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不正当关联交易行为侵害社会整体利益,有必要将之纳入刑法调整.追究不正当关联交易刑事责任的台湾模式或大陆法系模式存在缺陷,不值得仿效,应当在我国刑法典中增设独立的不正当关联交易罪.成立不正当关联交易罪必须具备重大损失的结果,在与其他罪发生竞合时应当依重罪处罚,控股股东单位与其指派的公司董事之间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的频繁发生,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此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分类入手,引出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正当与非正当的判定标准的讨论,进而提出了若干如何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对策建议。 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的非公允关联交易是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重点之一,而非公允关联交易将对会计信息透明度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学者的研究较少涉及非公允关联交易。本文将非公允关联交易从关联交易中区分出来,利用2009—2013年中国部分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非公允关联交易、审计师声誉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公允关联交易将会削弱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另外,审计师声誉将削弱非公允关联交易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谢欣  王向阳 《理论界》2010,(9):68-69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关联交易在我国资产重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运用法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影响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建议规定有关侵权人的连带责任、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进一步完善证券法,以更好地规范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非公平关联交易。  相似文献   

5.
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普遍存在的情况下,笔者通过分析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几种类型,针对非公允关联交易出现的新特点,提出了规范非公允关联交易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由于结果可能具有不公平性,关联交易备受关注。依据成本效益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利用经济模型对关联交易的各种形式进行系统分析,所得结论是,只要关联企业间存在控制与从属关系,且控制公司能从交易中获益,则关联交易就会发生。  相似文献   

7.
艾颖 《理论界》2007,(9):244-245
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其中相当一部分采取了主体上市,原企业改造成母公司(集团公司)的模式。这种特有的模式导致了最终的受害者是无辜的广大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因此。规范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和关联交易披露对稳定整个证券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肃琪 《理论界》2010,(3):220-221
由于关联交易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一部分企业往往利用关联交易粉饰报表。因此,关联交易是注册会计师在年终会计报表审计中关注的重点,也是审计中的一大难点。但关联交易审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注册会计师不能发现企业关联交易中存在的问题,而最终导致审计失败。本文分析了关联交易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审计风险防范对策,为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选择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关联交易中,关联人往往会滥用对公司的控制权或重要影响力,从事损害公司、公司的中小股东以及公司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活动,因此,国外很重视对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我国现行《公司法》有关关联交易的法律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引起的税率变化,以我国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为样本,分析集团企业基于避税动机的利润转移行为,研究结果发现:当上市公司与其子公司间税率差异扩大时,双方会开展更多基于非公允价格定价的关联交易,进而提高具有税率优势一方的税前利润水平;进一步地,对于内部税率优势扩大的集团企业,其整体利润水平也会较税率差异不变的集团企业更高,说明集团企业内部会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转移给低税率的成员公司,进而降低整体税负,提升整体利润;最后,上述现象更多地发生在民营企业中,国有企业由于具有较高的避税成本和风险、较弱的避税能力及动机,因而不会基于税率变化对利润分配水平进行调整。因此,政府需进一步深化税收改革,切实给予企业更多的税费减免,降低税费。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由于开发商与购房的人经济地位和专业知识的不对等,而导致购房人的利益受损,特别是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以专业术语等隐藏的不公平的条款,不仅违背契约自由原则,违反了双方利益平衡原则,也违反了契约正义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判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互联网领域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与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同的特点,应对其进行类型化。把行为违反了客观规范作为判断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起点较为符合法律思维。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性条款可以用来作为判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据,无需创造新的规则。在判断要素的衡量上,至少应当包括商业模式、对互联网用户的影响、流量与数据、行业与自律规范。  相似文献   

13.
赵磊 《学术月刊》2012,(1):62-69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为何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学术界的主流形成了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框架:"宪政转型"、"体制落后"和"分配不公"。这三类框架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中,关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刻的相关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这与主流观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中国当下的现实,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有着极为深刻的解释力。这种解释的要义在于:(1)经济发展与经济基础的变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2)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求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在张力必然催生相应的政治诉求;(4)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负相关",正是这种"政治诉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的表现。因此,在经济基础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既要强化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又要确保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这个难题如何解决,不仅对中国未来的改革构成了巨大挑战,也将决定中国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14.
环境正义是较新型的环境价值观,由于经济、社会、历史等原因,我国环境立法中环境正义理念缺失,导致环境权益和责任分配不公,最终降低了法律的效率。事实上,环境问题不只是人与自然的失调,更是人与人关系失调的结果,因而要在我国环境立法中确立环境正义理念,明确环境正义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相关具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使文化产权交易法律制度的确立成为必要。文化产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内容设计,应从文化产权交易功能和属性出发,确定产权交易权利体系和权利类型,梳理文化产权交易法律关系,制定文化产权交易基本原则,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明确文化产权交易纠纷的解决方式,从而为文化产权交易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商法制度以商事交易行为为调整对象,为了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必须与信用紧密相连。商法制度是信用的基础,商法为商主体建立对他人的稳定预期和外在事实的信赖提供了制度基础;信用是商法制度的核心,在商组织法和商行为法中体现了信用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7.
就业能力不足已成为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尤其是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在知识水平、能力素质、技能水平等方面与社会需要及工作岗位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创业教育,能够让学生认识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像一个企业人那样思考和行动,从而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树立更加灵活的就业定位。英国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中林肯大学的林肯商学院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技能开发、实践性学习、工作经验学习和职业指导五个方面建立了创业教育与学生的学位课程有机整合的框架,并大力加强教职工创业教育能力培训,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取得了显著的积极效果。我国高校可借鉴国外模式,并与国内具体情况相结合,渐进式将创业教育引入课程体系,强化教师培养,系统性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的灵魂是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竞争法制的不断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文化的培育和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地区)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视。我国对市场竞争文化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残,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中国市场竞争文化的培育及其发展进程与市场竞争文化对竞争法制的促进功效发挥。培育竞争文化对完善我国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产业组织结构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范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解构与整合。本文从价值链与模块化的相关理论出发,阐述了产业链整合的机制与动向,并在交易的复杂性、信息可编码识别的程度和供应商能力三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链整合的诸形态,重点对价值链与价值模块的整合机制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本文还对我国的IT制造业如何选择适当的整合模式以促进产业升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商业标识立法保护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4年5月1日生效的《商标法》和正在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从立法层面,对商业标识的保护做了一些新的规定:首次确立了商业标识的概念;扩大了商业标识的保护范围,加大对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力度,增加和细化了商业标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对假冒商业标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从使用延伸至生产经营等其他环节;注重对商业标识权利冲突的立法协调,对商业标识反向假冒行为的双法规制。两部立法保护的对象虽各有侧重,但共同关注对商业标识使用的界定,在判断商标侵权和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上有其共性。两部法律相互补充,力图协调解决商业标识之间的权利冲突,呈现出立法体系化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