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就他的光荣而论,并没有缺少什么;就我们的光荣而论,倒是缺少了他。”这是莫里哀逝世以后,法兰西学士院在他的塑像座基上的题词,是对这位生前没有好运气,而死后在法国、欧洲,甚至全世界赢得了赫赫声誉的喜剧大师的高度评价。莫里哀以他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人类戏剧事业,他在三十多部喜剧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喜剧人物形象,其中“伪君子”答丢夫,“悭吝人”阿巴贡等艺术典型至今还出现在戏剧舞台上,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作为西方戏剧正宗的悲剧的研究成绩显著,而对于喜剧的研究却有些逊色。我们社会主义时代,既需要悲剧,也需要喜剧,因此,加强对西方戏剧史上象莫里哀这样的喜剧作家的创作经验的探讨和总结,无疑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戏剧事业的需要,是一  相似文献   

2.
曹禺是一位善于博采中外戏剧精华并加以融化吸收的戏剧大师。他成功地改编、主演过法国著名喜剧家莫里哀的《吝啬鬼》,多方位弘扬莫里哀的艺术成就;他改编、导演过法国著名喜剧家腊比虚的《迷眼的沙子》,用以培养中国戏剧人才;他翻译过莫泊桑的多篇短篇小说,向中国读者积极推介法国文艺作品。曹禺为中法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显示了中法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3.
法国17世纪的文学主要是"古典主义"的悲剧,何以难登大雅之堂的莫里哀喜剧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可,并一跃而成为后世法国戏剧的"经典"?除了莫里哀本身的戏剧天赋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现象呢?本文将从莫里哀所处的时代背景、观众观念以及其莫氏喜剧本身的艺术魅力入手,来探究这一喜剧形式大获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莫里哀是法国十七世纪集编剧、演员和导演于一身的现实主义喜剧大师。他的喜剧艺术理论是他的创作实践和舞台演出的理论概括,是他与论敌在理论战线上斗争的产物。因而,他的喜剧艺术理论具有鲜明的革新精神、实践精神和战斗精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喜剧理论传统。莫里哀的喜剧艺术理论集中表现在《〈太太学堂〉的批评》、《凡尔赛宫即兴》和某些作品的序跋里。我们拟把这些分散的观点作一综合考察。不当之处,请批评。  相似文献   

5.
《伪君子》是十七世纪的戏剧家莫里哀最优秀的喜剧,在整个戏剧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堪称佳作,尤其先声夺人、姗姗来迟、浓妆淡抹、层层张开等人物的出场更是对传统戏剧结构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民间笑话是喜剧性很强的故事。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笑话可以“振危释惫”,起讽刺和娱乐作用。笑话是我国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语言艺术。作为一种喜剧性的艺术形式,笑话有很大的审美价值,它可以使人得到很好的美感享受,使人憎恶丑,热爱美;它还可以给其它艺术形式(如小说、戏剧、曲艺等)的创作提供生动的素材。笑话同作为戏剧的喜剧有共同的美学特征,它们都具有喜剧与滑稽的特性,属于同一个美学范畴。法国古典喜剧大师莫里哀曾经这样谈到喜剧:“一本正经的教训,即使最尖锐,往往不及讽刺有力量:规劝大多数人,没有比描画他们的过失更见效的了。恶习变成人人的笑柄,对恶习就是重大的致命打击。责备两句人容易受下去的;可是人受不了揶揄,人宁可作恶人,而不要作滑稽人。”(《“达尔杜夫”序言》)莫里哀在这里对喜剧的艺术教育作用和审美价值作了很深刻、很  相似文献   

