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德治国与学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民 《学术交流》2002,1(2):141-144
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又为学校德育工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俊峰 《唐都学刊》2004,20(5):118-121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辨、理顺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评析甄别传统道德与传统美德的功过,科学界定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异同等,对于我们充分认识"以德治国"的方略,全面理解"先进文化"的蕴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江总书记"以德治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的理论创新,坚持"以德治国"方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必须抓住重点,推进"以德治国"必须营造浓厚的德治氛围.  相似文献   

4.
5.
邵怀 《社科纵横》2001,(4):30-31
本文认为重视师德修养是"以德治国"的客观需要,由于教师职业的特点,对师德的要求具有一定特殊性.并对如何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肖建杰 《唐都学刊》2006,22(1):56-59
进行政治社会化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首要而关键的问题,因而我们必须找到推进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方法,政治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政治社会化,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一个社会对该社会政治取向和社会模式的学习、融合、传播、继承的过程。“以德治国”为新时期政治社会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探索“以德治国”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对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以德治国”是新时期政治社会化价值导向和核心内容;“以德治国”是新时期政治社会化的最佳方式;“以德治国”能更好地促进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8.
邱培彪 《探求》2005,(Z1):111
一、"以德治国"必须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传统"德治"思想首先值得我们利用的应是其"为政以德"的思想."为政以德"在孔孟那里,首先强调的是统治阶级自身应该具有优良的品德,国家的治理正是在于统治阶级的道德楷模作用,其次才是对广大民众实行道德的教化,让广大民众遵守社会的道德和伦理规范.所以,在儒家思想形成之初,道德的示范居于首位,而教化则是第二位.这对我们今天实行"以德治国"无疑很有启发.我们今天强调"以德治国",首先就应该在我们的领导干部中倡导"道德"的修养和提升,要求领导干部做到"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是关注一己、一集团之私利,真正做到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在全世界的实现而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甚至生命.只有我们的领导干部首先做到了"道德"的升华,才可能在广大的民众中宣讲"道德",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国".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9.
孟燕  刘永君 《唐都学刊》2005,21(5):38-42
以德治国与中华民族精神自古就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古代以德治国思想即重视整体利益、以德为本、自强不息、尚贤、重行、诚信等,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旨。当代以德治国方略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全面的拓展和提升,以德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施政纲领。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涵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要通过培养法治精神 ,以达到法治社会的目标和理想。  相似文献   

11.
胡信华 《探求》2001,(4):49-51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是法律与道德内在的逻辑要求,更是我国法治和道德的现状决定的。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基本途径,一是道德,特别是公务员道德法律化、制度化;二是培育社会公德,特别是公务员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是对刘少奇"以德治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以德治党"体现了道德的党性与先进性,"以德治国"体现了道德的社会性与广泛性.治国必先治党,必须结合"三个代表"思想把"以德治国"和"以德治党"统一起来,实现全党、全国、全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寿灿  傅文 《浙江学刊》2003,(5):153-156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出发 ,探讨以德治国的历史局限与现代发展 ,并在二者的内在关联与时代差异的分析中揭示现代德治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白羽 《浙江学刊》2002,2(1):193-195
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道德生活的外部条件 ,迫切需要适应新的社会条件的道德运作方式 ,制度伦理体系的构建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有效方法。法律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是制度伦理体系构建的两个维度。制度伦理体系的操作系统应体现经济、政治和伦理目标的一致性、相应监督机制的完善和社会利益制约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邵允振 《探求》2002,(3):4-6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方略和“三个代表”思想都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思想。本文从必然性、重要途径和实践要求三个方面探讨了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以深化对这两个重要思想学习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施敏锋 《浙江学刊》2012,(5):146-149
当下,主体指向的缺位导致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不高。本文以湖州市德清县民间道德奖为个案,提出了用身边的教材为主体自治提供草根榜样,彰显凡人善举为主体自治建构民间舆论场,政策保障为主体自治的畅通道德服务途径,政府职能道德化为主体自治提供伦理资源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自治路径,以促使公民道德与转型期的社会秩序要求相契合。  相似文献   

17.
陈世海 《社会工作》2011,(16):49-51
文章借鉴香港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经验,提出从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教育着手,构建“学生一学校一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育人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庭好的成长环境,获得学校、案主和实习生“三赢”的结果,推进社会工作制度化与职业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前社会对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的反应越发强烈,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公众形象有恶化之势.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大学生党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没有发挥其带头表率作用.因此,研究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对改善这一现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芙华 《社科纵横》2005,20(5):124-125
“以德治国”作为一种治国方式,是对传统的治国方式在新时期、新的形势下的一种创新和升华,它将其三种涵载体,即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社会舆论,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基本环节:1.加强与“依法治国”方式的结合,增强社会舆论的强制力;2.加强实际的宣传教育,坚定人们与新时期相适应的正确的内心信念;3.冲破传统的治国方式,创立新的具体的德治环节,产生新的“传统习惯”力量。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5,(5):26-28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就是把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经济文化发展。"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是我国在国家管理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其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创造性地探索了治国方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是实现国家稳定、民族复兴的基本前提。因此,基于和谐社会视域下阐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