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藏历阳水鼠年(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钦定赴藏大将军福康安率领满、汉、藏、回等民族组成的军队击败入侵我国西藏的廓尔喀军队,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但在鏖战中,也使他亲身体察到;原藏军虽然设有五干一百六十五名之数,其实是兵民不分,系按各寨百姓人数来分配派兵数目,平时不加训练,官佐亦无兵可管,遇有战事临时从各寨抽派,完全与“乌拉”民夫无异.与敌交兵,只能是不堪一击.为此,福康安从“边隅永臻安谧”的大局出发,奏报清王朝中央批准,对藏军的编制、统领、装备、训练和后勤供给等方面作了大刀阔斧的整顿,进尔使藏军一改旧观,并在嗣后保卫祖国西南边疆的战斗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大量史料和详实的数据,认真分析探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和发展西藏的过程中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治藏方略,同时,就青海藏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及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治藏兴藏的思想主要包括 :克服左倾错误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西藏工作 ;以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中心任务 ;改革开放 ,增强西藏内部发展经济的活力 ;帮助西藏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等等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的时代。从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38年时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变为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尚待统一)。在这历史的大变革中,包括藏族人民在内的中华各族人民经历了血泪与战火的考验。一方面神州板荡,外敌入侵,民不聊生,战乱不  相似文献   

5.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藏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认为:西藏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中一项既重要又较为特殊的工作;主要任务是解放西藏、改革其落后社会制度、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应实行慎重稳进、和平解决问题的工作方针;要特别注意并努力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要坚定持久地开展反对分裂西藏斗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藏思想不仅过去,而且至今仍对西藏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其后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治藏思想的基础,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6.
18世纪末,廓尔喀军队侵犯我国西藏,清军将领福康安率兵赴藏予以抗击.取得胜利后,针对西藏封建农奴制度日趋腐朽,某些寺庙僧侣、地方官吏无偿滥用乌拉差役,使农牧业生产萧条,民不聊生的实际,召集相关人员议定治理西藏章程.随着章程中的各条款的实施,尤其是整顿吏治与减免租税等条款的实施,使西藏地方的一些现行政策、法律得到较好的规范,进一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边疆的稳定,促进了西藏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文章从探讨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治藏经验出发,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形成过程和基础,进而分析了其深刻内涵和创新意义。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治藏方略具有开创性,是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孤立地生存,总是要同其他民族发生交往与联系。作为西藏高原最古老居民的藏族、珞巴族以及门巴族;他们虽然居住地域不同,珞巴族生活于喜马拉雅山东南麓的洛渝地区,门巴族居住在门隅,藏族则生活于雪域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的崇山峻岭横亘在他们之间。然而,高山大川的重重阻隔阻断不了他们的往来,从遥远的古代起,路巴族、藏族和门巴族就有着密切的交往,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交往和联系,促进了摇巴族、藏族和门巴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他们共同月开拓和建设祖…  相似文献   

9.
藏传佛教伏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藏”指佛教在藏地传播、发展过程中被秘密埋入地下、岩缝、山洞之中后重新发掘出来的佛教经典、法器等物。它内容庞杂 ,卷帙浩繁 ,充满神秘色彩 ,且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伏藏的出现、发展及其与宁玛派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 ,错误之处在所难免 ,敬请方家指正。一关于伏藏的起源 ,藏文佛教史书认为 :“伏藏之法 ,天竺古来就有 ,藏地其他宗派中 ,也是素见不鲜的”。① 可见 ,佛教传入吐蕃前伏藏就已经盛行于印度了。但是 ,伏藏究竟何时出现在藏地 ,众说纷纭。传统说法认为是从莲花生开始的 :“莲花生大师…  相似文献   

10.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藏实际相结合,紧紧抓住民族和宗教两件大事,坚持"慎重稳进"方针推进民主改革,历史性废除西藏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摧毁官家、贵族、寺庙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统治的经济基础;废除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把宗教教权与世俗政权分开,实现政教分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西藏人民民主政权,开创西藏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1.
张萌棠是1906年清朝中央政府派往西藏的一位有远见、有抱负的钦差大臣。他奉命“查办藏事”,惩治腐败,肃清吏治,使全藏人心振奋;他锐意改革,推行新政,虽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完全实施,但其治藏的思想方针和推行新政的改革精神仍具有不可抹煞的历史意义,也值得今天的人们深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光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基于此,本文试就张萌棠“查办藏事”及其治藏方针  相似文献   

