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艺批评的出发点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不同的批评家切入文学现象的具体角度和方法(如语言学批评、社会学批评、心理学批评),由此形成不同的批评流派;一是指文艺批评作为一门特殊的人文科学所应该具备的哲学意义上的逻辑出发点。二者是个别和一般、具体和抽象的关系。本文讨论的是后一个方面。批评的哲学出发点是从大量具体的文艺现象的蒸发和概括,是关于文艺的“许多规定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它体现了文艺最高层次的必然性,因而是文艺批评的思维制高点。占据了这个制高点,不仅能更深刻地切入文艺的实质灵魂,而且还可以使批评在更高的层次上“导致具体的再现”;不仅昭示出文艺最一般的规律,还可以体现出人们从事文艺批评的哲学意义。那么,该怎样寻找这个出发点呢?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的文艺批评标准房德胜文艺批评标准问题,是文艺工作中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后,邓小平在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过程中,多次论及文艺批评标准问题。我们认为,在文艺批评标准的问题上,邓小平坚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关于文艺批评标准问题,即“两个标准”与“三个统一”,是一套完整统一的文艺批评标准系统,两者是分析与综合的彼此转化、往返流动的辩证关系,其中前者一般应受制于后者。如将两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无条件地重前轻后或是此非彼,是不符合毛泽东的本意与文艺批评中应有的辩证思维方法的,势必在理论上、实践上给文艺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里包含着二层含义:其一,生产力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其二,生产力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其本身也需要有一个内在尺度,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其自身更需要有精确的规定性。笼统地说生产力水平低是不够的。这就需要研究生产力标准的内在尺度问题。生产力标准的尺度可分为“要素尺度”和“结构尺度”两个方面。对于前一方面已有文章论及,本文仅就生产力的内部结构问题作一些初步…  相似文献   

5.
当前 ,文艺批评信誉不高 ,标准混乱 ,批评家各说各理。要重塑文艺批评形象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批评中的“定位”。批评的形式和方法可以多元多派 ,但也要有一个主导趋向。一篇好的批评文章 ,也是对一个批评家道德良知的全面检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文学实践的历史发展出发, 针对当前文艺批评本身的探讨比较薄弱的现状,根据作者本人数十年来从事文艺教学及文艺批评写作的经验,结合具体文艺现象进行了生动活泼的阐释和说明, 从中显示出一种富有个性魅力的独特的批评观。作者认为, 好的文艺批评不仅要求理论思维的整体性和深刻性,而且要与活生生的艺术创作实践紧密相联,并应有自己的生命体验。文章涉及到文艺批评的宗旨、态度、方法和特点等各个方面, 读来给人一种艺术真谛的启迪和享受。  相似文献   

7.
文艺批评是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理论向前发展的重要武器。冯雪峰同志是“五四”以来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学习他的文艺论著和他的实践活动,有助于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高我们的文艺创作水平和文艺理论、文艺批评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艺批评标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批评标准刍议宋建林自文艺女神诞生以来,围绕着对她的评价,古今中外的文艺批评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标准,正如鲁迅所说:“或者是美的圈子,或者是真实的圈子,或者是前进的圈子”。①那么,文艺批评的“圈子”,即标准,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确定的呢?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9.
诗歌审美意象是诗人在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中产生的包含知、情、意复合内容的心理图象,通过显象语词外化的形象显现。意象是一个由“意”与“象”有机结合的包含丰富意蕴的复合结构。而就“意”和“象”本身看,它们又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结构体。基于此,认识“意”的内在结构和“象”的内在结构,对把握意象这一复合结构的复杂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唐司空图说过“象外之象”的话。此话一语中的,正道出了“象”结构的纲领。说到象结构,人们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单纯意象,意象组接和意象群所构成的结构图画。但那不过是“象”本身的呈现,而非飘忽不定的“象外之象”。我们所要研究的,是象本身及其背后的象所构成的多象多维的结构画面。诗歌作品艺术意象因其多象性而形成的世界意象、生活意象与自我意象的统一,是读者眼中有机统一的象的审美内容结构。诗歌作品艺术意象因其多维性而形成的不同的欣赏——研究层次和角度,是读者眼中有机统一的象的审美诠释结构。二者的结合构成象的结构,亦即读者完成意象态(读者再造意象)。一、“象”的审美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10.
批评是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有点轻慢。然而仔细揣摩,倒又觉得传统的答案过于刻板,难尽人意。但是,这却是一个关系到批评品格的重要问题,不容你无视。随着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扩展,一批新的文学批评命题产生了:批评即选择;批评乃是审美反应的阐释;我所评论的就是我……等等。一时间,各种观点流传迅速,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确给批评界注入了一股活泼的生机。新命题的核心,有这么两层最重要的内涵:目标的选择和主体的重建。我们曾过分拥挤地将注意中心集中在若干文学现象上,试图用儿条权威性的论述去构造大一统的规范化批评。这种努力在一定时期会取得相当积极的成果,但几十年一以贯之的施行却使它变成喋喋不休的说教或繁琐重复的论争。我们走过的批评道路已经留下许多教训,当我们还缺乏自觉意识时,旧日的错误又变为惰性力量而产生批评本身的自同性,成为发展的障碍。新命题恰恰是对批评本身自囿性的冲击,所以它的的确确是批评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认识和评价刘勰的文艺批评标准,是《文心雕龙》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从实质看,刘勰的文艺批评标准就是他的基本文艺思想的体现,因此分析刘勰的文艺批评标准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理解刘勰的整个文学观,从而对他的文艺思想作出正确评价。刘勰的文艺批评标准究竟是什么?是进步的还是保守的?目前研究者们的意见分歧甚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这个重要问题看来有必要继续深入探讨。为此,我们也想谈谈自己粗浅的理解,以就正于专家和读者。一要正确理解刘勰的文艺批评标准,具体说明刘勰的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的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不论情节轻重,一律以犯罪论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醉酒驾驶的情形千差万别,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不宜一律入罪。醉驾犯罪化不仅要受到刑法补充性的限制,也要受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限制,最后还要受到刑法典第13条"但书"规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道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广远。它源出于史官和隐者的实践(萧父语),以严肃认真的怀疑精神、老谋深算的理性思带、放荡不羁的超俗心怀和奇异生动的精美文笔而流芳后世,构成中国中世纪异端学人的精神支柱,古典文艺美学的内在灵魂,早期启蒙思潮的原始酵母。道家思想文化中还包含有一些现实化和未来化的因素,其作用不可与历史化石同日而语。道家思想文化中的这些历史、现实和未来意义皆来自于它的自然原则。道家的自然原则具有多维内蕴:它是从经验世界中体悟、提升出的一项根本的哲学原则,被作为宇宙的第一原理凌驾于人、地、天、道之上而又贯…  相似文献   

