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竹内好的鲁迅论从根本上来说是现象学式的。他从"无"的根源出发将鲁迅定义为自觉的文学者。在他那里,这个所谓的"无"对鲁迅的文学及其整个文学性的存在本身来说始终具有一种根源性意义;而这实际上意味着,只是在对各种形而上学观念和意识形态实施了一种现象学式的悬搁之后,或者说是在抛弃了这些东西之后,鲁迅文学才真正获得了一种现实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这种悬搁或抛弃同时也意味着对自身当下现实的整体性承担。在竹内好看来,鲁迅就是在这种抛弃与承担中形成了关乎其自身之存在的文学者气质,并在种种现实性论争中使他那生成于"无"之本源中的文学,获得了其真正的具体现实性存在。同时贯穿在其整个鲁迅研究中的,是竹内好对文学本身之存在本质的一种具有存在论深度的现象学思考:只有当其在一种存在论-现象学的意义上是由存在本身来规定并由此而与之有一种内在的本质关联的时候,文学本身才是可能的。这一点在竹内好的鲁迅研究中始终具有一种主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出于对存在之根本问题的深刻洞察,小说艺术的终结构成了小说家昆德拉的一种基本存在经验;在其中,小说艺术的全部历史性存在与现代人的存在历史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一种此前从未被注意到的存在论结构.由此,对于一直力图在小说与存在之间建立某种本质性关联的昆德拉来说,历史就切实地成了他建立这种关联的唯一通道;而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小说自身的存在问题,因此也只有在它与现代历史本身的这种存在论关系中才能得到有效的思考.这一点乃是昆德拉展开他的小说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策略,而这一策略的一个具有哲学-形而上学意义的结果是:小说自身的存在问题从此超出了文学理论或美学领域,而正式成为一个真正的存在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主社会主义是以走中间道路的形象出现的,它标榜自己既不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也不完全接受自由主义,既反对资本主义,又反对共产主义,是争取社会进步的一种“最佳选择”。实际上,民主社会主义的这种“最佳选择”,完全是站在资本主义立场上的“选择”。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否定资本主义,但这种否定并不是从根本制度上否定,只是对资本主义的弊端稍作揭露和批判。这种揭露、批判都是抽象的、一般的。因此,它所采取的对资本主义调整的  相似文献   

4.
张松 《东岳论丛》2012,33(12):45-52
出于对存在论状态绝对个别化的人类此在的一种整体性结构的深刻洞察,海德格尔对政治国家的存在持有一种严肃的肯定态度,而这就让他及英思想与现代自由主义大众民主社会的基本精神处于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全面对立状态,因为后者始终具有一种压制国家及国家权力的“去政治化”态势.另一方面,也正是基于其所特有的存在论-现象学的深刻性,海德格尔首次在国家政治的衰落、“常人”亦即一般“公众性”在现代社会中的权力状况、技术统治以及极权主义之间,发现了一种存在论上的内在关联;而这一关联是自由主义大众民主社会出于其自身的特性而很难看到的.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社会中,有关民主理论的争论与民主的实践历史一样久远,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的争论占据了当代民主理论的核心领域。阿伦·李普哈特在梳理民主观念发展流变历程的过程中,发现民主的古今之争过多地集中在民主究竟应当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这个问题上,人为地夸大了古典民主和现代民主之间的隔阂,忽视了从古至今大凡主流的民主论者均把民主等同于多数人的统治,只不过古典民主的多数统治是多数人直接统治.而现代民主中则是通过“代议”这种方式来代表多数人的统治。由此,一种新的民主类型学,即“多数主义民主”把古典民主和现代民主又一次连接到了一起,重构了人们思考和研究民主的方式,并在民主观念史和民主类型学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吉鹏  李进 《殷都学刊》2010,31(3):53-56
中国现代文化巨人鲁迅,在审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思考中,一直关注着父与子关系的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他猛烈批判封建父权,提倡新型、民主、以爱为基础的父道,并且以自己作为“人之父”的言行,践行着自己的思考。探讨鲁迅的为父之道,对构建新型的和谐的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东岳论丛》2016,(11):142-154
如果在当今时代讨论鲁迅与传统文化这个话题,鲁迅一定是处于某种不利地位的,这是因为,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尤其是复兴儒家文化传统,在今天几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并因而具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合理性。但是,就鲁迅与传统文化这个话题来说,弄明白鲁迅对传统的批判究竟触及到它的哪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做出有效思考又是非常欠缺的。从鲁迅方面看,他的批判所做的更多的是以一种近乎现象学的方式去揭示中国道德主义思想传统规定下的政治生态和人性状况。由于他所揭示的东西与这个传统本身之间的那种本质性的内在关联,这种揭示所产生的实际批判力量就比那些直接针对传统本身的单纯批判要深刻得多;而着眼于鲁迅所揭示的东西来反思这个传统,则不仅会发现它的许多人们在通常情况下很难看到的深层问题,而且,也会让今天那些意图全面复活儒家传统的所谓新儒家们自身的思想处境变得荒谬与尴尬。  相似文献   

8.
谭桂林 《东岳论丛》2012,33(12):21-26
鲁迅的个人信仰乃是由他的整体的生命活动所形成,与他的血肉的生命体验丝丝相连.这种熔铸着个体生命经验、散发着血肉气息的精神基础保证了鲁迅信仰的纯粹性特征,也说明了鲁迅从“进化论一尼采主义”的信仰者前进到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这两个阶段的衔接是一种内在血脉相连的发展式的衔接,而不是断裂式的或者转折式的衔接.它的价值与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事业中获得了一份建立在共同信仰基础上的自我批判与自我反思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时代,民主(democracy)已成为一耳熟能详的词汇。尽管不可能所有人都真切理解其真意,但它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普世性”却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很少有政治势力或个人直接反对民主本身,大家似乎都成为民主的信徒。民主的含义离古希腊的负面意义已远,  相似文献   

10.
应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为理论摹本来研究马克思的民主理论。"民主"问题及其所包含的"主体性"倾向不仅是马克思早期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影响其一生理想追求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基础上,将民主理解为能够现实地为主体参与公共事务提供有效途径以调整个体同政治共同体及其他特殊群体之间关系的制度和运行机制。这种以承认人的主体性为前提条件的民主观念对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