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廉·陶布曼在《赫鲁晓夫:其人及其时代》(Khrushchev: The Man and His Era)一书中认为,赫鲁晓夫1956年所作的攻击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恐怖手段的秘密报告不仅仅是一种显示勇敢的姿态。这是一种经过精心平衡的机会主义,是一个既是隐瞒也是揭露的行动。  相似文献   

2.
在离子质量浓度25~500 mg.L-1和吸附剂(蛭石)质量浓度10~150 g.L-1范围内分析测试了平衡固液体系中Zn、Cd离子等温吸附量.试验数据表明:平衡离子吸附密度qe(离子吸附量与吸附剂量的比值)唯一由C0/W0(起始点液相离子浓度C0与吸附剂浓度W0的比值)与Ce/W0(平衡液相离子浓度Ce与W0的比值)的差屿来决定,与离子、吸附剂的浓度及吸附反应过程无关.重复测试证实:给定C0/W0时,qe与Ce/W0具有唯一对应的值.指出液/固相离子吸附体系中的强度因子不是离子的浓度而是离子量与吸附剂量的比值,离子吸附反应的方向与速率取决于系统中离子量与吸附剂量的相对水平,离子吸附反应达到平衡的条件是离子与吸附剂化学势之和在液、固相之间的差异为0.  相似文献   

3.
休闲娱乐岛     
笑话 谁敢得罪 在一次政府会议上,赫鲁晓夫声色俱厉地指责斯大林的错误。突然,听众席上有人打断了他的讲话。 “你也是斯大林的同事,为什么你当时不阻止他呢?” “谁在这样问?”赫鲁晓夫怒吼。会场没有人敢动弹一下。于是,赫鲁晓夫轻声说:“现在你该明白这是为什么了吧?”  相似文献   

4.
<正> 赫鲁晓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样上台的呢?在我国曾经广泛流行这么一种权威的说法:赫鲁晓夫是一个阴谋家、野心家。他使用阴谋手段钻进苏联领导集团夺取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力。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新出版的史书不再这样提了,一般只对赫鲁晓夫其人作客观的介绍,避免作定性的分析和评论,但是,从字里行间,上述权威说法的影响乃隐约可见。在苏联,当赫鲁晓夫得势时,各种著述都对他歌功颂德,任意拔高,甚至把他捧  相似文献   

5.
设W1,p(Ω,Rn)表示由目标流形为Heisenberg群映射构成的Sobolev空间,通常W1,p(Ω,Rn)没有紧性.研究W1,p(Ω,Rn)的弱紧性,首先在W1,p(Ω,Rn)中建立准范数,并证明准范数的存在性;其次证明在此准范数意义下W1,p(Ω,Rn)中的一致有界序列具有弱紧性.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晚年,在接班人问题上有三大心结:国家安全心结、"赫鲁晓夫"心结、"独立王国"心结.国家安全心结促使他及早开始培养和锻炼接班人,在中央划分一线二线,并且反对"秀才"接班."赫鲁晓夫"心结使他始终担心接班人成为野心家和阴谋家,成为修正主义者."独立王国"心结使他对中央一线领导人不能真正放手,最终不得不在党的主席位置上"鞠躬尽瘁",而且无法避免在接班人问题上的权力斗争.在研究毛泽东接班人问题时,这三大心结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赫鲁晓夫执政史》(山东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 7月出版 ) ,是徐隆彬先生近年来东欧中亚研究成果的结晶。作者抓住赫鲁晓夫执政期间的许多重大事件 ,诸如逮捕贝利亚、开垦生荒地、全国种玉米、“三和”与“两全”、“秘密报告”、清除“反党集团”、朱可夫被解职、2 0年实现共产主义、干部定期更换、工业党与农业党、柏林危机、皮鞋外交、古巴导弹危机、中苏反目、赫鲁晓夫被赶下台等等 ,以冷峻的视角剖析了这些问题和事件的真相与来龙去脉 ,应该说很好地完成了作为一名苏联问题研究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2 0世纪 6 0 - 70年代 ,赫鲁晓…  相似文献   

8.
关于赫鲁晓夫反宗教问题,过去在前苏联,特别是在我国出版的著作中很少有人问津,致使这段历史至今知情者甚少。本文作者为了填补这段历史空白,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对待宗教问题的经验,论述了赫鲁晓夫反宗教运动的过程和做法,剖析了赫鲁晓夫反宗教运动的原因,总结了赫鲁晓夫反宗教运动的后果及教训。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赫鲁晓夫访问南斯拉夫,铁托在一些高级官员的伴随下迎接他。一名高级官员突然提出挑衅性的问题:“俄国和斯大林对我们干了许多坏事,所以我们今天很难相信俄国人。”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冷场片刻之后,赫鲁晓夫走到说这番话的高级官员身边,拍着他的肩膀对铁托说:“铁托同志,如果你想叫谈判失败,就任命这个人担任谈判代表团团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加入硅藻土作催化剂对猪血粉进行水解,复合氨基酸的产率比传统的无催化剂水解猪血粉提高16%,其收率达到87%,最佳工艺条件是:血粉(W.):4M H2SO4(V.):硅藻土(W.)=100:200:3.最佳水解时间是14 h.  相似文献   

