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浒》中所刻画的女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女英雄,如顾大嫂、孙二娘和扈三娘;一类是淫妇,如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等。文章分析了这两类女性形象的塑造,认为前者严重失真,背离生活实际,缺乏个性,显得假大空;而后者却鲜明生动,有血有肉,达到性格化典型的高度。文章从艺术创作方法上探讨了两类妇女形象塑造成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的男权话语和情爱乌托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聊斋志异》爱情故事有明显封建教诲化倾向,爱情女主角经作者主观意志过滤,以男权话语扭曲成“蒲松龄式”女性形态:以男性需要为中心,子嗣凌驾一切。作者久以鹤梅当妻子,用小说精神漫游,创造出穷书生驰想天外的情爱乌托邦,以神鬼狐妖形式出现的女主角对落魄书生无条件忠诚,只付出不索取。因作者对两性采用双重标准,“矢死靡他”的爱情被纳入“双美一夫”男权轨道。只有男性中心酸腐论调减退,道德说教让位真实人生、真情真性,对女性美观察描写占主导地位时,作者才能创造出鲜活的女性形象并蕴含深邃哲学内涵,爱情故事得以姹紫嫣红、日久弥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西游记》、《镜花缘》这两个不同系统的女儿国,指出它们只是男性视角下的温柔之乡、理想之国,是男权意识主导下的男人们所建构的女性神话。  相似文献   

4.
赵思运 《阴山学刊》2001,14(2):37-40
进入父权制社会以后,女性一直被笼罩在男权话语的阴影之中。已经觉醒的新时期的中国女性开始对男性为女性设立的花草隐喻和神女峰意象予以改写,对象征男权的“天空”意象予以反叛,对性别专制的“家庭”意象予以拆解,以期完成对男权话语的突围。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水浒》在荧屏上一出现,许多出版社争先恐后地推出各种版本的《水浒传》,甚至有些研究《水浒传》的论著也搭车问世,一时间出现了小小的“《水浒》热”。我以为这种“热”不过是“武侠小说热”的继续。《水浒》中的“武”与“侠”再度使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兴奋起来。正像“武侠热”一样,“《水浒》热”负面作用也是远大于正面意义的,这一点是听惯了“《水浒》是农民起义的百科全书”评价的人们所不能理解的。实际上所谓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评价并不能反映《水浒传》的本质。人们确实喜欢《水浒传》,但并不因为它是农民武装…  相似文献   

6.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别名格雷斯>中体现了她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照.女主角格雷斯是一个禁锢在男性主导话语体系中的沉默"他者".被作者赋予声音的格雷斯用巧妙的话语策略讲述自己的故事,隐藏了真实自我,展现出多变的个体,从而抵制了男权话语对其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张昊 《社会科学论坛》2011,(10):247-256
古华的《芙蓉镇》在反思"文革"的众多文学文本当中,堪称是最为深刻和真实的一个。正如著名评论家雷达在《一卷当代农村的社会风俗画》中所指出的那样:"《芙蓉镇》写得真,写得美,写得奇。"[1]文本没有简单地将左倾错误的危害完全指向"四人帮"及其帮凶身上,在结尾的时候给以传统的"大团圆"式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刘珍兰 《兰州学刊》2010,(4):148-150
《他们眼望上苍》是被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誉为“南方天才”的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小说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珍妮通过女性话语获得自我的过程。英关文学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是一部黑人女性文学的经典。文章试图解构珍妮的女性话语,认为它具有加强和削弱自我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9.
在《春香》中,金仁顺为我们构筑了一个香飘四溢,花海般的女性世界。在这里,女性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她们不再作为弱势群体依附在男性世界里。男性的统治地位被质疑,男权也在此被消解。  相似文献   