14.
董国俊 《社科纵横》2006,21(6):95-96
文艺批评在当代失去了它曾经的经典时代,即某一种批评理论统治整个批评实践的时代,而进入一个“参考系”的众声喧哗时期。但同时,多种批评概念的共时性存在和理论碰撞也产生了影响的焦虑。在这样一个时代语境下,我国当代文论将怎样汲取具有“商品化”特性的西方文艺批评理论,又在继承我国经典文论传统和挖掘新的理论价值的“双向建构”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种面向文化发展的多层次性和文艺批评实践的多元性的现实可能性。本文认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应该也已有能力建立这样的文艺批评局面。  相似文献   

15.
熊元义 《学习与探索》2012,(10):125-127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对文艺批评与文艺理论的关系研究不够,以致有文艺批评而无文艺理论,这使得文艺批评无法向纵深发展。中国当代文艺批评之所以没有出现飞跃式发展,不是因为在数量上增加不快,而是因为对理论理解不彻底。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的不少分歧既有起因于对一些文艺作品认识的差异,也有起因于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道路追求的不同,但从根本上说都源于理论的贫困。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文艺批评与文艺理论的辩证关系,探讨两者内在的本质联系,从而在促进中国文艺繁荣和发展中实现文艺批评与文艺理论的价值。为此,本刊特编发一组探讨文艺批评与文艺理论关系的文章,以期引起文艺批评界就此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文艺创新的“尺度”,既是个理论探讨的课题,又是个创作实践问题。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从四个方面论述这个问题:(一)创新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艺创新同其他事物一样必须按照“物种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进行,所以创新要有一个“度”;(二)就新时期文艺发展来看,要在“多元”、“多向”中寻找“定位”,在“多变”、“速变”中寻找“定向”,创新的“尺度”往往难于把握而使人们感到困惑;(三)文艺创新的“尺度”要受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不但对物质生产有依附性,还要受时代、读者群和传统审美习惯的制约;(四)文艺的创新与“尺度”处于一个对立统一体中,是沿着“同化”与“顺化”机制向前运动的,二者必须融洽和谐,“尺度”对创新才能起到激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有些文艺批评在文艺的多样化发展中无所适从,没有很好地把握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方向,不但缺位,即既有对优秀文艺作品弘扬不够的问题,也有对不良倾向抵制不力的问题,还有对文艺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个案文艺作品探讨艺术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等研究不深的问题,而且缺信,即文艺批评的社会公信力下降.这已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并将这种重视逐步转化为当前中国文艺批评科学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文艺不仅反映现存冲突,而且解决这个现存冲突.而文艺对现存冲突的解决既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虚假的.因此,我们在肯定文艺所包含的真实内容的同时,也要揭露和批判文艺所蕴涵的虚假内容.否则,文艺批评就会丧失真正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十分关注文学艺术事业的成长和发展。他在对文艺工作者的三次《讲话》中,联系我国文学艺术事业的实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对当时文艺界出现的“左”及右的错误思潮进行了批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周恩来同志强调要开展正当的文艺批评,认为这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环节,从阐述文艺自身规律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文艺批评的性质、任务,并就文艺批评的原则、标准作出了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在当时对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批评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今天,这些论述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清代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多次提到楚辞、屈原、《离骚》,仅自序就有五处这不仅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而且也使我们惊奇地发现:作者反复论及楚辞的深层含义在于:他找到了一把具有权威性的评判“标尺”,一个高屋建瓴、指陈得失的有力“武器”。一客观基础白雨斋论美成词说,“其妙处,亦不外沉郁顿挫。顿挫则有姿态,沉郁则极深厚。既有姿态,又极深厚,词中三昧亦尽于此矣。”(卷一)而在“沉郁”、“顿挫”、“深厚”三项之中,又以“沉郁”为本,“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薄。”(卷二)他还对“沉郁”作过具体的阐发,说碧山词“无处不郁,无处不厚。反复吟咏数十过,有不知涕之何从者”(卷六)。从自雨斋的研究对象——词的基本体性来看,柔媚软艳、婉约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