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藏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认为:西藏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中一项既重要又较为特殊的工作;主要任务是解放西藏、改革其落后社会制度、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应实行慎重稳进、和平解决问题的工作方针;要特别注意并努力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要坚定持久地开展反对分裂西藏斗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藏思想不仅过去,而且至今仍对西藏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其后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治藏思想的基础,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2.
18世纪末,廓尔喀军队侵犯我国西藏,清军将领福康安率兵赴藏予以抗击.取得胜利后,针对西藏封建农奴制度日趋腐朽,某些寺庙僧侣、地方官吏无偿滥用乌拉差役,使农牧业生产萧条,民不聊生的实际,召集相关人员议定治理西藏章程.随着章程中的各条款的实施,尤其是整顿吏治与减免租税等条款的实施,使西藏地方的一些现行政策、法律得到较好的规范,进一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边疆的稳定,促进了西藏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5.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藏实际相结合,紧紧抓住民族和宗教两件大事,坚持"慎重稳进"方针推进民主改革,历史性废除西藏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摧毁官家、贵族、寺庙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统治的经济基础;废除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把宗教教权与世俗政权分开,实现政教分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西藏人民民主政权,开创西藏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6.
7.
8.
元明两朝治藏政策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和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元明两代中央政府的治理下,当时的西藏社会取得了重大发展,可以说两朝对西藏都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元朝和明朝的治藏政策既有共同的一面又各具特色,文章仅从"独尊一派"和"多封众建"来分析元明两朝治藏政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明朝前期中央治藏措施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地方从有历史记载 ,特别是吐蕃王朝建立以来 ,与内地之间往来关系相当密切。 12 47年 ,蒙古汗国阔端王与萨迦派萨班“凉州会谈”后 ,西藏地方正式归入元朝版图 ,中央王朝开始经略西藏。明朝建立后 ,就接替元王朝 ,继承了治理西藏的权力。明朝治理西藏的措施是对元朝治理措施的继承、变易与发展 ,其基本政策是在明初确立起来的。这些政策除对西藏外 ,对其他藏族地区同样适用。如洪武朝在藏地① 设卫建制 ,永乐朝定封王纳贡制 ,两朝先后建立与完善茶马互市制 ,为有明一代的治藏措施奠定了基调 ,几未更移。本文试谈这些问题 ,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从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起,西藏社会沿着内部统一,格鲁派政教合一在全藏范围内确立的方向发展。在此历史进程中,西藏地方和祖国的统一不断增强,清朝直接派遣驻藏大臣治理西藏的新体制建立。西藏地方内部统一及与祖国统一增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的第三次康藏纠纷由国民政府主持调解,反映了国民政府对康区和西藏的统属关系。由于康藏纠纷的复杂性,国民政府在处理过程中的措施和原则,实际上是国民政府的治藏政策的综合反映。研究这一历史事件,有助于认识近代中国治理西藏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中旬地处滇、川、藏结合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地位优势突出.由于历史原因,直至雍正初年,中旬的属辖仍然不明,曾引起滇、川等多方争议.随着雍正朝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妥善解决西藏"阿尔布巴事件",清廷开始乘机酝酿、讨论和实施西藏与邻省行政界限问题.在此背景下,清朝政府最终确立了中旬的归属地位,体现了清政府治藏政策的巨大成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年学者张双志博士编纂的<民国治藏法规全编>,2008年由学苑出版社影印出版.这是该社已出版的<清朝治藏法规汇编>的姊妹篇,也是国内外全面系统整理和汇编民国时期治藏政策法规的第一部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6.
松筠与和珅同为朝廷命官,同是乾隆皇帝的红人,彼此生年仅差两岁,但两人在修身、养性、齐民、安邦、治国等多方面却是南辕北辙,相去甚远.举其荦荦大端有以下几点:刚直不阿与趋炎附势;安民治藏与祸国殃民;扶危济困与蠹国肥家. 相似文献
17.
中央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治藏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治藏方略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治藏方略的继承和发展;贯穿其治藏方略的主线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一治藏方略是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调查和研究西藏的历史和现实的过程中形成的.治藏方略的指导思想是"三个代表",其主要思想表现为:审时度势,确定解决"西藏问题"的战略策略--把握西藏工作的大局;关于西藏的理论和政策建设与创新--为西藏工作指明方向;关于西藏的政权建设与创新--为治藏方略提供保障.中央第三代领导核心制定和实施的治藏方略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才能实现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迎请、册封和提高达赖、班禅的宗教地位,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是清康雍两朝的一项重要的治藏策略.五世班禅深受康熙、雍正两帝的信赖,特别是康熙帝延请五世班禅入京朝觐的事件,历时10余年,涉及面广,虽然最终未果,但反映了清政府在西藏决定重要人选的举措.雍正帝继承康熙治藏策略,也曾以特殊办法,想赋予五世班禅更大的职权加以利用.五世班禅在西藏特殊历史背景下,究其一生在康雍两帝的治藏过程中作用突出,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据《八世达赖喇嘛传》等藏汉文原始史料,阐述和评价了八世达赖喇嘛一生主要的政教业绩,论述了他在清朝治藏中的历史作用。他一生务识大局,服从和支持清朝在西藏推行的各项改革制度。他与驻藏大臣关系良好,与几任摄政活佛相处融洽,为增进西藏地方与清中央政府关系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在抗击廓尔喀的战争中表现十分突出,具有远见卓识,贯彻圣旨、支持清军、征集粮饷、参与章程制定并积极贯彻执行,得到乾隆首肯。他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近代<泰晤士报>涉藏报道倾向、议题设置,被深深地打上了浓烈的政治烙印.在近代英帝国主义两次侵略西藏期间,<泰晤士报>服务于营造有利于英国在藏利益的舆论环境,涉藏新闻成为带有政治倾向性、阶级利益和作战意图的文本.在辛亥革命期间,<泰晤士报>大肆染指西藏事务,干涉中国对西藏的主权管辖.近代<泰晤士报>涉藏报道对西方主流媒体和西方民众认知西藏产生了消极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