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确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思想素质和精神支柱,是青年群体实现"中国梦"和人生理想所必备的道德品质成长的基石。精神境界高尚,思想政治素质优良,当代青年运动的方向就能始终代表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际国内的各种挑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社会实践为载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进一步强化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构筑当代青年群体强大精神支柱,引导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奋发进取,继往开来,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90年的青年运动历史证明,青年始终是中国社会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朝气的力量。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一道前进。当务之急,是需要我们从青年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当前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制定切合实际的青年社会政策,通过大量、深入的工作去落实青年政策、维护青年利益、倾听青年的心声、解决青年问题。  相似文献   

3.
青年运动是青年人的事业,是青年全面、深入参与、干预、介入民族国家和社会事务,乃至国际事务、全球化事务的基本形式和途径,是青年的社会历史舞台。近现代以来青年的发展史即是一部生动而复杂的青年运动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青年展示出其无限的可能性。青年运动作为社会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青年运动,既是青年群体的社会行动方式,也是研究青年的一种视角、理论和方法。国内近些年来的青年研究有将青年运动历史化的倾向,这种倾向无论对于研究本身还是对青年的社会实践,以至社会对于青年的认识和理解都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青年发展从社会空间的视阈进行系统研究还几近空白。从当代青年发展的现状来看,其社会空间挤压已经成为值得高度重视的现实困境。青年发展研究向社会空间视阈转向,研究青年发展社会空间挤压的生成逻辑和主要特征,重新审视青年群体社会空间和整个社会空间的结构关系,再构青年发展社会空间的新秩序是青年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重大课题。因此,要不断探索和建构促进青年群体科学发展的社会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保障青年发展社会空间的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5.
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走向透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一、当代青年与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青年是时代变化的晴雨表 ,是社会价值观念中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价值群体 ,青年价值观念既是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一种敏感的折射 ,同时 ,也是社会变迁的缩影。研究青年就是研究未来 ,研究青年价值观就是研究未来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及其走向。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最富于理性思维的群体 ,如果一般社会青年是以感性的方式、以行为的方式来直观地反映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那么 ,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把握是以较为抽象的、理性的方式来把握社会价值观念的 ,因此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更具有稳定和普遍的特…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我国社会各领域青年群体价值观念的共同性特征及行为选择等方面的普遍性特点,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当代青年学习的全过程,融入当代青年党建工作的全过程,渗透于当代青年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推进在青年群体中培育的氛围建设,契合当代青年发展规律,引领当代青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一)青少年研究在上海的兴起青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国青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曾英勇地发挥了先锋作用和带头作用。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不仅在中国青年运动历史上有着光荣的传统,同样在青少年研究方面,也曾是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社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多的是存在于国家层面特定目标的行政动员和资源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的群体发展状态是否还可以用“运动”来概括需要作进一步探讨。青年群体发展状态是社会发展状态的组成部分,分析青年发展状态其实质是要得出对于社会状态的判断。以国家导向规定青年运动的方向和结构有利于青年群体与社会的强力整合,社会因此而提高其现实发展目标的效率。存在的问题则在于。青年群体的权利诉求易于被湮灭在“高度角色化”和“被神圣化”之中。  相似文献   

9.
青年是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和创新的未来,青年更是推动国家宪法建设、发展和成熟的主要社会动力之一。中国近现代的青年宪法意识变迁历经了自然经济的自由精神萌芽、商品经济的形式平等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民主政治成熟等三个演变周期。如何坚持时代脉搏,赋予青年使命担当,着力培育当代青年的宪法意识,确立科学的青年宪法意识的培育原则,拓展青年宪法意识有效培育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又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青年积极展开救国图存的青年运动。这一时期广东青年运动实现了从自发演进到政府干预导向的转变。在发展过程中,广东青年运动经历了从潜伏到公开、从混乱的个别运动到集中的有计划的策动,进而向统一路径迈进的三个阶段。以中山大学抗日先锋队和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为组织典型的青年运动,展现了这一时期广东青年运动组织的发展模式,体现了广东青年在民族危亡面前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不惜牺牲自我的个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