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不平衡的,尤其是各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原因,相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就显得比较落后、比较缓慢。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的步伐是各民族地区的当务之急,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随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产力要素的内涵不断充实,生产力要素的构成不断扩延。生产力要素的构成及构成生产力的每一个要素的内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扩充为生产力的发展要素,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一、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生产力的构成,就内容来看,它是参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总和,它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生产力的质和量具体体现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之中.  相似文献   

3.
关于生产力要素问题的争论,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争论的焦点是劳动对象(原材料、燃料、自然资源等)是不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原材料、燃料及某些自然资源在现代生产中起着很显著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众所周知,材料和能源是当代技术三大支柱中的两个柱石。生产的实践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怎样认识原材料、燃料和自然资源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它们应列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吗?弄清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生产力要素问题的争论,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争论的焦点是劳动对象(原材料、燃料、自然资源等)是不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原材料、燃料及某些自然资源在现代生产中起着很显著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众所周知,材料和能源是当代技术三大支柱中的两个柱石。生产的实践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怎样认识原材料、燃料和自然资源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它们应列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吗?弄清这些问题,是生产力发展本身的一个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一个任务。但是,近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的要素问题,在理论界是个争论问题。有二要素论者,有三要素论者。二要素论的主要依据是斯大林同志的论述:“生产物质资料时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以及有相当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而发动着生产工具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人,这些要素总和起来,便构成为社会生产力。”三要素论的主要理论根据是马克思的劳动过程三要素论,  相似文献   

6.
一、一个公式的捉出现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通常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关于:“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02页)的论述,将生产力系统的要素概括为:(1)劳动者;(2)劳动对象;(3)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等三个要素。至于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只是作为一个补充说明,从其渗透于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者之中的角度一笔带过,关于科学技术要素的特点未  相似文献   

7.
文化生产力中介性要素是指主体性要素与客体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中间环节,是文化生产力主体性要素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运用的一切手段、方法,是影响和制约文化生产的各种有形和无形因素;它由基础性要素、主导性要素、调节性要素组成;其特征表现为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性;作用方式的复杂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包括哪些要素,在我国理论界中有三要素论和二要素论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分岐的焦点在于劳动对象是否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持生产力二要素论视点的人,主张劳动者和生产工具是生产力要素,否认劳动对象也是生产力要素。还有人认为,如果承认劳动对象也是生产力要素,就会“危害”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事业。(见《学术论坛》1976年第1期)所以,讨论生产力要素问题,是同探讨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密切联系着的,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从原材料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的作用看劳动对象是生产力要素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标准”的科学性,在理论上是无可置疑的.但生产力究竟包含哪些要素?这倒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蒋学模主编的获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指出,关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在我国理论工作者中,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同生产工具这两项构成了社会生产力;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对象也应该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现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也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笔者认为以上观点还不够全面,因为忽视了构成生产力的另一要素——经营管理.为什么这样说呢?理由如下: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以自然力为主,…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生产力的构成,是二要素还是三要素,在我国学术界争论已持续多年,认识尚不统一。本文就怎样理解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及生产力要素问题谈点肤浅认识,以求教于大方。生产力、生产和劳动生产力都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常见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等同、混淆。主张生产力三要素的同志,对这三个概念往往只注重它们的联系而忽视它们的差别,甚至把它们混同起来,似乎三者是表述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词,因此,就必然误把生产要素或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因素都看作生产力要素。所以要明确生产力要素,首先要正确理解生产力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两轮,是实现经济腾飞的两翼。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已得到普遍的确认。科学管理是不是生产力的要素?传统观点认为管理是把生产力诸要素有机组织起来的一种手段,一门艺术,而没有把它作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来认识,这不能客观地揭示管理在社会大生产中的本质属性,不能阐明它在现代化建设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认为管理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现仅从物质生产管理(即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管理)的角度,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生产力系统不同要素或同一要素的不同因子在某一特定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作用,同一要素或因子在不同生产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因此,生产力系统的运动具有这样的规律性:生产力要素之间和同一要素的不同因子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客观上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实体性要素与非实体性要素的矛盾是生产力的一对首要内部矛盾.本文通过对这对矛盾在历史角度与现实角度两方面的分析与透视,认为这对矛盾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总动力.  相似文献   

14.
从五十年代初期直到现在,我国哲学界、经济学界对于生产力的构成及其定义的问题争论不休,最激烈的是二要素和三要索之争。二要素论认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三要素论认为除了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之外,生产力的构成还应包括劳动对象。最近几年,又发展到四要素、五要素、多要素之争。生产力的构成之争自然涉及到生产力定义的争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关于生产力的定义以及生产力基本要点的解释,现在看来已很不够。我们需要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要把生产力看作一个复杂系统,一个由生产者、生产资料等多种要素,按一定的结合方式,分层次的有机结合。要更加注重生产力系统内部的矛盾性,寻求先进生产力要素,用先进生产力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十四大精神的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加快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当然,理论和认识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这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真抓实干。特别是在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地方,在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上就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未能  相似文献   

17.
文化生产力客体性要素是指文化生产劳动所指向的劳动对象以及文化生产劳动者所创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劳动资料等。在文化生产力系统中,文化生产力客体性要素制约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也是文化生产得以进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条件;同时直接影响文化生产力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已被现代化生产力的发展所证实.但是,对这一命题如何理解,却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学术界众说纷云,概括起来有这样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科学技术成果只能“凝结”或“渗透”在人、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些生产力要素中,发挥其巨大作用,本身不是生产力的现实要素,在未加入社会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力量;二是认为,科学技术已经成了一种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前种观点是一种普遍的观点,然而却是一个值得重新研究的观点.我们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究竟包括那些要素?劳动对象包不包含在生产力的要素之内?从五十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在我国经济学界和哲学界都有争论。所谓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与二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之争,基本上概括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两种对立的观点。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如此长期争论,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理解,而且它关系到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究竟包括那些要素?劳动对象包不包含在生产力的要素之内?从五十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在我国经济学界和哲学界都有争论。所谓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与二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之争,基本上概括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两种对立的观点。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如此长期争论,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理解,而且它关系到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