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边是美国第一次公开要求日本为慰安妇道歉,一边是日本高调诉说美国的原子弹曾对日本造成多么大的伤害。美国和日本,没有了小泉和布什的私交,再也找不到蜜月的感觉了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逐渐从自由经济转向国家垄断。在此趋势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筹建日“满”经济集团。对日本而言,这不仅是基于现实的考量,更是长期以来对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诉求的进一步实现。出于经济及战略利益,美国密切关注日“满”经济集团的动向,并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研判。虽然日“满”经济集团与美国经济利益、国际立场、外交政策以及反殖民主义传统存在冲突,美国驻中国东北领事也多次建议美国政府应采取实际措施抵制日本,但出于经济、政治上的权衡与考量,加之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思潮等因素,美国则采取了一种消极的抵制政策,最终,日“满”经济集团向更大范围的“日满支”经济集团扩张。美国的“作壁上观”不仅损害了其商业利益,更显露了其决策的矛盾与虚伪。从本质上而言,日“满”经济集团下的日美矛盾是日本推行的大陆政策与美国秉持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分歧与矛盾的集中反映,也为日美最终走向战争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在整个80年代,日本的对外政策是为实现“政治大国”准备条件和打下基础的话,那么90年代初日本的对外政策便进入积极行动阶段。90年代初日本对海湾政策,集中反映出日本加快推行“政治大国”的进程。 一、日本与海湾危机 1990年8月2日拂晓,伊拉克以10万大军,突然袭击的方式占领了邻近小国科威特,科威特政府被迫流亡国外,海湾危机爆发了。日本政府对海湾危机迅速作出反应,日本积极参与解决海湾危机的原因: 美国的积极“邀请”是日本参与解决海湾危机的主要外部因素。海湾危机爆发后,美国成为解决危机的急先锋。此时的美国实际上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决不能容忍新兴起的地区霸权国家伊拉克控制住海湾地区。但是为避免“出兵他国”的忌讳和影响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美国竭力呼吁其他国家出兵组成多国部队解决海湾危机。对于日本来说,首先日本是进口海湾地区石油最多的国家;其次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另外日本与美国有“伙伴关系”的约束。8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给日本首相海部俊树打电话,要求日本从经济上援助因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而受到损失的中东国家。8月28日,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会见日本记者时说,美国对日本政府在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后没有拿出具体对策表示强  相似文献   

4.
“逆流”是战后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的发生既是美国占领政策变化的结果,也是日本保守政治家对战后日本政治、社会发展的现实积极把握与参与的结果,体现了日本政治保守主义的传统。“逆流”客观上符合了战后日本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于促进战后日本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被解除了武装。从1947年5月起实施的日本宪法明文规定,日本不得拥有军队,永远放弃战争手段。在冷战时期,“和平宪法”是日本借以埋头发展经济的“盾牌”。当时日本实行的政策是“通过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确保国防,全心致力于经济建设,国际政治上的敏感问题一律推给美国”的单纯路线。〔1〕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为日本提供的保护伞已不如从前那么至关重要。同时,日本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在此情况下,日本国内的保守势力逐渐抬头,开始对“和平宪法”中限制军备的第9款不满,要求对其修改,“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朝战特需”为研究视角,着重探讨50年代爆发的朝鲜战争时期,美国的军事订货对当时日本战后经济的刺激作用。从“朝战特需”的内容、“特需”出现前的日本经济状况、“特需”刺激下日来经济的复兴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特需”,这一特殊历史现象,在战后日本经济复兴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朝战特需”为日来经济复兴提供了一次机遇,日本人抓住了这一机遇,实现了经济上的复兴和自立,但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即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日本无法在政治上获得“自立”。  相似文献   

7.
美国虽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强国,但自七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停滞膨胀”之后,其经济发展也跟着每况愈下。最近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韦登鲍姆公开宣称,美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无增长的时期”。 当美国经济处于低速缓慢发展状态时,日本的经济却有较快的发展。这使美国为之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阐述“七七事变”后美国的远东政策及其原因。“七七事变”是“九一八事变”的继续和发展。“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承认主义,其实质是不干涉主义。“七七事变”后,由于美国的在华利益进一步受到损害,美国的远东政策开始有所改变,但不是根本的变化,绥靖仍占主导方面。主要原因是:美日之间密切的经济关系,使处于危机中的美国还有必要同日本维持贸易往来,暂缓它们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军事力量的不足,美国需要时间从战略、策略、军事上作充分的准备;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的制肘;企图“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  相似文献   

