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八十多年的争取、维护、促进、改善中国人民人权的奋斗历程中 ,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己丰富而独特的人权理论 ,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 ,生存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第二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经济文化权利必须兼顾并重 ,全面发展 ;第三 ,主权高于人权 ;第四 ,人权既有共同性 ,又有阶级性 ;第五 ,人权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 ,其实现和发展程度受到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 ;第六 ,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促进和发展人权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试论江泽民的人权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关于我国人权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江泽民的人权观一是立足我国现实,理性分析中国人权建设,深刻阐释中国人权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二是提出实现更高层次人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人权是一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权利。人权外交也是人类在国际社会追求普遍道德原则的结果。但是,在人权外交领域,由于各国历史背景、经济文化、社会制度不同产生了诸多人权问题。中国在选择人权外交时应遵循国际法准则和国际社会公认的人权公约并以此为标准,在国际社会提倡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人权冲突、化解人权危机,反对以人权为工具的“新干涉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4.
早期马克思(本文特指马克思从撰写<犹太人问题>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稿这一时期)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关于人权问题的看法,他不仅尖锐地揭露了市民社会人权是利己主义性质的人权、异化的人权的特性,而且提出了在理论上超越市民社会人权的逻辑起点、价值原则以及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人权真相的揭示应当在多个层次上展开。从观念的角度考察,人权是伴随着人文主义的理想和法制的理性而发展起来的。作为规范的人权主要是指法律意义上的人权,不但体现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宪法文本中,还体现在国际法中,同时,国法中也有许多关于人权问题的立法,有些以专门立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些反映在其他法律文本之中。在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的框架中,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在构建自己的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当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重建时所遵循的镶嵌性自由主义(embedded liberalism)原则遭到严重侵蚀后,人权与民族国家主权问题已经交织在意识形态的竞技场里难以脱身了,显然,人权实践的道路还十分漫长。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简单复归,而是扬弃。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传统“和谐”与西方“人权”意识的结合。普及人权观念,加强人权法制建设,保障最基本的人权,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对于权利主体--“人”的不同理解是导致中美人权观分歧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权注重人是社会人的本质属性,主张个人作为社会的“单元”形态存在,个人权利受到具体社会形态的影响和制约。美国人权则注重人是自然人的本质属性,主张个人作为社会的“单独”形态存在,个人权利不受具体社会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主体解析差异导致中美两国在人权问题相关范畴上长达数十年的争论,影响了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8.
左群  吴岚 《江西社会科学》2005,3(12):147-151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人权问题上有着激烈的分歧和冲突。人权标准的不同是造成人权分歧和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资产阶级人权学说以“天赋人权”论为依据,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把是否符合人的感性欲望或人的理性作为人权的评判标准。马克思主义人权学说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认为人权标准是对现实的人权状况或人与人之间现实的权利关系进行评价的尺度、准则和规范,是在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中确立,并与社会的进步及人权内容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动态的、历史的范畴,具有客观性、阶级性、普遍性、相对性等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一定意义上,人权文明处于人类文明的顶端,是各种人类文明的结晶。中国式人权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人权发展道路在文明形态上的集中反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人民人权。中国式人权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形态特征和历史方位。中国式人权文明新形态,以社会主义为本色,以中华文明为底色,以创新发展为新色,借鉴人类人权文明优秀成果,是一种全新的人类人权文明形态,构建起了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人权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人类人权文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位置。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中国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开创了一种人类人权文明新形态,为丰富人类人权文明多样性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论当前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及其人权保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由于处于社会底层 ,微薄的收入使他 (她 )们脆弱得经不起生老病死的折磨 ,他 (她 )们的基本人权得不到切实的实现 ;在当前社会条件下 ,主要表现在基本社会经济权利中的生存权、劳动权、平等权问题以及权益受侵害时的诉权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权和主权是宪法学中的一对基本概念,也是宪法的一对基本矛盾。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宪法的一切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都是围绕着二者而展开。人权和主权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它们的产生既是人类本性使然,也都迎合了一定的人类需求。这些需求随时代和国别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人权和主权也就分别流行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别,成为不同时代和国别的口号和原则。今天,传统信条下的绝对主义国家主权观遭到了普遍人权的巨大冲击。但事实上,人权对主权的挑战远未达到取消主权的地步。一旦失去主权,人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挑战存在一定限度,它推动了主权新的发展,而不是彻底否定了主权。  相似文献   

12.
《人权的终结》[1] 是一本集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人权进行了富有见地的分析和论述的人权新著。笔者有感于它的晦涩难读 ,并为它颇具新意的观点所吸引 ,因而决意在通读数遍之后 ,对之进行梳理 ,在此基础上作一些思考。这就是 ,什么是人权的终结 ,人权是否真正走向了终结 ,人权又将何去何从 ?一、什么是人权的终结“当实用主义的辩护者指出了意识形态的终结、历史的终结和乌托邦的终结时 ,这并不意味着人权已取得了胜利 ;相反 ,这导致了人权走向终极。当人权失去了乌托邦的目标时 ,人权…  相似文献   

13.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主权与人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权与人权问题不仅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两个主要范畴,也是给当今国际社会现实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热点。在诸如主权原则、人权概念、二者的关系,人权的国际化趋势与国内管辖权的矛盾,以及由此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造成的冲击和对国际法、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挑战等方面,人们确有深入思考、探究和冷静应对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主权与人权的关系是复杂的,以往的讨论总是基于一种统一的视角,从一种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它,这种认识虽是必要的,却往往陷于笼统和牵强。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角度,从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理想与现实的视角——即从它们各自的立论基础来进行讨论,也许对其认识会更加准确到位。  相似文献   

15.
对国际人权保护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量繁多的国际人权保护机构、国际性法律文件及全球性与区域性的人权保护相互交汇,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图景,即人权观念的普遍性及其保护的国际性正在得到极大的发展。然而,人权产生的历史背景、人与人的国别归属以及国与国之间发展的差异等内在性决定了人权及其保护的国内性。如果过于强调人权的国际性,而低调地论及人权的国内性,就极易抹杀人权应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全球性时代的人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认为,以西方文化为特色的人权正在获得全球性。这种全球性表现为:人权成为全人类的普遍关怀;人权规则在各国宪法和法律中得以普及,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效力遍及全球的具有多样化的人权规则系统;联合国和各区域性国家组织形成有关人权保障的制度;人权问题已成为全球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还就人权全球性获得的原因、人权的全球性与人权的民族性的关系、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等重要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主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全球性质的经济活动跨越国界面临的巨大障碍之一。面对这种状况,现有的国际法体系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不过在现阶段国际人权法迅猛发展的趋势下,可以把交易权提升为受国际人权法保护的人权,利用人权的强势地位,推动国际经济交往的正常进行,尽管这种思路面临着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复杂问题,但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评格里芬的后现代人权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里芬的后现代人权观是一种整合了个人与集体、权利与责任,假定了西方价值与东方价值的统一,并强调生存权和生活权的人权观。从总体上看,这种人权是对现代人权观的反思、批判和超越,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积极的意义,但也存在着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中西国际伦理的不同是导致中西人权冲突的重要因素,伦理渊源的不同导致的人权理论与实践差异是中西人权冲突的重要原因,双方在国际道德标准上的差异是中西人权冲突的重要根源,而双方在国家利益与国际道德取舍上的差异则是中西方人权冲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