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道主义干预"一直是国际政治中经久不衰的词汇,对国际社会尤其是冷战后时代的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后冷战时代,人道主义干预严重带有西方霸权色彩,具有殖民主义特性,这是必须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的。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发展中国家,必须真正认清人道主义干预的实质,把握人道主义干预在当代国际政治发展中的基本特征,防止和杜绝西方敌对势力用人道主义的幌子干预别国的内政。  相似文献   

2.
人道主义干预是国际政治中一个频繁出现的现象。人道主义干预以人权以及对人权的保护作为其伦理基础 ,但国际政治中现实的干预却更经常地表现出政治干预的特征 ,并由此而使人道主义干预超过其干预限度 ,异化为侵略乃至殖民化 ;同时 ,人道主义干预不仅引发了有关人权与主权关系的争论 ,它所产生的后果也往往与干预的理想目标相左。因此 ,干预还是不干预是国际政治中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际人道主义危机管理:制度安排与现实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地区冲突、自然灾害等事件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人道主义灾难危机的频频发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战略险情。目前国际社会关于人道主义危机管理方面的制度安排并不完善,特别是武力干预模式产生的灾难性后果使国际人道主义危机管理陷入两难困境。干预合法性问题的争议一直影响着国际人道主义危机管理的效能发挥。  相似文献   

4.
围绕“人道主义干预”的理论争论和外交斗争由来已久 ,受当时国际格局的支配 ,无论在政治理念上还是在政策实践中 ,“人道主义干预”受到多种因素的牵制而始终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科索沃冲突后 ,对一国内政采取强硬干预的原则渐有凌驾于不干涉原则之上、冲击现有国际秩序的势头。和西方国家政界和学界对冷战后国际形势的认识密切相关 ,“人道主义干预”的泛滥和极端化固然有其理论和政策上的逻辑可循 ,但它在实践中与国际秩序的剧烈碰撞反映出其巨大的局限性。本文拟在对极端化的“人道主义干预”逻辑及其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其适度的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人道主义干涉是当前国际政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问题时不容回避的重要命题。“人道主义”概念自诞生以来,其内涵经历了存在和实证的多重发展,有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学界关于人道主义干涉争诉不断的关键原因在于,未能从理论上界定清楚人道主义干涉、人道主义干预、人道主义援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人道主义干涉基本概念理论内涵的清晰界定,是科学透视后冷战时代人道主义干涉的两种不同发展路向的理论基础。西方人道主义理论是“干涉”的理论,其实质是把人道主义当成干涉的借口。把生命权、发展权作为维护基本人权的出发点,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6.
"人道主义干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冷战结束后大力提倡并广泛实施的政策,其实质在于妄图使以军事手段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合法化,是霸权主义的恶性膨胀;它以"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涉"的思维指导其行动,鼓吹保护人权和防止人道主义灾难比维护国家主权重要,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是对国际法的基础--国家主权原则的公然违背,因而冲击着当今国际法体系,不利于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期之初“人道主义”问题的论争中,启蒙话语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表述自己的观点,用以论证人道主义的普适性和合法性,并与意识形态话语形成了矛盾和冲突。在此后政治的干预下,“人道主义”讨论被迫中断。在论争中,启蒙话语在表述方式上体现出与意识形态话语的某种一致和“共振”,但是,两种话语的真实指向却大为不同。这一分歧和矛盾表明了在思想解放取得初步成效之后,两种话语曾经共有的“新时期共识”的破裂。  相似文献   

8.
“现实人道主义”这一专门名词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那特定的形容词“现实”二字。在语义学上,“现实人道主义”这一概念同非现实人道主义、理想人道主义、抽象人道主义以及思辨人道主义等等概念相对立。这种新的人道主义同别的人道主义形成对照,同时它还否定了抽象性、非现实性等等传统人道主义的特征。因此,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我国人道主义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时期我国人道主义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的关系、人道主义的层次性、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等问题,并在研究中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上,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存在人道主义的成分但不是人道主义的观点。在人道主义层次的问题上,主要有“一个层次论”、“两个层次论”、“三个层次论”的观点。在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问题上,主要有: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原则;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原则的统一;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交集”关系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均表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有交集,显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对人道主义的肯定;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基本关系可以表述为:人道主义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形态,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创新的人道主义精神与内容。  相似文献   

