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有罪的党派     
由于我们这些人经常思索全球公共政策问题,所以对“国际社会”这个词的含义早就想过。就我个人而言,我避免使用这个词,因为它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在实际中都过于模糊。可是我发现人们在广泛地使用这个词,好像这个词代表了某种无人敢提出质疑的现实似的,那么国际社会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它真正代表的是什么? 比较清楚的是,这个词并不代表任何具体的地理方位或人群集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历来传颂的名篇。在这篇仅数百字的短文中,“外人”一词先后出现了三次,正确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辩析这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第一个“外人”出现在“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中。对于这个“外人”词语,有些选注本和教学参考书也作过解释,但解释得不一致。大概有两种:一种认为即“外地人”的意思,一种认为是指“外面的人”。  相似文献   

3.
《人生与伴侣》2009,(11):36-36
每次对高圆圆说起“清纯”这个词,她都一脸无奈,“我已经30岁了,不要再用这个词语了……”但是看上去仍旧像高中生的她,怎么能够做到容颜不变?  相似文献   

4.
语法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盲在说明汉语中没有“语素”这个语言单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①语素成词不成词的提法违反逻辑。所谓的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都是真正的词。汉语的词是单音节性质。②词和短语的划分不存在语法原则和词汇原则的矛盾。所谓的语法词和词汇词实际上都不是什么词,而是比词高一级的语言单位“词语”。词和短语划分中出现的问题仍是由“语素”的提出而引起。③全部汉语,包括口语、书面语、科技用语、日常用语以及文言成分和方言都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不能为了确立“语素”的存在而对语言材料做种种切割和分离。  相似文献   

5.
“我们受到世界集体意志的支持,”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在2001年10月发动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战争时这样宣布。对许多人来说,所谓集体意志有一个名称,叫做“国际社会”。这个使人感觉良好的词语叫人想起一个无所不知又乐善好施的组织,它做出决定,采取行动,都是为了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利益。但言必称国际社会非常容易,要为它下个定义却殊非易事。《外交政策》杂志邀请了意识形态领域的9位知名人士,其中有思想家,活动家,记者和决策者,请他们对“国际社会”作一番审察,并亮出他们的看法。这样一个社会是否的确存在?如果存在,谁是它的成员?谁又不是?这个社会反映哪一方的价值观念?也许最重要的是:它目前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它应该怎样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谈词语教学     
词语教学“死”易“活”难.有人以为词“海”无涯,不管怎样打基础,都无济于事;有人则认为,词语教学就是要强调死记硬背.这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我认为,词语教学有一个由死到活的过程,或曰:置之死地而后生.学生刚接触某个词时,总得了解它的含义、词性,这时“死”的东西多一些;以后经常见面,对这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所具备的不同的含义和词性都掌握了,理解得深入了些,运用起来就会灵活一点,这时,“活”的东西就多了.“死”与“活”就是这样一对矛盾.没有“死”,也便没有“活”.指望一步登天,一下子把所有词语都讲“活”,或否认记忆在词语学习中的作用,这是不现实的;忽视举一反三,忽视灵活运用,把词语教学看作讲讲、抄抄、背背、的机械动作,这就降低了词语  相似文献   

7.
过去几十年里在国际社会中,无论是在某个国家,还是在国家之间或全球范围里讨论未来经济进程时,一直有一个中心概念——“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今年九月的开罗人口会议所通过的文件“行动纲领”(Programme Ac-tion)也明确强调了持续发展对人口战略的意义。那么,什么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是  相似文献   

8.
“殷勤”是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即使是现代也还经常使用。由于各家选译选注唐诗宋词者很少对这一词语作注,而这一词语从古到今又有多种含义,从而造成一般读者对之很难准确理解。本文拟从“殷勤”一词的基本含义入手,探究其引申演变意义的脉络,弄清此词在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含义及其对诗歌内容表达的作用,并结合诸家之注释加以辨析,以求得对该诗中“殷勤”一词的准确理解。一、“殷勤”一词古今含义的演变“殷勤“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什么?各家辞书解释不一,为了弄清它的发展脉络,有必要对各家之解释重新加以审视。在《说文解字》…  相似文献   

9.
一、“兼而有之”一词含义是什么? “或者……或者……或者兼而有之”句式究竟表达什么判断,关键是要弄清“兼而有之”一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兼”字条第二义项是:“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举例“兼而有之”。因而上述句式中“兼而有之”一词,作为一个语言标志,表明前面两个选言肢相容,可以同时为真。例如“一份统计材料有错误,或者是计算有错误,或者是原始材料有错误,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个句子所表达的判断,当前面两个选言肢构成相容选言判断时,“或者兼而有之”可不作为独立的一个选言肢,其公式可写成PVq。  相似文献   

