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受传统影响,学术界和管理部门对维吾尔族女性信教者的宗教信仰状况关注较少,文章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从宗教归因、宗教评价和宗教知识角度详细分析了维吾尔族女性信教者的宗教认知情况。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女性信教者在个体特征、家庭事件、人生礼仪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宗教归因倾向;她们肯定伊斯兰教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对伊斯兰教具有积极的态度;她们也存在对伊斯兰教未来发展方向意见不一致和缺乏宗教知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伊朗古典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密切 ,受宗教的影响深刻。在前期 ,主要是与琐罗亚斯德教有关系 ,受琐罗亚斯德教的影响 ;在后期 ,主要是与伊斯兰教有关系 ,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宗教对伊朗古典文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 ,也有消极的方面。这是伊朗古典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也是研究伊朗古典文学以至外国古典文学必须涉及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论王岱舆的宗教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岱舆是用中文阐释伊斯兰教教义的第一个伊斯兰教学者。本文从三个方面(两世观念,理气、性命、善恶,伦常)论述了王岱舆的宗教伦理观,认为他的宗教伦理观带着中国的特色,是在伊斯兰教固有观念的基础上吸收儒家思想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哈萨克族宗教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相比较而言,学术界对哈萨克族原始信仰包括对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以及原始社会后期的萨满教的研究较为充分,也涉及了哈萨克族曾经信仰的佛教、祆教和基督教的研究。关于哈萨克族伊斯兰教信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传播、发展及特点,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文字、教育和法律诸方面的关系,哈萨克族伊斯兰教信仰现状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青海地区信教群众较多、影响广泛的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为研究对象 ,简要地探讨了宗教文化对信教群众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礼仪习俗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伊朗宗教领袖和由伊斯兰法学家组成的监护委员会是政府的领导核心和监护者,也是全国宗教的最高领导。伊斯兰教与政治高度融合。宗教在领导政府的同时其管理也制度化、官僚化,同时也存在伊斯兰教的相对独立的内部自我管理。伊朗对国内的少数宗教执行控制、容纳和保护政策。伊朗政府对异端宗教巴哈伊教坚决镇压,把宗教集团内部的反对派边缘化。总而言之,伊朗的宗教管理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创新性,是政府管理和宗教自治相结合,集权化管理和多元化管理相结合,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试论回族社会宗教与世俗二合一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与发展中已将其烙印鲜明地打在了该民族的社会结构上,使之具有了一种宗教与世俗二合一的特征.其中,宗教即伊斯兰教主要代表着一种外来的结构因素;世俗则在相当程度上主要代表着一种中国本土的结构因素.回族社会宗教与世俗二合一的结构特征鲜明地体现在其社会组织与社会生活层面上.  相似文献   

8.
阿拉伯哲学是由阿拉伯伊斯兰宗教哲学和阿拉伯世俗哲学两部分组成的。但学术界往往把两者等同 ,且有轻视伊斯兰哲学的倾向 ,认为伊斯兰哲学没有什么思辩的内容。事实上 ,这是一种偏见。伊斯兰教的世界观在阿拉伯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不管是伊斯兰教哲学家还是阿拉伯世俗哲学家 ,都不能或无法绕开它 ,都会受到伊斯兰世界观或多或少的熏陶或者影响。《古兰经》主要是一部宗教经典而非哲学专著 ,但在《古兰经》中却经常涉及宗教和哲学共有的一些问题 ,如理智的认识、思维和存在、现象和本质、真理和谬误、空间和时间、创造和被造等等。伊斯兰宗教哲学的形成以《古兰经》的颁布为主要标志。在穆斯林的心目中 ,《古兰经》就是人类精神的保障 ,《古兰经》都是真主安拉所说的话 ,而且所有的话都表示存在的意义或真正的本质。《古兰经》对于善辩的阿拉伯人来说 ,不仅是宗教典籍 ,而且是差不多 3 0 0多种学问的源头 ,如法律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学、自然科学、天文学、哲学等。伊斯兰宗教哲学最初正是在对《古兰经》的注释中发展起来的。伊斯兰宗教哲学的派别则大多是在注释《古兰经》时 ,由于对经文的理解不同 ,而表现出了各派自己的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9.
