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蕾 《中华魂》2013,(6):54-55
征戍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历来不乏名家杰作。作为征戍诗的代表作之一,唐人柳中庸的七言绝句《征人怨》有着非同寻常的独特艺术魅力,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和传诵,流传甚广。毛泽东主席对这首诗也情有独钟,曾经亲自手书,吟哦欣赏。  相似文献   

2.
清商怨     
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回文锦字暗剪,漫寄与、也应归晚。要问相思,天涯就自短。此为相思怀人之作。庭院花香还淡,而闺楼思妇怀春之情先浓,梦醒锦衾寒,思念的人儿仍在遥远的江南。首句谓春意虽还浅淡,为下句玉人情意渐浓铺垫。“春衾”:春天的被褥。上片以春意尚浅、残寒犹在,层层铺叙,突出渲染因思念而伤心之情,也形成词人感情的起伏跌宕。偷偷地剪锦织家书寄与心上人盼其早归,即便是山长水阔漫天寄与,哪怕归晚也该有个音信,更何况相思之苦与天涯相比犹长。下片用回文锦字典故,借前秦窦滔其妻苏蕙…  相似文献   

3.
清商怨     
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雁过南云,行人回泪眼。 双鸾衾裯悔晨,夜又永,枕孤人远。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 ①关河:泛指关山河流。 ②素秋:秋天;向晚:临晚。 ③衾(qin):被子;裯(chou):被  相似文献   

4.
花怨     
开春时节,得到了三个指头般大小的牡丹花根,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埋进花坛,浇上水。对这几个干瘪瘪的小东西,我没抱多大希望。过了不久,我就把这事给忘了。一场甘露过后,偶然发现  相似文献   

5.
清商怨     
  相似文献   

6.
昭君怨     
吴伯雄"内政部长"大人:小女子名叫王昭君,今年30岁,在台湾土生土长,高职毕业,今有一大难题,不知向谁诉求。想想吴部长既然是管"内政"的,小女子又是"内人",找您帮忙大概没错。  相似文献   

7.
荷塘怨色     
凡是读过朱自清《荷塘月色》的人,必定为文中描写的清雅,俊俏,却又不失矜持的荷花所心醉神迷。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  相似文献   

8.
9.
含蓄蕴藉写宫怨--王昌龄宫怨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绝圣手”王昌龄现存诗歌 170余首 ,尤其是他的七言绝句 ,令后人推崇备至。明代杨升庵称 :“龙标绝句无一篇不佳。”其中以宫怨为题材的诗作在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这样评价他的宫怨诗 :“深情幽怨 ,意旨微茫 ,令人测之无端 ,玩之无尽 ,谓之唐人《骚》语可。”王昌龄缠绵细腻、婉转委曲的宫怨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是成功的。王昌龄的宫怨诗 ,洗尽了南朝宫体诗的铅华 ,绝无浮靡轻艳的色情成分。他不是庸俗低级地描写女色 ,而是以含蓄蕴藉的手法 ,深刻揭露宫廷生活的黑暗 ,反映被…  相似文献   

10.
慢慢地,她觉得他们之间的抱怨和争执不知怎么越来越多了,多得日子好像都快要过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11.
怨政诗主要抒写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怨责,<诗经>、楚辞中大量的批判性反映社情政况的篇章构成了先秦时期怨政诗的主体.在先秦怨政诗中,有平民讥刺国君、嘲讽权贵的嬉笑恕骂,其间充满了道义审判的优越感;有贵族焦虑国事、痛心朝政的严辞厉语,其间充满了命运攸关的忧愤感.先秦怨政诗毫无矫饰地表达不同阶层的价值理念和利益诉求,确立了中国古代怨政诗反映社套政治生态状况的基本模式,凸显了中国古代怨政诗堆护公共价值及诉求阶层利益的社会功能,是中国古代诗歌积极干预社套的优良传统的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12.
关于十四世纪“天下第一码头”的繁华与热闹,我们只能在故纸堆中找寻…… 自从太仓的那个大地主顾阿瑛修起了一座名为玉山的草堂: 从此便有了清吟小唱、丝竹笙歌、醉吹铁笛 从此便有了魏良辅、梁百龙和昆山腔。 流丽悠远,清俊雅致,终是敌不过时过境迁、岁月沧桑,一回首已是百年身。摇滚、爵士、流行金曲发聋振聩、眼花缭乱……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我们禁不住对着昆曲这位香草美人问上一声,美人迟暮否? 然而终有了石晓梅、孙爱萍的这般冷冷清清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也终有了戏迷曲友的爱也悠悠,怨也悠悠。  相似文献   

13.
"怨诗楚调"产生于汉代,是以清切哀伤的楚声为歌,以哀凄悲怨的丝竹之乐演奏,带有固定表演程序,以本事为支撑抒发蒙冤屈志、相思被弃、伤生叹命之怨情的一类歌诗。东晋以后,随着音乐功能的衰退,怨诗楚调逐渐指代以源初本事为中心抒发怨情的一类诗歌,进而成为凄怨哀伤风格的代称。  相似文献   

14.
九月的天气,落叶最多。紫英站在那些落叶边上等我,依旧轻言软语,依旧挽了我的手,走,姐姐带你去看最新的发型和帅气的发型师。我却手脚冰凉,言语无措,说,改天吧。  相似文献   

15.
屈原骚怨心境的生成源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处境,其"骚(忧)"有二:得不到国君信任之"忧",找不到志同道合者之"忧";其"怨"亦有二:楚王昏聩之"怨",群小谗陷之"怨"。诗人以神话思维方式,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抒写内心的骚怨情怀,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与诗人所生活的楚地盛行巫风、巫文化有关。骚怨心境驱使诗人进行审美创造活动,诗人的骚怨心境在审美创造活动中得以宣泄。  相似文献   

16.
三国魏文帝时期颁布的怨毒杀人减死法令,沈家本先生的《历代刑法考》从该法令的起源刘朱案讲起,分析了怨毒杀人的基本概念以及对遭受苦毒者杀死施加苦毒者的情况。怨毒杀人减死之令,可谓是中国古代法律的一大创举,体现了三国魏时期立法者对于刑法的谦抑、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初步探究,怨毒杀人减死本身体现的刑法精神对我国现行法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明代词人沈宜修以她典雅秀丽、温婉沉郁的词风,抒发出闺阁女子的愁绪心结,表达出思夫怀远的惆怅与寂寥,其雅质清丽的词作独树一帜,成为明末闺怨词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从孔子的发端,到后世的发展,这一命题的理论内伴随每个阶段的时代特征得以沿革.  相似文献   

19.
正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他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尤其令人津津乐道。当年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打动了才女卓文君的心,文君夜奔相如演出了一幕传唱千古的私奔佳话。  相似文献   

20.
“诗可以怨”是孔子提出的诗歌功能论命题,此命题反映了《诗三百》的内容特征,包含着诗人借诗抒怨、怨刺现实政治等重要的理论内涵,体现了受怨者以诗抒怨的合理性,因而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诗可以怨”对儒家诗学的政教功用论产生了直接影响,其后历代都有大量怨诗,此命题的重要意义为后世诗歌的创作实践所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