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国家认同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研究领域,培育青年国家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目标。近年来,香港不断发生青年团体以疏离大陆为目的的社会运动,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因之受到挑战。"港独"分离主义思潮是影响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主要消极因素,它通过设置敏感议题、扭曲本土意识、操纵街头政治运动、强化分离主义理论伪装、煽动陆港对立等方式蓄意扩大在青年中的影响,以达到消解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并最终谋求香港独立的政治目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从意识形态话语建设、历史文化传统教育、政治法律制度规制、经济社会参与融合等方面稳步推进,全面清除"港独"分离主义的生存空间,最终加强培育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2.
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问题已成为影响"一国两制"顺利推行的重大社会挑战,心理融合机制是其中关键和突破口。从制度-心理视野来看,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在文化、政治以及利益维度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意义整合,所构成的心理融合类型通过宏观社会与微观心理两条作用路径,最终形成了国家认同的心理融合机制。促进香港青年"人心回归"是"一国两制"在新时代的重要实践课题,对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心理融合机制的探析,将有利于从底层心理认知的角度提升青年国家认同感,助力香港更好地融合国家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香港人国家认同问题备受学界的关注。国内外在有关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建构路径等问题领域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既有研究缺乏对内地港籍学生的关注、未能全方位把握其身份认同结构,且实证研究较为匮乏。加强对内地港籍大学生群体的必要关注、借用"多重认同"理论模型强化该群体国家认同的学理研究、考察内地青年的态度反应对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以及加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将成为今后该问题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根据群际接触理论,一定条件下的群际接触会减缓群体之间的矛盾,缓解彼此冲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内地两地青年的接触呈现了由试探、期待到焦虑再到防备的心理变化轨迹.两地青年的频繁接触并没有带来群体融合的直接效果.其部分原因在于两个群体间的交往没有充分满足最优的群际接触"条件".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两地青年群体的群际接触打造了最佳的平台和提供了最优接触的可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各级单位及机构应通过打造"大湾区文化圈"、推动大湾区中高等教育的合作发展、打破制度壁垒等措施为两地青年良性互动保驾护航,增强香港青年群体对大湾区的心理归属和实践自觉,进而提升香港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的关键时期。高中历史教育处于青年历史知识学习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通过深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效果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深港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在于香港的历史课程标准编写内容不够完整,并且因为香港回归前后的历史教育欠缺和近年来错误的社会思潮和媒体误导,给香港青年正确的历史思维培养带来了侵害,弱化了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只有香港特区政府破除阻力,让所有的香港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深刻认识到香港与祖国同根同心、血脉相连,才能达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教育目标,才能有效地消除深港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相似文献   

6.
由于港澳特殊的殖民历史境遇,港澳居民的国家认同具有明显的"多面性"和"混合性"特征,人心的回归与法理的回归未能同步实现。港澳青年正在掌握着新社会运动的主导权,也日益成为影响地区国家认同状况的"关键人群"。港澳地区青年国家认同问题的产生、发展及演变深嵌在青年主体性发展、港澳地区本土环境的内圈系统、中国内地—港澳地区关系的中圈系统,以及全球格局的外圈系统等多重系统中,增强港澳青年国家认同既面临着机遇,也遭遇着挑战。要推动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就必须确立生态系统性的思维,重视各系统间的密切联动,积极构建并培育增强港澳青年国家认同"内摄"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在"去中国化"的社会环境以及"独派"团体对"台独"的塑造过程中,台湾青年形成了强调"与生俱来"天性、追求多元化与小格局心态等特征的"天然独"认知。"时代力量"等年轻小党派的兴起,正是台湾青年"天然独"的影响结果。未来,在两岸青年的交流交往中,台湾青年的"天然独"与大陆青年的"中国梦"思维将难免会有小摩擦,但只要两岸青年多交流多交心,相信台湾青年也将体认到两岸同属一家的事实,逐步褪去"天然独"并融入"中国梦"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针对大学生网络直播中所呈现的物理镜像和场景镜像,存在空间关系认知错乱、主客关系认知混乱和传播关系认知杂乱等问题,通过价值关系中空间规范的重构、价值关系中身份角色的重构和价值关系中技术生活的重构,促进他们理性参与公共事务、表达自我诉求,这对于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培养成担当社会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青年运动此起彼伏的背景下,以青年或青年学生为主体的违法"占中"等事件给香港社会各界敲响了警钟:香港青年出了问题。种种现实和数据统计表明,香港青年也确实面临着一系列有形无形危机,主要表现为:持续递减的人口危机、前景不明的职业危机、难以脱贫的贫困危机、日趋延迟的过渡危机和迷惘模糊的认同危机等。这些问题给陆港关系的深化融合、香港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青年个体的信心提振都带来极大隐忧和冲击。鉴于此,建议政府尽快出台青年发展战略、加大青年帮扶力度、广开青年民主言路和畅通青年晋升通道,以期消解青年危机,促进青年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女性向"综艺节目是多维度折射时代女性的天然镜像,具有提升女性生存空间、促进男性认知重塑与重构女性自我认同、赋权女性主体话语的价值。融媒体时代的女性形象正是通过依托去势模拟打破刻板印象、多元艺术形式进行塑造,以及重构女性价值的内生逻辑推动女性发出更强的时代之音。然而,在面对诸如节目数量、质量以及社会共识缺位的种种现实冲突,今后发展中的策略选择上,既要"从上往下"进行顶层设计,又要"从下往上"形成协同力量与之呼应,从政策支持、节目革新,以及构建社会共识和营造女性友善生态等方面出发,促进新时代的女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新的视角审视国家认同教育尤为必要。从必要性上看,国家认同教育对于实现国际交往、维护社会稳定、保证青年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路径上看,国家认同教育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基于基本国情开展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支撑、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青年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群体,必须重视对青年的国家认同教育,引导青年自觉实现对国家的认同,立报国之志,践报国之行。  相似文献   