9.
度“蜜月”不是现代产物,它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蜜月”是外来语,形成于公元前500年的英国近海地区。当  相似文献   

10.
<正> 中下级武士是中世纪日本社会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阶层,是幕府政权的支柱。在幕末国家和民族双重危机之下,他们毅然决定走上革命道路,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不到半个世纪,日本已同美国一样,显示出西欧类型的、经济上的(资本主义高度的特别迅速的发展),政治上的(代议制度),文化上的和民族上的”“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部基本特征”并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强国”。本文就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中的地位及作用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
美日的亚太经济战略和政策、两国双边贸易失衡和国际形势是影响亚太经济中美日关系的三种主要因素。其中第一种因素起决定作用,后两种起重要作用。这三种因素相互影响而变化,最后共同作用于美日关系。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经济领导权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些指标来看,美国经济运行良好,目前年均创造实际GDP超过11.5万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地位。但是,从其他一些指标来看,美国经济的表现并不如意,它对美国的很多中产阶级产生了负面影响。美国经济尽管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却存在一个悖论,即美国依然有能力掌控着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权势并具有威望。造成这一“悖论”的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一整套保护美国经济运行的制度,甚至在结构不平衡的时候,它们也能够起到保护作用。这些制度有些是经济的,也有一些是法律的和政治的;有些是国际制度;有些是国内制度;加在一起,它们似乎解释了为什么国际社会对美国经济的信心经常能够持续,甚至在似乎没有理由这样做的时候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新经济”是以现代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具有与传统经济相比的新的特征,带来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美国新经济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新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 90年代 ,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对经济学的周期理论、菲利浦斯曲线、经济增长理论及宏观需求管理理论均提出了质疑 ,经济学理论面临着创新和发展的机遇。而美国“新经济”形成的科技要素、经济全球化要素、体制变革要素 ,应成为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求利”与“求德”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两种行为变量,从来就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求利”与“求德”不仅具有得失双重性、得失相对性,而且还具有得失均衡性。具体表现为:“求利”有赢亏,“求德”有损益;违德、弃德的赢亏是相对的,守德、违德获利成本的增减是相对的,守德、违德的眼前、长远之利的转化也是相对的;守德、违德者得失的总量在共时性层面与历时性层面都是均衡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这些逻辑关联兼具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9.1 1恐怖事件”对美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已经产生重大影响 ,可以肯定将会引发新一轮的经济衰退 ,这对于经济全球化而言的世界经济的发展将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秋、月"成为游子抒发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思念故土浓浓情思的意象,承载游子浓郁的愁思,失意时伤秋,思乡、怀人时望月倾吐。游子自然滋生灵魂漂泊和生存痛感。乡土情结是情感的寄托,是精神的慰藉。  相似文献   

18.
日本作家野间宏的小说《脸上的红月亮》巧妙地运用倒U型叙事结构,以复原军人北山年夫战后的心理波动和起伏为主线,讲述他始终无法摆脱战争的阴影,最后回归到孤独绝望的痛苦处境中,勾勒出其心理变化的倒U型曲线轨迹,使得战争摧毁人性这样一个深层次主题在倒U型叙事结构的支撑下得以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19.
对经济转轨后出现的“中国奇迹”与“东欧困境”的解释,已成为国际上转轨经济学界最大的论题之一,论者在概念上似乎都认为中国与中东欧在改革前都是“计划经济”,两者的差异只在于对“计划经济”采取了不同的改造方式。其实,中国与中东欧在改革前的经济体制差异更大,中国具有更多的“命令经济”的成分,而中东欧则较多的“理性计划经济”的成分,后者的绩效显然优于前者。但在迈向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后者注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猖狂攻势严重地影响了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利益。为了阻止战争的进一步扩大,美国对日本实施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制裁。但由于国内外种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制裁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