10.
这时即便手上在做事情,也会停下来,听一听。那孩子每一次说的话内容都很清楚,口气是请求和撒娇的混合,情急时,似还带着命令的口吻。命令这一招丝毫不起作用,大人反而加紧了催促,或加强了命令的语气词。“爸爸,你要等我,你帮我把这个提了!”“你自己提呀,快快,跟上啊!”他马上妥协了:“爸爸,你太快了,等等我……”爸爸都在等他,即便先行了几步,也不是要考验他什么。  相似文献   

11.
“有”是一个高频词语,词性多变,用法灵活,蕴意深刻;继而“有+V”现象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争议,致使人们对“有”给予了一定的关注.这里针对“有”这个词的词义,分别从本义探寻、各种释义、固定结构三个方面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两大平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有”这个词的各种词性及其词义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简单”是个常常挂在嘴边的词,其义如字,确实简单。但它的内涵也许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简单”的内涵究竟该怎样理解才算正确?“简单”这个词能引起我们什么联想?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简单”的事吗?你认为人是否应该活得简单些?请以“简单”为话题,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3.
汉语的词语根据它的语法功能可以分为名词性词语和谓词性词语两大类.名词性词语主要是指:名词、数词、量词、大部分代词(如“我”、“什么”)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联合词组(如“学生与教师”)、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如“勤劳的人民”)、用名词或人称代词作定语的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如“会议的召开”、“他的到来”)、“的”字词组、数量词组(指数词和物量词的组合,如“三本”、“五个”)、指量词组(指示代词与物量词的组合,如“这个”、“那件”)等.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一词在近代中国开始广泛使用之时,对其语义有种种解读。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虽然一统中国“民族”一词语义40年,但在中西语义的对接中不断地受到批判,从挑战发展到解构。20世纪90年代之后,“族群”一词传入并强烈冲击着中国学术界和中国社会。“民族”一词的中西语义对接的争论,将从“族群”一词语义的争论中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5.
论关联词语连接单句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1 关联词语,指在句子里起关联作用的词和短语。如:虽然……但是……(连词),如果……就……(连词—副词),一方面……一方面……(短语)等。 02 关联词语多在复句中出现,也在单句中出现。关联词语在单句中连接单句成分有两种类型:(1)连接同一成分的不同部分,如“今天或者明天我就走”中的“或者”连接“今天”和“明天”共做状语;(2)连接单句相关的两个成分,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的“只有……才……”,连接了主语“社会主义”和谓语“救”。第一类以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一个思维和劳作的过程,译作则是这个思维和劳作的产物。在此过程中,视角应是多维的,除进行必要的语法分析之外,应该看到社会文化对于语言的制约和“投影”。日汉双语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以特殊词语为例进行考察,更显而易见。惯用语、谚语等特殊词语是大众口头创作的语言形式,这些特殊词语语言精练、寓意深刻,反映在表达方式上,表达同一个事物,即指涉物相同的情况下,但双语呈现出的修辞中的喻体有所不同。追根溯源,这是社会文化对于语言的折射与制约。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注意,在译文中将这个特点体现出来,不仅可使译文准确、生动,并能“移植”原语的意韵和美感。  相似文献   

17.
<正> Also,as well和too笼统地讲都有汉语的“也”、“并且”、“和”等之意。与其有关的词语如:either,neither,nor,not only……but also,as wellas,both……and,either……or和neither……nor等等。不管他们是表示否定之意或是肯定之意,在某种程度上大都与他们有联系。本人就如何区别与使用这些词语作以简单的总结。归纳如下: 一、从词本身的意义来说明它们的用法 a、Also(adv)是个副词,意思是“也,亦,并且”等等。  相似文献   

18.
所谓“牛”类词语是指包括“牛”在内的以“牛”为语素或句法成分的一类词语。通过对词的音义关系的考察,可以简捷而有效地区分“牛”类单词和“牛”类短语。词的音义关系应该作为确定词与短语界限的核心标准。  相似文献   

19.
时尚词语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尚词语”在语言研究中一直未能明确界定,时常与“新词语”、“流行词语”混淆。其实这三类词语在语言使用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分析比较,本文将“时尚词语”界定为:反映社会热点、时代风貌,具有某些特殊的文化底蕴,能体现人们求新求异社会心理,并能代表一定阶段语言潮流的通用的新潮词语就是时尚词语。它们在社会某一时限内高频使用,高度知晓,高速流布。它包括三类:点击社会热点的新造词语;体现人们尚新心理的新形词语;代表时尚事物的寻常词语及它的时尚组合——词群。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美国的“新社会史”?这个问题提出容易,回答却较难。首先难在“新社会史”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运动。亨雷塔(J.Henretfa)在70年代末明确地指出了问题的实质,他在谈到“新社会史”时写道:“有许多实干家……但几乎没有理论家或哲学家。它的诞生没有宣言作为标志,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