12.
滇藏贸易历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滇藏贸易在加强滇藏各族人民的友谊,促进滇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等方面,均作出过应有的贡献。因此,研究滇藏各族人民通商互市的历史,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滇藏物资交流,加速“四化”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藏学研究中较少接触的这一课题,进行初步的探索,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人所共知,军队是执行军事、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国家专政机器的主要成份,也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利益的主要工具。我们研究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就不能不研究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体制,不能不研究藏政府的主要成份之一——藏军。藏军是原西藏地方武装部队的简称。历史上这支军队在抗击廓尔喀、英帝国主义、锡克(森巴)和准噶尔等外族入侵,保卫祖国边疆、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曾建立过功  相似文献   

14.
元明两朝治藏政策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和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元明两代中央政府的治理下,当时的西藏社会取得了重大发展,可以说两朝对西藏都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元朝和明朝的治藏政策既有共同的一面又各具特色,文章仅从"独尊一派"和"多封众建"来分析元明两朝治藏政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从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起,西藏社会沿着内部统一,格鲁派政教合一在全藏范围内确立的方向发展。在此历史进程中,西藏地方和祖国的统一不断增强,清朝直接派遣驻藏大臣治理西藏的新体制建立。西藏地方内部统一及与祖国统一增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  相似文献   

16.
明朝前期中央治藏措施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地方从有历史记载 ,特别是吐蕃王朝建立以来 ,与内地之间往来关系相当密切。 12 47年 ,蒙古汗国阔端王与萨迦派萨班“凉州会谈”后 ,西藏地方正式归入元朝版图 ,中央王朝开始经略西藏。明朝建立后 ,就接替元王朝 ,继承了治理西藏的权力。明朝治理西藏的措施是对元朝治理措施的继承、变易与发展 ,其基本政策是在明初确立起来的。这些政策除对西藏外 ,对其他藏族地区同样适用。如洪武朝在藏地① 设卫建制 ,永乐朝定封王纳贡制 ,两朝先后建立与完善茶马互市制 ,为有明一代的治藏措施奠定了基调 ,几未更移。本文试谈这些问题 ,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的第三次康藏纠纷由国民政府主持调解,反映了国民政府对康区和西藏的统属关系。由于康藏纠纷的复杂性,国民政府在处理过程中的措施和原则,实际上是国民政府的治藏政策的综合反映。研究这一历史事件,有助于认识近代中国治理西藏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8.
永红 《中国藏学》2005,(2):32-39
作为"恩威并施"、"因俗而治"方针的具体体现,清朝治藏政策在清代整个边疆民族政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维护和保持西藏地区的稳定和安宁为根本宗旨,清朝治藏政策从无到有,从间接到直接,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随着中国整个历史大背景的变化,大致以鸦片战争为分界线,清朝治藏政策在19世纪中叶前后又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趋向和特点.清末借新政之机,欲挽回颓局,亦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9.
黄诚沅思想初探韦英思黄诚沅,字云生,壮族,祖籍广西武缘县(今武鸣县)靖安坊夏黄村人,同治二年(1863年)生于云南。祖父黄彦墉,颇有文化教养。叔祖父黄彦坊,嘉庆癸酉科(1813年)拔贡,曾任雒容(在今鹿寨)县教谕,道光年间参修《武缘县志》,著述不少,...  相似文献   

20.
综观历史上西藏与中原政治关系,元、明、清三代对西藏的治理虽各有其长处和特点,但却数清朝、特别是清朝前期(康、雍、乾时期)对西藏的治理最具特点和最为成功,其时西藏与中原政治关系也最为融洽和密切。我认为,大体说来清朝前期治藏有三个突出特点;一、其治藏是以蒙古为中介和出发点来进行的;二、是由间接治理逐渐过渡到直接治理;三、是由政教分离到实施政教合一。其治藏政策也多围绕这三者逐步发展演变。为此,本文将着重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清朝前期治藏特点及相关问题作一分析和论述。一、秦古因素既是清朝前期治藏的出发点,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