11.
证明了 Macdonal函数 K13( Z) =12 ∫ ∞-∞ exp - Zcht- 13t dt( Re( Z) >0 ) 如下重要性质 :当 x >0时 ,K13( x) =23∫ ∞0 cos( xsht) ch t3dt;若 | arg Z| <π2 ,| arg( ZW) | <π2 ,| arg( Z W) | <π4,则 K13( Z) K13( W) =12 ∫ ∞0 exp - t2 - 12 t( Z2 W2 ) K13ZWt1tdt;K13( Z)于区域 | arg Z| <π2 内无零点 .  相似文献   

12.
《新天地》2007,(8)
首次交锋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同年9月赫鲁晓夫被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4年9月赫鲁晓夫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参加我国国庆5周年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13.
评赫鲁晓夫在古巴危机中的败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已过去30年了,但它产生的冲击波至今仍留在人们的记忆里。1987—1989年苏美学者就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举行过多次讨论,有些问题仍弄不清楚,或者得不出共识,关于赫鲁晓夫在危机中的得失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意见归纳起来还是过去那几种:一是认为危机双方不分胜负,都作了极大的克制,都作了让步和妥协;二是认为赫鲁晓夫遭到一次惨败,受尽了屈辱;三是认为“加勒比海危机是苏联外交政策的一个胜利”,赫鲁晓夫“获得了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说明有限维线性空间中有些性质在无限维线性空间中是不成立的,如在教学中注意这些问题,是很有益处的.(本文符号采用I)性质1 设W是V的真子空间,在有限维线性空间中,显然W的维数不能等于V的维数,即维V≠维W.但在无限维线性空间中却有这情况存在.例1.设F[x]是数域F上无限维线性空间.F[x]的真子空间:W={sum from i=0 to n(a_ix~(21))|γ_n∈N∪{0},a_i∈F},这里有维W=维F(X),且W同构于F(X).性质2 在有限维线性中间中,设V_1,V_2是V的两个真子空间,有结论:维V_1+维V_2=维(V_1+V_2)的充分必要条件是V_1∩V_2={0}.但在无限维线性空间中,却有情形,维V_1+V_2=维V,有V_1∩V_2≠{0}.例2 F[x]的真子空间:V_1=xF[x]={xf(x)|f(x)∈F[x]},{sum from i=0 (a_ix~(21))|γ_n∈N∪{0},a_i∈F}于是维V_1十维V_2=维F[x],但V_1∩V_2≠{0}下面着重说明一下,有限维线性空间有:性质3 设V是n维线性空间.A是V中任一线性变换,则下列命题等价:(1)A是可逆变换;(2)若Aα=Aβ,则α=β;(3)A~(-1)(0)={0},即A的核由一个零向量组成;  相似文献   

15.
大智若愚 《可乐》2010,(9):63-63
1959年,为进军苏联市场,百事可乐董事长唐纳德·肯特亲临莫斯科博览会现场。凭着和时任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私交,他请求尼克松在陪同苏联领导人参观时,想办法让赫鲁晓夫喝一杯百事可乐。尼克松大概跟赫鲁晓夫打了招呼,赫鲁晓夫在路过百事可乐展台时,  相似文献   

16.
(一) 欧根(W. Eucken)认为,经济失控不是由环境引起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而是人为的。作为自由、尊严和正义的保证,对功能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听其自然,而须有意识加以引导。联邦德国经济体制的核心就是这一概念。欧根在伯姆(F. Boehm)和勒普克(W. Roepck)的影  相似文献   

17.
1959年庐山上发生的彭德怀事件对接班人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加深了毛泽东对于党内出现"赫鲁晓夫"的忧虑;突出了林彪在接班人序列中的地位;为刘少奇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8.
选用WC、(W,Ti)C、TaC和Co粉配制WC-16TiC-4TaC-9Co合金混合料,经球磨后压制压坯,在1 410℃、1 430℃和1 450℃温度下真空烧结.测试烧结试样的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升高,合金晶粒尺寸明显长大.1 450 ℃真空烧结的试样综合性能较好,WC平均尺寸为0.7μm,(W,Ti,Ta)C平均尺寸为3 μm.  相似文献   

19.
六十年代初,赫鲁晓夫在苏联开展了一个强大的反对经济犯罪的运动。苏联法学也日益注意研究经济犯罪的因素,现就赫鲁晓夫时期与勃列日涅夫时期几种主要经济犯罪及其刑罚进行简略比较。一、滥用职权罪 1961年,赫鲁晓夫政权曾修改过法律,对滥用职权罪采取加重处罚。根据斯大林时期的内部规定,以谋取私利为目的滥用  相似文献   

20.
<正>TOP1《幽灵舰队:一本有关未来世界大战的小说》:Ghost Fleet—A Novel of the Next World War作者:P.W.Singer(Author),August Cole(Author)出版社和出版时间:Publisher:Eamon Dolan/Mariner Books;Reprint edition(May 24,2016)网络时代中美之间发生大战将会是什么样景观:北京先发制人,使美国在太空的卫星网络瘫痪,中国黑客通过国防情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