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联合国气候变迁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六次大会(海牙会议)的召开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的议题直接关系到地球上每个人的生存环境,更关系到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环境遗产。然而这次会议经过十三天讨价还价,最后加开了四天夜车,终因无法达成预期协议而被迫于11月25日中断。与会180个国家的政要、学者和工业家空手而归。这一结果既在气候界、环保界的预料中又出乎意外。 与会各方早就知道海牙会议不会一帆风顺,但没料到缔约方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争执如此激烈,以致两周的会期几乎没能认真地讨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而是围绕着发达国家的利益打转。 海牙会议呈三大营垒鼎足而立之势。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坚持无限制地用森林和 相似文献
2.
严建生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0(2):189-194
美国霸权既是霸权谱系的自然延续,但又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霸权特征。冷战后的国际环境已不复存在霸权产生的土壤,因而也彻底打破了霸权的历史循环。这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严建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0(2):189-194
美国霸权既是霸权谱系的自然延续,但又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霸权特征.冷战后的国际环境已不复存在霸权产生的土壤,因而也彻底打破了霸权的历史循环.这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5.
刘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9):79-81
中国电视的转型期需要批评作为提醒和航向拨正的辅助 ,然而 ,随着创作问题的增多 ,批评的冷落和对批评的无动于衷却与日俱增。没有批评的艺术创作是难得有进展的可能 ,常态的批评和建设性的批评理应成为中国电视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它们的缺失撼动的可能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电视传播形式。电视批评思维的狭隘、“媒介教育”功能的缺失、电视批评家的缺席成为当代中国电视批评的三大弊病。现阶段 ,我国的电视批评从总体上讲 ,需要明确如下的几个问题 :认清批评的有效途径 ,明确理论的对象 ,区分批评的层次 ,加强批评的个性化 ,引导批评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6.
李英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6-60,67
美国自1 980年对来自中国的薄荷醇实施反倾销立案调查开始,至今已对中国反倾销调查六十余起,涉案产品近百种。反倾销已经成为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如何应对美国日益频繁且产品范围、调查规模越来越大的反倾销调查,是中国国际经贸领域和国际经济法律领域面临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应当充分了解美国的反倾销立法及其实践,研究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案例,找出中国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指控的对策,以避免中国企业在对美贸易中遭受更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337调查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的规定,针对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进口行为进行调查并采取制裁措施的做法。频繁的337调查给中国相关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成为继反倾销调查后制约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本文对我国化工行业遭受337调查的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不应该学美国经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中国人不应该学美国经济模式现年82年的美国经济学家、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去年在沪逗留期间,接受记者晨漠采访时说:“许多人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市场经济,是最典范的经济模式、如果用这些话来形容50年以前的美国,那是对的。然... 相似文献
9.
唐全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4)
同长期以来反倾销明确针对中国不同,在以往的实践中,美国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不适用反补贴法.但近年来,美国改变立场,通过国内和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两条途径对华逐步适用反补贴,反补贴已成为中美贸易磨擦新热点.美国2012年通过的《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税法》(4105法案)引起了中国的强烈反响.文章着重分析了美国反补贴立法和对华反补贴实践的发展态势,揭示了美国对华“双反”的本质,并就中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刘忠堂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浅析1949年美国不出兵中国的原因刘忠堂二战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往往充当国际警察的角色,对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事务横加干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美国帮助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那么,当国民党政权在1949年即将彻底崩溃之际... 相似文献
12.
● 面临财政危机,美国各高等院校不断提高学费,必然影响教育机会的公平和公正,损害中低收入家庭的利益。● 许多大学生不得不从事“勤工俭学”工作,对教育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经费紧张使基础研究和人文教育受到影响。● 财政危机使各高校不得不将学生和产业界视为“上宾”,过分强调效率和收益的 “功利主义”行动可能使大学丧失自己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14.
张枭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8):105-107
中国房地产广告界从来不缺创意,更不缺十分雷人的广告创意。盘点归纳了近年来中国最雷人的房地产广告及其创意弊病,分析其社会根源与恶劣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房地产广告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陈律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2):13-16
美国为维护自身国家利益,主要采取粮食"和平计划"战略、粮食垄断化战略、粮食能源化战略、粮食金融化战略、粮食转基因化战略等手段来攫取大量经济利益、遏制战略对手。在此背景下,中国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美国全球粮食安全战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北极地区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新疆域。美国在北极地区的核心战略历经三届政府,正面临深刻调整,拜登政府对北极秩序的影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美国在北极战略中强调商业和军事竞争,分散了国际社会对北极核心问题的注意力,北极议题存在着陷入集体行动困境的风险。美国通过“中国北极威胁论”、北极版本的“门罗主义”等强化了北极八国的“冷战思维”和自身的外交叙事,影响了中国和其他北极国家的合作和政治互信,削弱中国在北极事务的话语权。对此,我国需积极塑造参与北极事务中的正面形象,重视非北极国家的北极政策并展开公共外交,在避免陷入北极国家地缘争端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北极事务治理,共建北极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仇发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5-22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在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全方位给中国施压:经济上加入并主导TPP、加强其东亚同盟体系、叫嚣"中国威胁论",使中国周边外交遭受严峻挑战。美国重返亚太后,东亚地区局势不断紧张。在局势紧张之下,中国应该根据局势发展调整周边外交政策,从中美关系入手,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与邻国外交为重点,以公共外交为辅助,从各方面消除美国重返亚太给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以保障中国国家利益,维持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8.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与中国的应对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璟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5-59
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动因及如何引发全球的金融、经济危机进行了剖析,认为过于宽松的房贷政策种下了危机的种子,资产化将房地产市场风险传递到整个金融系统,利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最终导致这场危机爆发。而金融监管相对于金融创新的严重滞后、金融市场投机者的贪婪与社会责任的缺失、消费过度但储蓄不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这场金融危机深层次原因,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是这场危机迅速传染扩散的体制基础。为应对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应高度重视并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注重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完善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呼吁并积极推进建立世界性机构协调全球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邢战国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23-25
洋务企业是近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产物。由于洋务企业的种种弊病 ,这次工业化尝试也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洋务企业的根本问题是官商不分 ,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经营管理上的弊病 ,所有这些最终窒息了洋务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洋务企业未能及时改弦更张以根除企业弊病来求得应有发展 ,这是其一大教训。 相似文献
20.
美元域外管辖的扩大使得多家中国企业、金融机构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因触犯美国单边经济制裁立法、《反海外腐败法》而受到美国制裁。在美国通过美元连接点扩大域外管辖的背景下,“去美元化”(De Dollarization)成为一种趋势。随着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人民币将在国际结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贸易中人民币被认为将成为美元的替代货币。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考虑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如何建立起配套的金融监管制度;同时,“去美元化”进程中中美两国利益的冲突、中国的战略选择也对我国立法者、政策制定者提出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美国基于美元交易建立域外管辖的立法、司法实践,将为我国完善金融监管立法带来思考与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