10.
徐艺玮 《殷都学刊》2010,31(1):99-102
从<情人>和<广岛之恋>这两部作品中我们会发现作者杜拉斯颠覆男权话语、强调女性主体身份的女权主义思想,但在杜拉斯的女性话语背后显露出西方白人身上所固有的种族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1.
《樵史通俗演义》中出现的女性不多,且都不是重要人物。这些女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末世政治有直接关系的女性;第二类是与政治有间接关系的女性;第三类是无关政治却最终沦为政治陪葬品及作为男子附属品、被男子或杀或弃的女性。作者对与政治有关的女性有意进行了丑化,主要表现为突出了她们的淫荡不贞。作者在女性观方面主要延续了传统的观念,这与他的政治倾向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术华 《理论界》2013,(12):162-164
林语堂一生关注女性命运,他的多部作品浸透着对女性的崇拜,其中尤以《京华烟云》为甚。《京华烟云》被视为现代版的《红楼梦》,刻画的近百个人物形象中女性人物过半,她们或被褒奖、或被膜拜、或被同情,充分体现了作者在现代思潮影响下人道主义的先进女性观。但受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其先进的女性崇拜观念有其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崔玉香 《东岳论丛》2006,27(2):147-149
余华虽以具有反叛和颠覆精神的“先锋作家”称名于文坛,但其思想深处存留着浓厚的传统男权意识,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余华文本世界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及特征,均是男性按照自身利益的需求和心理渴望对女性的构思与想象,是传统的男权中心主义价值尺度在文学中的折射。  相似文献   

14.
丁玲的思想和创作"向左转"后,她曾有的女性话语立场并未被革命话语立场所遮断,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仍有延续,从叙事学角度分析,这时的女性话语已不同于"莎菲时期"的女性话语,它以潜在的、变形的方式存在;丁玲塑造李子俊女人形象的过程就是在女性话语与革命话语之间摇摆的过程,两种话语交错出现使得李子俊女人形象更真实传神;丁玲此时的女性话语立场虽较"莎菲时期"逊色,却仍显其连续性.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问世以后,掀起了拟晋唐小说之风,一直到清末才渐渐消减,鲁迅曾用“风行数百年,模仿赞颂者甚众”来评价《聊斋志异》仿作.清末,《聊斋志异》仿作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仿作中的女性形象真实生动,成就不亚于《聊斋志异》本身,同样具有艺术吸引力.仿作中的女子或婀娜多姿,或情感丰富,言语优雅活泼,形象热辣逼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小说人物形象内涵.  相似文献   

16.
毕飞宇把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感的精神指向贯注在作品《玉米》之中,用现实主义手法呈现出历史图景中女人的生存艰难和命运悲剧,塑造了性格迥异的王家三姐妹形象。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术》2007,(3)
本文主要分析了被称为新女性主义代表作的影片《再见爱丽丝》的男权樊篱。主要分两大部分来论述影片的男权色彩:故事中女主人公形象构造上的男权樊篱和影片本身"叙事话语"的男权樊篱。本文认为该片在沉重男权樊篱下也被打上了男权的鲜明印记,而是否能称为新女性主义代表作让人怀疑。  相似文献   

18.
李春梅 《南方论刊》2013,(2):97-98,90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女性这一主题,两者都从不同的方面切入,分析了女性形象。但是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造成了两部作品在女性审美上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丁玲的思想和创作“向左转”后,她曾有的女性话语立场并未被革命话语立场所遮断,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仍有延续,从叙事学角度分析,这时的女性话语已不同于“莎菲时期”的女性话语,它以潜在的、变形的方式存在;丁玲塑造李子俊女人形象的过程就是在女性话语与革命话语之间摇摆的过程,两种话语交错出现使得李子俊女人形象更真实传神;丁玲此时的女性话语立场虽较“莎菲时期”逊色,却仍显其连续性。  相似文献   

20.
“水浒戏”与《水浒传》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浒传》的人物与故事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与“水浒戏”的长期盛演不衰密切相关。早在长篇小说《水浒传》成书之前,“水浒戏”已经成为元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些内容后来被小说所采用。《水浒传》成书并陆续刊行之后,根据小说改编的“水浒戏”更为繁荣;反过来,“水浒戏”的演出又进一步促进了小说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