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面对道德冲突:功利与道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平 《学术研究》2004,3(4):45-50
功利主义和道义论是道德哲学中互相对立的最重要的两个理论派别。现代功利主义吸收了道义论的合理成分 ,区分行为功利和准则功利 ,从而将道义论容纳在准则功利之中 ,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功利和道义的统一。笔者赞赏新功利主义的发展趋势 ,并从行为功利和准则功利相统一的立场出发 ,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道德冲突现象 ,其中包括人体实验问题、胚胎权利问题和生态伦理问题 ,等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被公认为是“重义轻利”的道义论。然而,当我们考察中国传统道德的概念以及为德的目的、价值、动力、调控手段和约束机制时,我们会发现,在道义论的大旗下,中国传统道德哲学仍然隐含着功利主义思想。道义论遮蔽下的功利主义道德传统,一方面使道义论的道德要求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践履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使现实生活中的功利追求、感性欲望被控制在道义、理性的轨道上。但是,道义论遮蔽下的功利主义道德传统带有某种“欺生性”、“他律性”、“非纯洁性”的特点,成为“聪明人的远虑,”失去了道德固有的理性自觉、情感自愿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功利主义与经济改革析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疑难所在 功利主义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学说。在中外伦理学史上都曾出现过这种伦理观念,但作为一种系统的道德理论形态则正式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在当代西方仍有发展。然而,功利主义并不只是西方伦理学的专利,历史上不同的伦理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或阶级道德都有自己的功利价值学说。毛泽东就曾申明:“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866页)。从理论上看,功利主义是一种道德价值论,与道德义务论或道义论相对。其基本对立在于: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对正义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流派。当代西方正义观实现了从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向规范理论的复归.从功利主义向“社会契约”论的回归。社群主义正义论对自由主义传统进行了反思和超越。当代西方正义理论是为西方民主社会发展提供道德判断根据.主要研究分配的正义问题.是想超越传统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为分配的正义提供更加广泛和合理的基础。当代西方正义理论日益呈现出政治哲学和具体社会科学相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对正义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流派.当代西方正义观实现了从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向规范理论的复归,从功利主义向"社会契约"论的回归.社群主义正义论对自由主义传统进行了反思和超越.当代西方正义理论是为西方民主社会发展提供道德判断根据,主要研究分配的正义问题,是想超越传统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为分配的正义提供更加广泛和合理的基础.当代西方正义理论日益呈现出政治哲学和具体社会科学相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西方对黑尔道德哲学的研究多是反驳和批评性的意见。虽然黑尔在道德语言、道德思维、功利主义论证等方面提出的很多观点确实还存在一些不足,但他对功利主义理论的改造却是值得注意的,这恰恰也是之前西方学者对其道德哲学研究所忽略的。对黑尔功利主义与义务论相结合的思想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晓平  罗伟玲 《学术界》2012,(1):88-100,284
本文着重讨论了四种道德学派即:以休谟和斯密为代表的道德感派、以儒家为代表的良知派、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最大幸福派和以康德为代表的自由意志派。并从两个方面对道德进行划分:从动机上把道德分为理性的和情感的,从层次上把道德分为功利的和道义的;进而将道德哲学的四大分野即情感主义、理性主义、功利论和道义论纳入一个统一的层次结构。与此同时,对儒家伦理和西方伦理做了较为深入的比较,揭示出二者之间的不同发展路径和互补格局。  相似文献   

8.
当代的西方环境伦理学从发展至今形成了两种对立,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非人类中心主义内部又可划分为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个体主义的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西方的权利论和义务论。而整体主义的生态伦理学借鉴生态科学的发展,运用生态系统整体论方法研究自然界的价值及人对自然界的义务。两者立论基础不同,立场不同,观点相异。本文对两个派别的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了评析,指出个体论与整体论的生态伦理学由于各自的理论缺陷,使其难以担当社会主流伦理价值建构,同时在实践上又面临与所主张的理论相互矛盾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9.
论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的和谐相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德伦理和规范伦理是当代道德哲学中最典型的两种伦理形态,它们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问题意识不同,对道德认知和动机的看法不同,在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式上也观点相异。但是,本质上说,两种伦理探讨方式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它们表达了良好道德秩序建构和传承所需要的相辅相成的两条思路,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和教化必须使二者和谐相融,使两种教育方式相互支持、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10.
浅析斯马特的行动功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著名哲学家J·J·C·斯马特是行动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他通过同道义论和准则功利主义的论战并诉“普遍化仁爱”的态度来阐述自己的行动功利主义理论。虽然斯马特的行动功利主义在一些方面有了新的见解,但在根本上仍然只是古典功利主义的一种新的阐释和辩护。尽管如此,在现代西方元伦理学日益滑向形式主义、远离社会现实生活的情形下,斯马特的行动功利主义无疑具有反潮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要了解西方伦理学,特别是十九世纪以来英美伦理学的争论,首先要了解义务论与功利论的对立。这一对立在今天的西方伦理讨论中仍占据着中心位置。在富特选编的《伦理学理论》中,包含了对支持或反对功利主义的广泛的分析。其中包括罗尔斯早年的文章《关于规则的两个概念》。在这篇文章中罗尔斯宣称支持功利主义。以后,在《正义论》中,罗尔斯又反对功利主义的理论,而采取了一种非常接近于康德义务理论的立场。但在最近出版的论文集《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不再强调发展一种广泛的、普遍适用的伦理方法,而更强调政治本质的问题。从罗尔斯身上我们看到,义务论与功利论之间不断的  相似文献   