12.
进入网络时代,青年受众的身份认同模式、互动创作模式、资本融合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变动。基于福柯空间理论的视角来考察网络空间中趣缘社群的互动实践,可以发现,青年受众在缺乏身体实践的电子记忆中成长起来,他们将网络异托邦延伸为补偿性的空间系统,参与壁垒从技术型转变为话语型,商业权力与青年受众在持续博弈中发展为互为嵌入的关系。网络空间不再是青年逃避现实世界的"乌托邦",而成为他们自主选择的镜像现实和积极涉入的平行"异托邦"。  相似文献   

13.
代际性和阶层性是当代青年文化的基本特征,"80后""90后"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代际差异和阶层差异。"80后""90后"青年对国家层面价值观最认同富强,对社会层面价值观最追求自由,对个人层面价值观最注重诚信。在代际差异上,"90后"更向往自由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80后"更看重富强和法治,并且"90后"的内部异质性大于"80后"。在阶层差异上,富裕家庭青年最认同文明、自由和法治,中产阶层家庭青年最认同民主,城市贫困家庭青年最认同平等和公正,外来务工青年最认同富强、文明和和谐,体现出不同阶层青年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发生在台湾地区的太阳花学运中,台湾青年由政治冷漠群体走上台湾政治舞台,他们的运动诉求具有明显的"反中"倾向,出现"中国认同"危机。从世代政治视角分析发现,"趋左"的青年政治生命阶段、历史上特殊的群体成长经历和经验以及现实中两岸和平发展的利益分配问题等三方面导致了学运中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的异化。后太阳花时代,应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台湾青年、务实的方式与他们分享发展利益、用中华文化软实力引导他们认同中国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佛系青年"是当前"90后"青年群体自我推崇的新标签,其"佛系心态"是这类群体有别于青年其他心态的显著表征,通过片面截取佛教基本教义进行意义的拼贴、置换、认同,展现出这类青年亚群体当下的生活样貌和精神困境。"佛系心态"折射出了处在人生奋斗阶段的"90后"青年群体当前复杂的生存样态,呈现出了处在两个历史交汇期的青年群体既渴望获得成功却又逃避的矛盾心态。对身边的事秉持着无欲无求、不争不抢的心理状态是青年新兴亚文化的主观映射,是对当下青年生存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镜像反映。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党和政府助力青年发展,青年增强担当精神,以及舆论坚持正确价值观引导青年,对塑造奋发有为的新时代青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本文以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中国期间香港人经历的社会认同历程为例,阐述社会认同的基本社会心理原理。讨论范围包括社会认同研究在欧洲和北美的发展简史,社会认同论中重要概念的定义,社会认同背后的心理动机、认知历程,及其对社群观感、社群关系和社会行动的影响。文中特别强调社会认同的动态历程及其与社会中人们普遍接受的社会信念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于代际研究方法对青年群体的整体政治认知,基于社会结构理论下的"9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发现,经济因素主要影响贫困大学生入党积极性,和"90后"大学生政治效能感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农村户籍的"9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高于城市户籍大学生;文科背景"9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高于理科生。政治认同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政治制度得以巩固的基础,需要建立培养大学生政治认同机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深度访谈北京市回龙观社区的青年程序员,探究程序员职业共同体及其认同。研究发现:青年程序员由于职业气质、职业认知和知识结构等各方面的接近性,构建了以职业认同为基础的"想象共同体";第二,青年程序员群体出于对本体性安全感的追求,自发形成相似职业的生活聚居;第三,程序员通过ICTs(信息传播技术)进行线上信息和资源共享等活动,从而形成了日常生活例行化基础上的社区认同。  相似文献   

19.
港台青年学生近两年掀起的政治运动彼此有一定的联动,也共同深受外部政治势力的支持,其对象和目标也有相似性,都具有借助"民主"抗争幌子和颜色革命手段达到分离主义目的的实质。港台青年学生政治倾向的思想根源是后殖民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解决之道在于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中国观。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青年承担了文化传承重要主体的历史责任。通过文化传承保存延续和发展自己所属"国家–民族"的基本价值和文化特性,青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文化安全的角度考察高校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有利于我们理解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刻性和紧迫性。在文化安全的框架下,通过传承教育、认同教育和认知教育,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安全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每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和改变,共同促进和成长,有利于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使我国的文化特质免于消失、消亡或同化的威胁。青年也认识到自身的文化安全属性,主动承担起实现我国文化安全主体和重要载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