11.
五十年代初,苏联文艺界提出“写真实”和“积极干预生活”的口号之后,从“尊重人的价值”这个角度出发提出人道主义问题,人道主义又成了苏联文学的主潮。在这些文艺思潮的影响下,肖洛霍夫发表了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开创了战争文学的新时期。这篇小说发表之后有一大批参加过卫国战争的青年作家、评论家称之为“前线一代”的作家在苏  相似文献   

12.
弗洛姆利用社会批判和心理分析,针对权威主义的伦理学构建了自己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即规范人道主义伦理学.主要包括人道主义批判、人道主义伦理学和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视人道主义似蛇蝎、如猛兽,一概斥之为资产阶级货色,必欲歼之而后快,固然是错误的,必须加以反对;不加区别地谈论各种人道主义,宣扬一种超时代、超阶级的人性论、人道主义思想,也是错误的,应该加以反对。发表在1983年1月17日《文汇报》《为人道主义辩护》一文,就是后一类文章。尽管作者一再申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道主义,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这些人道主义是有区别的,但他说,这种区别, “只是一种人道主义和另一种人道主义的区别,而不是人道主义和非人道  相似文献   

14.
人道主义在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总遭厄运,在理论上也较混乱。《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导方针的决议》第一次以中央决议的形式肯定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并且规定了“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本文拟对人道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联系和区别,以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作一些一般性的论述,以便正确地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斯大林对马克思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是一次"全面修正",而时下国内"马哲"界许多著名学者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又是一次"根本性误读"."卡尔哲学"绝对不是任何形态的"唯物主义",而只能是"实践人道主义"和"实践唯心主义",是不同形态的"人道主义"哲学理想的交换和发展.其"人道主义"的心路历程是:"自我意识的自由人道主义"、"社会批判的自由人道主义"、"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出发的人类解放的人道主义"、"积极的彻底的完成了的实践人道主义"、"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人道主义"、"个性的个人的人道主义"、"每一个人自由发展的人道主义"、"在每个人自由发展基础上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人道主义"、"自由个性的人道主义"、"自由王国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6.
论两种对立的人道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学术界出现了人道主义热,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了数百篇文章,讨论人道主义问题。基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标,因而,马克思主义不仅包含有人道主义的一般内容,而且是最“彻底的人道主义”、“最高的人道主义”。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它混淆了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界限,把马克思主义降低为一种人道主义,把它看成是人道主义发展的一个环节,或一个派别。另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同人道主义根本对立的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青年马克思虽然也使用过人道主义的概念,那是不成熟的表现,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则抛弃了人道主义概念,并对人道主义作了批判。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毫不相干,是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而是人道主义的现代形态,如实践的人道主义、彻底的人道主义、积极的人道主义,“完成了的自然———人道主义”将是未来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8.
在人道主义和民主二者的辩证关系中,人道主义和民主二者的含义不同、存续的时间不同、地位和作用不同。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道主义是民主的先声,民主是人道主义的升华;民主是高级的、定型的、制度化了的人道人义,人道主义是初级的、理论形式的民主;人道主义的实现和民主的实现具有同步世。人道主义和民主的存在与发展共同受制于经济条件、阶级条件和精神条件。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实现必须用社会主义民主来确认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必须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要求;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保护的责任"不应被视为"人道主义干预"的"翻版",它包含着国际社会约束西方强权干涉因素的努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权与人权、西方和非西方国家之间的妥协。自2005年以来,这一软性规范在国际社会获得了传播和认可,但其存在的模糊性仍使之易被滥用和误用。西方强国仍然倾向于将其视为"人道主义干预"的升级版,以之为旗号推行新干涉主义。中国是建构和实践"保护的责任"规范的建设性角色,更好地坚持了来之不易的国际共识。中国需要增强建设性参与的政治意志和资源投入,变被动反应为主动预防。中国应当在坚持2005年共识的基础上,推动国际社会实行"负责任地保护"。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毕生精力用于对社会政治、经济、革命问题的研究,他们往往从政治革命的角度去对人道主义发表意见,而少有从艺术与审美的角度去论述人道主义问题。他们对人道主义思潮的论述,大多是批判性的,这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复杂性就在于,他们并不限于在艺术和美学的范围来论述人道主义;美学人道主义的批评理论来源于他们的人本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在政治上并没有获得多少实际成果,但在美学领域却结出了硕果。这从另一方面说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政治观、社会观、历史观,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但在美学观、艺术观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论的发展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