12.
盈余管理是会计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企业常见的一种经济行为,目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对盈余管理道德属性存在界定上的模糊与不一致.基于伦理学关于道德评价的两大主流理论——功利主义和道义论——的分析表明,盈余管理道德评价存在功利主义原则下的评价悖论以及道义论原则下的研究困境.明确盈余管理道德评价的实践路径,构建统合功利主义与道义论的理论基础和评价原则对于完善盈余管理研究以及完善经济信息伦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罗尔斯的正义论体系分为理想理论和非理想理论。理想理论中两个正义原则假设了严格的服从,即优先性针对的是最严重的不正义,而非理想理论严格地依赖两个正义原则。这两个部分相互分立,又相互支撑,共同推进逻辑和历史的衔接与互动。正义论的这种弹性不仅支撑了自身的理论体系空间,也展现了和功利主义之间的某种张力。  相似文献   

14.
康德以"绝对命令"为核心构建了道义论的道德哲学体系,认为对于道德情境的判断完全是经过理性的推理产生的。但是格林以自身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为基础,认为人们在面对"切身"和"非切身"两种不同的道德情景时会相应做出符合道义论和结果论不同的判断,从而对康德的道义论观点进行了反驳。但是朱菁列举了在"非切身"的情况下人们会做出道义论的判断从而表明格林对康德的反驳是不全面的。本文认为无论是格林对康德的反驳还是朱菁对格林的批判都是存在问题的,格林以认知科学为基础的理论并没有对康德的道义论构成威胁,而朱菁对格林观点的批判实际上也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与功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泽勇 《江汉论坛》2005,3(4):135-138
在传统的价值观中,功利主义一直被视为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而备受责难。事实上,在人类社会思想史上,功利主义不仅超脱唯利主义、利己主义和目的论而在西方得到了张扬,并成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先声,而且,在中国传统社会,功利主义也一直作为阻抗儒家道义论伦理学的一种主要的人文理念而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而是主张用社会主义改造功利主义,代之以社会主义功利观。社会主义功利观的确立和推广,不仅有助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如果以道德的一级本质为基点,对中西传统伦理文化进行比较,那么,道德本体论恰是中国伦理学传统的主流;道德工具论则是西方伦理学传统的主脉。道德本体论视道德为宇宙之本体,视人为道德之工具,强调道义的至上性与超功利主义。与之相对立,道德工具论在人与道德的关系上,确立人的中心地位;在历史与道德的关系上,坚持历史本位主义,肯定道德作出适度妥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在原初状态与本体世界、相互冷淡与意志自律、正义原则与绝对命令的对应方面,正义论类似康德的道义论;但在本质上,在价值起点、价值结构、价值目标等方面,正义论与道义论之间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因此正义论既非道义论,也非契约论,而是混合论。  相似文献   

18.
罗尔斯的契约主义与政治哲学的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是政治哲学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自霍布斯以来,西方政治哲学提供了两种主要的证明,即古典契约论和功利主义。但是这两种证明都存在着巨大的难题。罗尔斯综合古典契约论和康德道义论的优点而提出一种新契约论,其基本思路是:对正义原则的最好证明就是自由、平等的人们之间达成的一致同意。罗尔斯的契约主义建立在两个基本概念之上,即“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本文最后讨论了内格尔对罗尔斯的批评。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目的论与伦理道义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道德目的论和伦理道义论是中外伦理学最基本的两种学理进路。它们在方法论、道德价值观念、对伦理学特性的理解和体系建构上存在诸多根本理路分歧 ,但它们并非不可调和。前者侧重解释个体道德现象 ,具价值人学意味 ;后者侧重社会伦理现象 ,具伦理关系学取向。如果把人类道德生活看作一个多类型、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系统 ,道德目的论和伦理道义论其实都是不可或缺的解释向度 ,不仅可以互补 ,而且是必须相互参照、相互支援的伦理学方法论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与罗尔斯用非自利的契约论来探求社会基本制度结构的正义性原则不同,斯坎伦关注的是"我们彼此亏欠什么"即判定道德对错的契约论准则及其促成道德动机和给予道德行为理由的效力,从而以此为制度正义理论提供微观道德基础。在功利论与道义论相互对峙的道德哲学谱系和经济繁荣伦理紧张的现实境遇中来考量,斯坎伦把道德的根基建立在平等主体都无法合情理反驳的理由上蕴涵着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首肯,对人与人之间道德平等和对等的坚守,对人们相互承认及达成共识的期待,对彼此行动理由的合情理追问,为倚重于制度正义话语的伦理思考和当代人的道德自觉提供了独特灵感和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