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和左卡尼汀,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3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常规使用阿托伐他汀10mg/d;B组为使用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20mg/d;稳定型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ACS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①ACS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P<0.05)。②10mg/d和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血清hs-CR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1),而以20mg/d阿托伐他汀组作用更明显。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血清hs-CRP与血脂水平不相关。结论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ACS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能使ACS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服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今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不仅进行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再加用地尔硫卓,口服,每日3次,每次10mg,治疗疗程7天。经治疗后,检查心电图变化,心绞痛改善程度,血压、心率的影响及变化,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0.83%,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用药方便、安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不稳性心绞痛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补气活血汤,对照组给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气活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在提高该病的临床有效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并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单用瑞舒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清晨和24h动态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组内清晨和24h动态血压的平均SBP与DBP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TC,TG和LDL-C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HDLC水平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老年高血压伴高血脂采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治疗费用低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8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给予应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类药物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1次/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3.0g静滴(1次/日),疗程10天。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达87.5%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脉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合并有心绞痛发作病史及心电图有慢性ST-T改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常规给予西药种类,剂量不变,联合组另加自拟通脉方,观察的前1天及2个月后,分别做静息状态下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联合组在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ST-T改善方面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龄冠心病患者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观察50例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消心痛治疗组25例,麝香保心丸治疗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运动耐力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麝香保心丸组与消心痛组均能明显延长患者的运动时间,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但麝香保心丸组的不良反应发生较消心痛组明显减少。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可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格拉司琼在胃镜检查中的止呕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120例胃镜检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普通组,观察组60例除常规术前准备外,给予格拉司琼3mg静脉注射,普通组60例予常规操作,比较两组胃镜检查中患者呕吐次数、胃蠕动次数、患者感受,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呕吐次数、胃蠕动次数、患者感受情况等指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分别比较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患者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普通组在检查中与检查前相比,有明显的变化.术中监测发现,普通组检查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心率加快,升高程度分别为24.7%,22.0%,25.0%,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格拉司琼静注用于胃镜检查,可减少患者不适感,利于胃镜的操作检查,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在我科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以相同方法术前准备,开通静脉通道,术中监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定微泵恒速泵入,对照组注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同样方法全麻诱导、麻醉维持、术中肌松间断静注,手术结束后送PACU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血压、心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后5分钟、拔管30分钟纪录的血压和心率情况比较,两组间心率在术后5分钟即有显著差异,在拔管30分钟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明显较对照组稳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舒芬太尼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Ramsa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的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为主,无呼吸抑制,观察组中10.2%(5/49)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中36.7%(18/49)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好、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贝爽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121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合贝爽90mg口服,每日1次,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4天;对照组仅给予合贝爽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06%,75.8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合贝爽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LIP)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中的血清水平,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随机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hs—CRP的浓度,并分析治疗前后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hs—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hs—CRP浓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各组的hs—CRP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CRP不仅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且其血清浓度越高,临床情况越重,预后越差,心脏事件发生率越高。检测hs—CRP对冠心痛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脂康调脂功能以及非调脂作用。方法比较治疗组(血脂康组)与对照组(辛伐他汀组)治疗冠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的疗效,包括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电图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显着减少心绞痛发作(P〈0.05)和改善心电图变化(P〈0.05)。②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6周后比较,血脂的降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脂康治疗不仅可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而且对缓解心绞痛也有一定的疗效。血脂康是一种疗效肯定、价格低廉、安个性高、耐受性好的调脂药物,适用于多数CHD合并脂质代谢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UAP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加阿司匹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心电图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TC、TG及LDL—C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对UAP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治疗34例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4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多西紫杉醇、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DCF方案)和实验组34例(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PC方案)。对照组:多西紫杉醇75mg/m2,d1;顺铂20mg/m2,d1~5;5-氟尿嘧啶350mg/m2,d1~5,21天/周期。实验组: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d1;卡培他滨2000mg/(m2· d),口服,2次/天,d1~14,21天/周期。结果对照组:总计化疗122周期,平均化疗4.07周期,其中CR 2例,PR 12例,SD 7例,PD 9例,近期有效率( RR)为46.7%,疾病控制率( DCR)为70%,中位PFS为6.9个月,中位OS 12.5个月。实验组:总计化疗169周期,平均化疗4.97周期,其中PR14例, SD9例, PD11例, RR 为41.2%,DCR为67.6%,中位PFS为6.2个月,中位OS 12个月。两组的RR、DCR、无进展生存曲线及总生存曲线的差异统计学上无显著性。两组主要的毒副反应均为血液学毒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出现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6.7%和17.6%,出现Ⅲ~Ⅳ度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3.3%和2.9%。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为一线治疗晚期胃癌较好的方案,临床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EIF)与脑钠肽(BNP))、P-选择素(CD62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郭峰改良法”、干式快速荧光免疫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88例老年CHD患者外周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率(RBC—ICR)、BNP和CD62P,并与32例健康老年人比较。结果CHD组的RBC—C3bR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RBC—ICR、BNP及CD62P则CH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急性心肌梗死组(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为甚(P〈0.01)。结论老年CHD存在严重的EIF低下,免疫机制和炎症因子BNP、CD62P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发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可能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清洁灌肠在痔疮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痔疮需行肠道准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肥皂水术前1.5h清洁灌肠,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术前(3-4)h清洁灌肠。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有残留液例数、术中流黏液、术后24h内排便例数、刺激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术前(3—4)h生理盐水清洁灌肠,较肥皂水清洁灌肠既能明显减少术中直肠残留液、术中流黏液及术后24h内排便、刺激性又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浓缩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对患者疼痛消失的时间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3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1例及对照组65例。实验组应用浓缩生长因子凝胶涂抹溃疡表面,3次/天;对照组用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于溃疡表面,3次/天;比较两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疼痛消失的时间实验组3.25±0.32天,对照组4.61±0.5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时间实验组5.15±0.74天,对照组6.81±0.7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浓缩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以缩短疼痛和愈合时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普米克令舒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接受吸氧、抗感染、支气管扩张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氨溴索,对照组静脉推注甲强龙.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气分析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aO2)、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PaO2、FEV1及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通气功能,纠正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症状,其疗效显著优于甲强龙.  相似文献   

20.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10~24分的轻、中度AD患者64例,按随机原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给予茴拉西坦治疗,观察12周。治疗前后应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观察12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较对照组MMES、ADL评分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盐酸多奈哌齐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MMSE与ADL分数分别改善3.9分和7.4分(P〈0.05,P〈0.01),盐酸多奈哌齐治疗4周,MMSE分数已有提高(P〈0.05),故盐酸多奈哌齐起效时间在治疗4周末。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不良反应轻,与茴拉西坦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能有效治疗轻、中度AD患者,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