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乐》2007,(11)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15岁那年,随父母搬到马赛居住。新到一个陌生地方,性格内向的希拉克很孤独。上学放学,他都是一个人。不是没人愿意和他一块儿,而是他不愿意。小伙伴们放学后,一起做游戏,邀他参加,他不肯;邀他踢足球,他说不会。回到  相似文献   

2.
庸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是欧洲所有反战人士的眼中钉。他已经70岁了,非常富有,以强硬和幽默著称,他只相信武器的理性和美国的实力。  相似文献   

3.
时代之子托马斯·曼有人说,托马斯·曼在文坛上的出现就象米尼微从朱庇持头脑中蹦出来一样,迅速而突如其来。他二十二岁开始写作,二十五岁完成了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一举成名,跃居德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高峰。托马斯·曼谦逊地把自己的成功归之于他的时代。歌德七十五岁时说过:“我极占便宜的事情是,自己出生在一个世界大事逐日相接的时代。”托马斯·曼生活的那个时代,也有着“足够辉煌的世界大事和变迁”。若说老年歌德曾满怀忧虑地预言自己身后的世纪(那正是托马斯·曼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是“浅薄的”,那末,经历了“世纪末悲哀”的托马斯·曼逐渐走出了悲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11,(7):8-8
一个拳击手的梦1947年,休格·雷·鲁滨逊参加一场重量级拳击锦标赛,对手是吉米·多伊尔。比赛前一晚,鲁滨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中他与吉米·多伊尔进行了一场比赛,比赛中他竟然将多伊尔打死了。鲁滨逊为此感到非常困扰,  相似文献   

5.
在不久前举办的国际象棋大赛中,14岁零2个月的艾蒂安·巴克罗,法国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闯入了决赛。他执黑棋迎战加拿大的国际象棋大师凯文·斯普拉盖特,并在第41招时战胜了对手,创造了国际棋坛历史上的新纪录——成为目前全世界3000名国际象棋大师中最年轻的一个(原先的纪录是波比·菲舍尔15岁时创下的,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17岁时取得这一称号的)。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11,(5):12-15
詹姆斯·沃森生长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芝加哥。他是一个神童,15岁就进入芝加哥大学。4年之后,他取得了动物学学士学位,继而在印第安纳大学攻读该学科的博士学位。当他得知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正在进行生物分子研究时便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投身于该项研究。1951年,沃森加入了弗朗西斯·克里克在剑桥对此项目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弗洛伊德在《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一文中,谈到达·芬奇作画,引了达·芬奇一个学生的话说:“当他着手绘画时,他好象一直是战战兢兢的,他从来没有完成过任何一幅已开始了的作品,他那样敬重艺术的伟大,他在其他人看作是奇迹的他的作品中发现了缺点。”(《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第46页,新知识出版社)这就是说,达·芬奇始终不满足于自己的作品,始终在修改。我读李衍柱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  相似文献   

8.
华莱士·史蒂文斯(1879—1955)是美国文学史上与埃兹拉·庞德、T·S·艾略特、威廉·卡罗斯·威廉斯一样重要的诗人。他大气晚成,四十四岁才发表第一部诗集《簧风琴》。在晚年却诗名大震,一跃而成为诗坛巨匠。他不属于任何流派,也从不想模仿任何人,任何流派,并尽可能避免公开谈论文学。他的诗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读者都觉得他是一个谜。他从不为别人提出什么标准,只是不断地为自己制造新的、严格的标准,他的诗中最大限度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因而显得格外艰深,并且总是提出很多问题,却不给读者提供现成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全世界都知道皮尔·卡丹,尤其是青年人。 40多年前,刚过40岁的皮尔·卡丹就以自己所设计的时装的魅力征服了世界,一家法国报纸甚至赞誉他是“同埃菲尔铁塔和民族英雄戴高乐齐名的时装巨擘”。皮尔·卡丹从小就对服装感兴趣,即使在最贫困的时候。他的父亲——一个贫困的意大利农民带着妻子和7个孩子背井离乡去法国的圣莱第昂谋  相似文献   

10.
莫里斯·梅洛·庞蒂(Naurice Merleau Ponty 1908—1961)的名声与影响比起他的同代人让·保尔·萨特要略逊一筹。这大概首先归因于前者的早逝(53岁),其次则是后者在文学、社会活动方面的成功大大提高了他的影响与知名度。但是实际上,正如法国著名评论家完桑·德贡伯所说,梅洛·庞蒂才是法国现象学运动的真正代表,开创了法国存在现象论的道路,从理论意义上讲,他是从3B(麦尔·德·比朗、巴什拉、柏格森)一代到3H(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一代,然后再到三位怀疑大师(尼采,马克思,弗洛伊德)的承前  相似文献   

