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以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 ,生活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生活方式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适和对生活资源的有效配置 ,满足人的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立生活方式指标体系 ,加强对社会生活的监测和引导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客观指标、主观指标、行为指标三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脑、手机、互联网、物联网等高新科技成果的普及性应用,人类迈入了激动人心的信息时代。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都正在被迅速、彻底地改变,一种新型的技术社会形态——信息社会——正在席卷世界。信息社会是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等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生活方式是制约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面貌、活动范围、在校期间的行为、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笔者旨在通过调研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了解大学生群体现行生活方式的典型形式、特征和习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深入开展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少数民族人口在大规模城市流动过程中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同时也面临“三个不适应”,即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城市居民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某些生活和行为方式的不适应,以及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管理机制的不适应。通过实地调查,深入分析“三个不适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结合城市民族工作出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探索新时期逐步消除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三个不适应”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低碳生活是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和全球气候灾害问题日益凸显而提出来的。低碳生活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自身发展和身心和谐的内在要求。文章在分析低碳生活方式特点的基础上,从社会制度政策环境,低碳消费文化氛围,科技伦理的导向作用和主体生态道德内化等主客观两方面来探求实现低碳生活方式的路径,目的是为了使简约、本真、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极大的普及,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GDP做出主要贡献的劳动者要求公平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诉求在不断高涨。为使劳动者能够公平分得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建立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即企业职工工资随经济效益提高及其他有关因素变化而相应协调、合理、持续增长的制度化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进入二十一世纪 ,随着“以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 ,建构“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生活方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追求。现代生活方式作为“人的生产方式” ,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适和对生活资源的有效配置 ,满足人的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活方式通过“人的生产”而生产“生产”的作用可以形成一种“生活力” ,特别是在以知识和创造性为主要动力的现代社会 ,“生活力”是一种强大的“发展力” ,对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冯春富 《华人时刊》2012,(12):48-49
台湾联望动漫集团的发展,可谓一年一个新台阶。在前两届生活方式与健康国际论坛暨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联合总会会员大会上,其执行总裁赖宥嘉配以多媒体演示作报告,介绍如何用动漫技术传播医学养生知识的成果与思路时,都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在今年10月于南京举行的第三届生活方式与健康国际论坛暨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联合总会第三次大会上,赖宥嘉所作的演讲,再次引起中外与会代表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汽车工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机械制造产业的骄傲,也是人类对现代生活方式的革命。但是,这种革命的成功和现实的效率,要求人类需要为此建构更高的社会文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餐具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们民族文化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随着国人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的变化,无论种类、形制,还是材质和生产工艺,都经历了由单一、简陋向丰富、多样、精致的变化,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考古发掘成果,对中国餐具的演变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研究,较为全面地揭示了中国餐具发展的全貌。  相似文献   

11.
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国家制度及国家治理方式所取得的成果 ,表现为国家治理的改善和政治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改革不适应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政治体制 ,适应经济和政治发展要求完善国家体制和运用新的治理方式 ,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得以逐步实现 ,其中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落实,作为发展民生重要内容之一的生活方式建构已经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课题突出地摆在世人面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讨科学发展观与生活方式建构的辩证关系,指出科学发展观为生活方式建构指明方向,生活方式建构是科学发展观树立与落实的保证。在此基础上,挖掘生活方式建构的科学内涵,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中探寻生活方式建构的民生诉求。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浙江省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对选取的浙江省2567名对象的研究结果和数据,从活动范围及社会交往、生活时间分配、休闲方式、消费方式和宗教信仰五个维度进行考察,研究社会转型下浙江省女性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在生活方式方面存在的性别和城乡差异进行分析,并与2000年浙江省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显示,十年来,浙江女性的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发展,在生活方式各维度上存在的两性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将随着人们社会性别意识的提高不断缩小,由生活方式折射出的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结构的变迁,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方式功能逐渐弱化。陕西农村家庭养老整体质量不高,存在老人健康状况欠佳、家庭养老经济负担过重,老人精神生活贫乏、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等问题。必须建立经济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精神生活保障体系,和完善补充农村地区家庭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5.
"民俗文化是指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群体生活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发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方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6.
杨炳珑 《社区》2009,(4):34-36
“民俗文化是指广人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群体生活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发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方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7.
生活方式是一个广阔的领域。自从生活方式被写进《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生活方式问题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形势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生活方式的研究也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在此,笔者就当前生活方式研究与我国社会现实关系的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单性繁殖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项崭新成果。这一科技成果对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和变化。特别是对当代社会伦理中的家庭、恋爱和性别角色的认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会致使当代社会伦理受到重大的打击或崩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我国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情况,高新技术发展迅速,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情况,高校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摘要]人类文明创造了城市,城市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只有当城市人口生活方式健康的发展,才能成为新一轮财富集聚的经济增长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关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让城市人们深入了解生活消费与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的矛盾,这是实现低碳生活方式目的价值与意义所在。随着人们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认识不断地增强,城市的生活也有较大的改善,大力推行科学发展观,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开展城市公共服务,才能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