回鹘是一个以善于兼容外来文明而著称的民族,不论其宗教信仰还是文学创作,都深受外来文明的影响。他们先后信奉过萨满教、佛教、摩尼教、景教、祆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差不多涵盖了古代亚欧大陆曾经流行过的所有国际性宗教。这些宗教的流行,对古代回鹘文学影响甚巨,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为数众多而丰富的古代回鹘文宗教经典与文学作品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是回族民众的精神纽带,是回族文化的核心,它既是一种宗教信仰,又是一种文学观照的意识形态,回族作家拥有的特定族属身份和底层观照意识,经过作家审美体验、情感体验之后,成为他们近距离地感受民族生活、细致地体验民族文化、敏锐地洞察民族精神世界的最佳视角。本文以回族作家石舒清、李进祥的小说创作为例,探究作家由于独特的民族文化立场和内在的宗教意识,即使在对底层人的人文关怀中,也闪现着鲜明的宗教伦理观,现代意识的人文关怀和传统的宗教信念,在作品中呈现出彼此交融纠结的审美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宗教属性,指的是构成这一文化体系中的宗教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伊斯兰文化同世界上其他的人类文化一样,可分为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两大类,作为宗教文化在整个伊斯兰文化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由教义、教法、礼仪修持、教派组织等这些内在、外在因素共同构成的系统结构。它包摄着信仰观念、社会意识、道德规范、心理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相互联系,交渗互涵,不仅为世俗文化提供和积累了不少方法、来源,也对世俗文化的发展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和作用。伊斯兰教以外来宗教自唐朝初年传入我国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生根、成长,经过逐渐适应,长期流传,进入明清时期以来,从内容到形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各种宗教源远流长,信徒众多,在群众中有着一定影响。特别是伊斯兰教和佛教中的藏传佛教和小乘教派,至今为一些少数民族的大多数群众所信奉,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群众性,宗教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意识、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还留存着深刻烙印,有时,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又交织在一起,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另外,宗教还有广泛的国际性。因此宗教在我国既是一个思想意识形态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对于国家的安定,民族  相似文献   

13.
孟加拉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加拉国是由主体民族--孟加拉族和20多个山区部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宗教信仰主要有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和佛教等.在孟加拉国存在的一系列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成为了影响孟加拉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孟加拉国对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正确处理可以促进孟加拉国政治现代化的稳定、和谐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元代回回的进入中国,居甘肃的回回民族逐渐增多。明清以降,甘肃仍为回族最集中的地方,“甘肃在明代几为回民全部区域”。①回回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他们所到之处就以清真寺为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活动场所,进行诗经布道等方面的活动,形成了与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有明显界限的坊寺区域,清真寺也就我为坊寺伊斯兰教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一个非常宗教化的国家.宗教对美国的意识形态、对外政策和战略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早期的白种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思想使美国人具有了民族优越感、"天命论"的思想等.美国在"9·11"事件后,对伊斯兰世界推行"民主改造"的战略,这是美国宗教极端主义同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对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逐渐建立了民族认同、宗教认同(伊斯兰教)和国家认同(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维吾尔民众的国家认同意识上升很快,民族认同感也在增强,宗教认同依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应合理调整三者关系,促进新疆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的上海穆斯林有着浓郁的宗教意识和虔诚的信仰,按照伊斯兰教义的规定,他们将自己的财产,甚至是毕生积蓄用以修建清真寺、修缮回回公墓、支助朝觐活动等各项伊斯兰教事业建设,推动了近代上海伊斯兰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在新疆哈萨克族发展演变的历史是一部“本土化”的历史.经过兴建清真寺、开展经文教育、设立宗教管理组织、确立宗教教规等历史过程,阐释伊斯兰文化的共性与哈萨克族文化个性之间张力的消解,形成了带有草原游牧特色的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9.
郭永胜 《南都学坛》2006,26(4):39-41
阿拉伯人的早期教育主要在库塔布和清真寺进行,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阿拉伯传统教育理论的形成与伊斯兰教宗教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教学与学习神圣化以及办学自由化、民间化;有一些比较先进的教育观念等。伊斯兰教为阿拉伯人的早期教育和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奠定了阿拉伯人早期教育的基础;伊斯兰教同异教派之间的论战,有助于促进阿拉伯人早期教育的发展;阿拉伯人早期教育的机构设置,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等也深受伊斯兰教宗教思想的影响。伊斯兰教把初创时期的阿拉伯教育和宗教传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为阿拉伯人的早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伊斯兰教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西道堂模式——个宗教派别的社会实践及带给我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道堂是清朝光绪年间出现于甘肃临潭的一个中国伊斯兰教派。其成员以回族为主体,还包括撒拉族、东乡族和皈信了伊斯兰教的一部分汉族及藏族,有教民数万人,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 作为一个宗教派别,西道堂在其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它是中国伊斯兰教派宦中唯一没有受到国外伊斯兰教某个学派思想的直接影响而形成的。西道堂的始传人马启西笃信伊斯兰教,同时又是一名秀才。他认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已很悠久,穆斯林长期生活在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中,已很难读懂阿拉伯文的经典教义,所以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