11.
浅议俄国诗人丘特切夫周如心费奥多尔·伊凡诺维奇·丘特切夫(1803—1873)出生于俄国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他的启蒙老师是当时的著名诗人拉伊奇,他从小就学着写诗,7岁时就写下了最早的诗篇《我强大有力》,而他的小诗:《迎接1816年》在俄罗斯语言爱好者...  相似文献   

12.
在下列人物中,哪一个与众不同:贝娜齐尔·布托(Benazir Bhut-to)、莱斯特·伯德(Lester Bird)、托尼·布莱尔还是乔治·布什?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托尼·布莱尔:他  相似文献   

13.
两棵树     
《21世纪》1995,(2)
两棵树劳伦·克拉克……约翰尼·朱1867年出生于美国东加利福尼亚群山的一个铁路建设营地里,那时他的妈妈18岁。他的妈妈──珍妮·朱是1865年被人从中国广东的一个小村庄里抢出来,从香港装上船运到西太平洋大铁路旁动营的,她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妓女,准确...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11,(5):55-55
作为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巴基斯坦允许一夫多妻制,男人最多可娶4个老婆,但男人通常隔几年才娶小老婆,且必须得到大老婆同意。今年23岁的海德里与28岁的胡梅拉·卡辛姆从小就有婚约,但他想要娶的却是他爱上的21岁女孩鲁玛拉·阿斯兰,这在家中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5.
中央情报局前合作助手、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心理学教授、68岁的杰罗德·波斯特博士一直致力于对萨达姆的童年时代进行研究。不久前,他以自己的一本解密著作《变节解剖学》使美国学界受到了一次不小的嘲弄。他在这本书中对萨达姆的心理类型进行了总结,并猜度萨达姆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人。他给这位伊拉克总统的诊断是:病态自恋症。  相似文献   

16.
宽容的智慧     
做人是一种人生大智慧,做人更是一项人品大修炼。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宽容待人。因为宽容既是一种品质和美德,又是一种价值与资本。宽容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财富。宽容能带给人幸福。在马克·吐温传记中就记述了这样的事例。马克·吐温在35岁时,与奥利维亚·L·兰登小姐相爱,但结婚还必须取得女方父母的同意。老兰登先生是很有社会地位的人,他说他对这个来自遥远西部的小作家的为人一无所知,他要求马克·吐温提几份由西部知名人士写的说明他品行端正的材料。马克·吐温立即写信到加利福尼来州请六位他认识的知名人士给他写材料。但由于马克…  相似文献   

17.
霍加·纳斯列丁,据说实有其人。有的学者考证他生于13世纪的土耳其,是位气度不凡很有学问的知识分子,曾经做过伊斯兰教清真寺院主持礼拜的“伊玛目”,还曾追随当时颇负盛名的学者:赛义德·马赫穆德·哈伊兰尼和霍加·伊勃拉吉姆·苏丹,研究过他们的学说。他善于写抒情诗和理论文字,特别是他留下来的笑话对后世影响很大。它们以他的名字作为主人公,溶进了丰富的社会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脱离了固有的躯壳,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形象。有的研究者指出:“霍加的形象起源,不是一个博学者和拜神者,而是一个愉快的说笑话的人,他嘲笑了一切不合理的,在当时的时代中有足够基础的东西。在纳斯  相似文献   

18.
老宇妥·元丹贡布 老宇妥·元丹贡布(),于藏历土蛇年七月十五日(唐开元十七年,己巳,公元729年)出生在前藏堆龙·吉那地方的医学世家。他的曾祖父洛哲希宁是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祖父斋杰加嘎尔巴札是藏王贡日贡赞和芒松芒赞的御医。父亲宇妥·琼布多杰是藏王都松芒波杰的御医。母名嘉巴曲珍。 他从三岁起,在父膝前学习藏文写读,听讲医理,颖悟敏锐。五岁时,随父受“甘露化  相似文献   

19.
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h,1304—1377)是摩洛哥丹吉尔人.全名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拉·伊本·穆罕默德·伊本·伊布拉欣·赖瓦蒂·团哲,以伊本·白图泰之名著称于世.他是中世纪四大旅行家之一.他一生中曾三次外出旅行.1325年,当他22岁时为了进行朝觐,开始了第一次旅行.从摩洛哥出发.经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西的黎波里、埃及、巴基斯坦、黎巴嫩、叙利亚,到希贾兹,然后作初次朝觐.接着从麦加出发,抵伊拉克、波斯、小亚细亚;又回到麦加作第二次朝觐,此后留居麦加达两年之久.后又离开麦加赴也门,渡海至东非,返抵阿拉伯半岛南都至波斯湾,游历  相似文献   

20.
艾哈迈德·沙拉比在流亡45年后,最终说服美国支持他的推翻萨达姆·侯赛因的梦想。对某些人来说,这个伊拉克可能的新领导人是一个能干而勇敢的人,面对另一些人来说,他是一个窃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