7.
莫里哀是文学史上古典文学的集大成者,近代文学的开拓者。他的喜剧创作首次把叙事视角完全转移到现实人生,建立了近代戏剧的叙事范型,并在西方戏剧由浪漫型戏剧向写实型戏剧的转换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曹禺有着丰富的喜剧舞台经验和杰出的喜剧创作才能,同时他还就当代喜剧发展现状发表过诸多真知灼见,从而形成了曹禺关于喜剧本体、喜剧创作和喜剧表导演等方面的相关理论。梳理和探讨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理解曹禺的喜剧艺术和整体戏剧创作,而且对当下喜剧发展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业戏剧创作进入成熟时期的作品,它虽然不是莎士比业喜剧最高成就的标志,却也是属于他的那些最脍炙人口的喜剧之一。 《第十二夜》以丰富的内容和别出心裁的剧情所具有的特殊魅力,使它在世界戏剧舞台、电影银幕上保持着经久不衰的、生动的活力。 《第十二夜》作于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第一时期的最后一年,也是莎士比亚最好的悲剧《哈姆雷特》出现的前一年。此时,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己进入了成熟阶段,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莫里哀是法国著名的戏剧家,同时也是喜剧芭蕾的创始人,讽刺手法是莫里哀戏剧创作的中心原则和主导表现手法。本文通过对喜剧芭蕾《贵人迷》的分析,阐述了在《贵人迷》这部喜剧芭蕾作品中讽刺手法的具体运用,以及舞蹈片段的运用对这种讽刺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在莫里哀和莎士比亚比较研究中出现的拿莎士比亚的悲剧与莫里哀的喜剧相比较的现象提出异议,指出应在喜剧范围内比较他们的创作,并找出他们在塑造人物、编织情节、制造喜剧效果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就喜剧而言,莫里哀和莎士比亚同样伟大,对传统的"扬莎抑莫"现象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2.
在威康·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中,《仲夏夜之梦》成为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戏剧作品,也体现出威康·莎士比亚喜剧的艺术风格。以《仲夏夜之梦》为例,探讨作品中涵盖的语言特色,从多个角度分析莎士比亚作品创作的理念,并找寻不同修辞之间的联系,为《仲夏夜之梦》语言特色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曹禺创作从前期悲剧转入后期喜剧涉及到他的深层精神立场。超越精神是曹禺悲剧的精神立场,实用理性是他喜剧的精神立场,《北京人》作为正剧是两种精神立场冲突的结果。由此可以深入地分析曹禺创作的内在理路,把握曹禺剧作的深层意蕴,并对曹禺创作道路及其所依托的精神传统展开一定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梅瑞狄斯、萧伯纳和巴里是明显影响了丁西林喜剧创作的3位英国作家。梅瑞狄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丁西林喜剧的理性品格上;萧伯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丁西林喜剧的语言艺术方面;巴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丁西林喜剧虚实相生的特征当中。正是在这些英国作家的启发之下,丁西林终于在时代精神、社会意识、理性色彩和艺术语言这四者之间找到了个性化的契合点,为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从喜剧性的类型看,小品《不差钱》属于康德、黑格尔以来的一些文艺理论认识到并标举出的"辩证的肯定性喜剧"。这类喜剧与莫里哀《达尔杜弗》、果戈理《钦差大臣》一类"彻底的否定性喜剧"有很大区别,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娱乐,也在于传达人性内容。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其人性内容是"人的一般本性"的胜利,即"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都有必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来显露他的重要的生命力",而"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中的"异化"成分则突然转化为虚无,因此引发人们的笑声。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与莫里哀典型观的三个基本区别是 :前者是丰富复杂的 ,高度个性化的 ,发展变化的 ;后者是单一的 ,高度类型化的 ,凝固不变的。一个靠的是“复杂的单纯” ,一个靠的是“单纯的复杂” ,表面看来是南辕北辙 ,实际上是异曲同工。尤其是莫里哀对类型化典型答尔丢失伪善性格的“充分的立体化” ,对于今天我国民族戏曲的振兴 ,更具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白尘无疑是中国现代讽刺喜剧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但他同时也创作了一批幽默喜剧.对这部分作品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陈白尘创作的另一侧面,而且有助于我们从幽默喜剧和讽刺喜剧相互关联的角度去把握作家对于中国现代喜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17、18世纪的法国正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的意识"自我塑造的关键时期,格林布兰特的"含纳"理论指导分析了费加罗三部曲的主仆二元对立模式,指出<塞维勒的理发师>及其之前的法国喜剧,包括莫里哀的剧本,虽然给予仆人一定的光辉,但其喜剧效果却含纳了它的反抗性,事实上是加固了等级秩序;而<费加罗的婚姻>则是一个转折,第一次颠覆了以往的主仆二元对立模式,提出了平等的人的观念,暗示了历史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