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是江汉平原城镇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人类治水能力的提高,江汉平原江河纵横、湖泊密布、航运便利的地理条件得以发挥其优势。城镇不仅在沿河运交通线上大规模产生,而且出现于平原中腹地区,江汉平原的地理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水患与城镇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清时期 ,江汉平原上的城镇伴随着农业的发展 ,凭借交通优势迅速地发展起来 ,它们在促进商业发展 ,沟通内外联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这一时期严重的水患又深刻地制约着这些城镇的繁荣。它破坏了城镇的建设 ,削弱了城镇功能的发挥。治理水患成为当时和后世人们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区域视角出发,应用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区域地理要素对城镇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通过解析关中地区城镇空间格局演变与区域地理要素方面的关系,认为区域城镇空间格局是自然基础、交通条件、技术经济、社会政治等诸多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区域地理要素的变化,区域的城镇空间格局也会相应的处于不同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4.
交通地理,反映地理空间的交通格局,在推动和构造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方面作用日益突出,但从理论层面系统认知交通地理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关系的研究相对缺乏。基于此,尝试构建一个基于交通地理演变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发展理论逻辑认知框架。通过运用逻辑分析、演化分析等方法,从城市生长、城镇体系生长、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口集聚等五个方面探讨交通地理、交通区位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关系。研究认为,交通地理的经济区位性催生城市生长,交通地理的等级结构演化推动城镇体系生长与发展,跨区域交通地理关联推动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从"点—轴"向"网格化"方向演变。考虑到科学严谨性,数理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以及进行计量验证将是进一步开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契丹族在其统治中心松漠草原的城镇建设,历经百于年,形成了以上京、中京为中心的草原城镇体系。松漠城镇虽然多来源于中原汉文化城镇建制理念,但也在诸多方面体现了契丹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松漠草原城镇体系的形成改变了以松漠为中心华夏北疆的地理文化风貌,并对金元城镇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四川城镇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城市的发展经历了较快发展、徘徊不前和快速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从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到,四川城镇发展已具有受经济发展、政策条件、地理因素影响的特点,发展至今的不足之处表现为城市化水平低、城镇规模等级结构断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等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扩大现有城镇规模,加速工业化进程,适度超前发展城镇基础设施,以充分发挥现有城镇在促进四川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清代前期的经济布局,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迁移、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布、以及水道运输与城镇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汉口在华中地区的崛起,以及江汉平原和鄂西山地经济发展的梯度差作了探讨,论证了湖北省经济布局的特点及其继承性。阐明经济布局的历史阶段性,继承性及空间特点,可供当前湖北省经济建设,生产布局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分形理论对豫南地区城镇体系进行空间研究,通过分析其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空间关联维数及牛鸦维数比和随机集聚性维数,探讨城镇体系的空间特征现状:(1)豫南地区城镇规模分布比较集中,中间位序城镇数目较多,但规模偏小;(2)城镇空间分布较集中,主要分布于一条地理交通线,城镇间的交通网络通达性优良;(3)豫南城镇体系主要以信阳为核心,呈扇形集聚性空间特征.基于上述特点,提出城镇体系发展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晋商的长距离贩运贸易沟通了山西南北的经济往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并沿南北驿路形成一系列功能各异的新型城镇,分别是交通型城镇,手工业、矿业型城镇,金融服务业型城镇,行政消费型城镇。新型城镇的经济功能空前增强,经济辐射力也较以往大大扩展,结合本地区的地理、物产等特点,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雏形,这一变动深刻影响着20世纪前期山西社会及经济结构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
论清代长城沿线外侧城镇的兴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清代以来,长城沿线地区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人口的增加,农业兴起和商业的发展都使长城沿线外侧经济发展呈现繁荣景象,这就为城镇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从历史地理研究的角度,主要介绍了长城沿线经济、人口、农业和商业发展的过程以及长城沿线一带城镇起源的背景、条件、以及城镇兴起的因素和其他相关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力图从宏观的角度通过对川江流域部分古道桥、城镇、祠庙与民居建筑文化的介绍 ,探讨其与历史、人文及地理的密切关系 ,从而展示其非凡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弗兰克·莫莱蒂(Franco Moretti)称自己是"地图制造者"。他绘制文学地图,认为地理形塑文学的情节、叙事风格和结构。在地理因素的影响下,文学内部形成乡村空间、城镇空间和国家空间。乡村空间是自足的、诗意的空间,人们拥有自由的身体;城镇空间是半开放的、过渡的空间,联系着乡村和未知世界,人们拥有半自由的身体;国家空间是开放的空间,是各种因素的镶嵌和拼贴,人们只拥有压抑的身体。莫莱蒂的三重文学空间观充斥着意识形态性,凸显了现代性危机。  相似文献   

13.
