我们研究社会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提供了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Z集团派生的S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自上而下的项目式参与、自下而上的耦合式参与、上下结合的应急式参与嵌入社区治理之中,一方面展示了社会企业社区参与的多渠道和服务优势;另一方面由于行动嵌入程度与行动可持续程度的差异,不同参与路径也呈现出不同的实践困境,其中的项目式参与表现出行政吸纳与组织悬置的组织困境,耦合式参与呈现目标偏移与合法性丧失的行动困境,而应急式参与面临专业挤压与路径依赖的实践困境。可见,社会企业通过不同的路径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产生创新性治理效能的同时也伴随着多方吸纳与目标偏移的诸多危机,究其根源,在于社会企业混合逻辑的复杂性与主体间的互动及其组织边界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