道路对城镇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引入"路学"视角,探讨青藏线修建与扩延对乌兰县的影响发现,在整个青藏线工程中,乌兰县从青藏铁路的地理中点转变为城镇社会发展的"终点",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乌兰县政府不断做出实践与调适以使地方社会能够继续共享青藏铁路所带来的红利,但成效却不如当初作为青藏铁路中点时显著。因此,青藏线上的城镇如何消除负效应仍然是亟需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究农户灾害脆弱性,对于有效推进农业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江汉平原352户农户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研究江汉平原农户灾害脆弱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农户灾害脆弱性调查表明,在接受调查的352户农户中,单一资产缺乏型农户占58.52%,所占比例最大;多种资产缺乏型农户占7.67%,所占比例最小;资产搭配合理型农户占33.81%。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自然资产缺乏是江汉平原农户灾害脆弱性程度较高的首要原因,金融资产、社会资产和人力资产缺乏是江汉平原农户灾害脆弱性程度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江汉平原地区位于湖北省经济发展腹地,近年来呈现出发展滞后的态势。对其经济发展现状及环境进行剖析,可以为快速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一主两副"战略下,江汉平原地区既具有交通、资源、政策的优势,又面临体制机制障碍和区域竞争挑战,必须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和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投资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江汉平原地区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南阳在汉代具有重要的交通地理地位。以南阳为一端,联系关中平原和江汉平原的武关道,春秋战国以来已经成为秦楚之间的交通要道。汉代许多历史事件,因南阳交通系统的作用而发生。南阳和以南阳为枢纽的交通结构,曾经表现出特殊的历史意义。考察汉代交通史和汉代区域文化史,不能不重视南阳的交通地理形势。东汉以来,南阳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交通作用也有所增强。随着南下移民浪潮的兴起,南阳作为四通的枢纽,联系南北的交通重心的地位愈益突出。诸葛亮择定南阳作为居所,以眼观天下,分析形势,等待时机,显然注意到南阳集中、交汇四方信息的优势,体现出不同凡响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的兴建 ,涉及社会、经济、历史、地理、交通、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区域经济等各方面问题。通过对三峡库区的调研 ,结合库区城镇迁建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分析和研究 ,得出了三峡工程的兴建有利于库区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库区城镇化建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从人文历史的角度指出了当代城镇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即传统文献中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人格化定义 ,剖析了古代自然观中人文精神的指向 ,对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景观建筑学中千层饼模式 ,与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等地理科学之间的理论互补作用 ,将使城镇规划的内涵拓展为一门以人文地理为主的系统科学 ,具有实践方面的可行性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江汉平原的区域特点,对如何把江汉平原建成我国内地特有的经济繁荣区,作者对建区模式和发展战略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江汉平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及城市化快速扩张的典型地区,研究其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及空间集聚格局可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及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运用“隐患―状态―免疫”模型,构建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型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和空间自相关法对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时空差异特征及空间集聚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较低,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228,处于不安全状态,历年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波动趋势,耕地生态系统呈不稳定状态;江汉平原各市县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空间集聚现象不显著,呈从集聚向离散化扩展的变化趋势,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空间格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非农用地扩张引起的耕地资源大量流失,是导致目前江汉平原耕地生态安全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