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现在,几乎没有企业家会否认品牌所带给企业的好处,品牌可以为企业保持和吸引顾客,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阻击竞争对手,获取竞争优势等方面提供近乎没有穷尽的力量。但是我们也看到,曾几何时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产品消失之后,企业也跟着消亡,而且这种事例并不新鲜。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肯定是你没有成就你的企业品牌,紧盯着产品品牌,没有将强的产品力量转化为相应的企业力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日照市统计局立足统计工作实际,着眼长远发展.把创新文化作为一项系统工作,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以先进的机关党建文化凝聚党员干部群众的力量,大力实施品牌工程,成功提炼出“奉献统计”党建品牌,推动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奉献统计”党建品牌创立以来先后被授予“机关党建创新二等奖”和“日照市机关党建示范品牌”。  相似文献   

3.
岁末,各个行业惯于盘点。如果我们环视2010年度的中国汽车市场,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自主品牌中级乘用车没有一个产品能实现平均单月销量过万,而自主品牌的紧凑型乘用车却势如破竹,这是为何呢?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的动植物总是要经历从出生、生长发育、成熟稳定和衰退死亡的生命过程。产品也一样,也要经历类似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产品生命周期(PLC)。在商业社会里.产品提供商之间有了竞争,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品牌。而且,商业品牌从诞生、成长、成熟到衰退好像是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说,品牌在商业社会中,也是有生命的。那么,如何看待和管理你的品牌生命周期.就需要我们理性的分析和研究了。  相似文献   

5.
从产品力、销售力两方面综合分析品牌市场地位自从市场营销进入品牌营销阶段,如何赢得并留住消费者尤其是忠诚的消费者一直是商家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任务,原因也很简单:赢得一个新消费者所需的费用远远高于维持一个现有消费者所需的费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跟风模仿也愈演愈烈,企业要想在这种竞争环境中不被超越以至淘汰,唯一的出路就是打造坚挺的品牌,建立强势的品牌资产。正如WPP集团公司的斯蒂芬·金所言:“产品可以被竞争同行复制,而品牌确实独一无二的;产品可能会很快地过时,而成功的品牌确实永恒的。”著名的广告研究专家拉里·赖特也曾说过:“营销之战将是一场品牌之战,是一场关于强势品牌的竞争公司和投资者都会将品牌当作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这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占领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拥有市场强势的品牌。”在弱肉强食,竞争激烈的市场生态环境中,占据较高的生态位,获得长足发展的底气与资本,是每个企业梦寐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的营销学界.大家较为一致的认同一个观念:在中国,公司品牌和形象会成为很多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决策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参考因素。在《品牌测量与提升——从模型到执行》一书中,通过焦点访谈的方式解读了中国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解读元素和反应:并且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提出了,在中国市场上,公司在品牌资产中的角色尤为重要:“中国消费者把品牌与公司联系起来,很直接的”追查“品牌背后的公司”,并且存在着“先有公司,后有品牌的认知逻辑”。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一个信息不通畅的市场里,消费者往往会存在“自上而下”的认识逻辑和过程、也就是说消费者会对某一产品存在从整体到部分的判断推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和人们对健康品质的追求,农产品品牌这一新的农业发展趋势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为我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使得农产品品牌战略成为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凯文·莱恩·凯勒曾说:“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产品的同质化时代已经到来,品牌成为引导顾客识别和辨认不同厂家和销售商的产品和服务,使之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唯一利器,它是比企业产品更重要和更长久的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的国外农产品品牌涌人中国。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农产品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产品品牌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今天“蒙牛”的目标是做一头“世界牛”,要把“中国乳都”呼和浩特打造成“世界乳都”,把内蒙古建成世界乳业中心,这已经不是铿锵有力的口号了,“蒙牛”正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大踏步的前行。人们难以想象这个几年前还在为自身生存而挣扎的地方奶制品企业,如今竟是这样的牛气冲天。那么,翻开“蒙牛”品牌营销的短暂历史,也许我们能有几许收获:事件营销的几个关键点串成了“蒙牛”品牌成长的线。  相似文献   

10.
知道下面这个是什么列表吗? 它是淘宝上的“兴趣收藏”的分类表。可见,“收藏”,并不仅仅是我们传统上所认识的集邮、古董收藏,它已经延伸到了形形色色的领域并且已经形成产业。能像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迪士尼、Hello Kitty这样形成“收藏”品牌,拥有一群铁杆粉丝,是一件何其令人羡慕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提升品牌价值,把品牌做强做大.一直是企业品牌管理的目标。做品牌有很多种方法,并不一定都依赖于企业的实力,如果你不是行业老大,又争不过行业老大,那么你就另立山头自立门户才能“与众不同”。而建立新的产品类别,即进行品类创新,是打造品牌的一种捷径,能够在短时间内打开市场,帮助企业开辟一片蓝海,同时也能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推广费用,从而赢得巨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12.
统计文化的建设、提炼、升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统计文化品牌的创立、宣传、认同是统计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各地以极大的热情创建自己的统计文化品牌,继“诚信鲁统”、“市情信达”、“市情迅捷”之后,又涌现了一批富有哲理、充满文化气息、符合当地实际的统计文化品牌。现将泰安、东营、聊城三市的统计文化品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爆炸式的信息传播现状让传统的品牌传播策略收效甚微,为了更好的传播品牌,理论和实践界越来越重视回归本质的消费者感官体验。文章讨论了感官品牌的形成机制,多感官交互的意义,运用感官品牌传播策略的方式和维度,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品牌象征着财富,标志着品质,积淀着文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的知名度愈高,认知率愈高,影响范围愈广,消费者对它们的认知程度、认可程度、接受程度、依赖程度愈强,愈愿意优先选择和购买他们。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多元竞争的出现,尤其WTO,品牌经营全球化,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品牌经营须要新理念和新实践已是不争的事实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品牌建设是四川工业强省战略的重中之重 品牌是自主创新的成果,是知识产权的载体,是提高西部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实战角度看,自主创新和提高竞争力,都要落脚在创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外知名品牌上,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发展要靠市场占有率,拓展市场占有率要靠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更要靠品牌。品牌建设更是转变四川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增长方式的紧迫要求。  相似文献   

16.
略论分层品牌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牌产品是多层次的,具有不同的等级差别。从空间范围看,名牌产品的辐射范围不同;从时间长度看,名牌产品的寿命周期不同。对多品牌企业而言,并非每种品牌都是有利可图和有发展前途的,而企业的各种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必须及时淘汰衰退品牌,以便集中资金发展重点品牌,并抓住时机推出新品牌。因此,每一个实施名牌战略的企业,应对本企业的现有品牌进行综合评价,将其划分为若干层级;确定不同层级品牌的市场地位、竞争优势、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品牌的发展策略,促进各品牌从非名牌向名牌,从短期名牌向长期名牌、…  相似文献   

17.
让更多的家庭受益于早期教育研究成果精华,让更多的宝宝接受科学、系统地早期教育知识和训练,是所有早期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对早教服务行业进行品牌信用评级及分析,分析目前我国早教服务行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及其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品牌信用评级实施细则》中各项指标详细解析,指出了企业在各项指标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供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是企业成功的驱动力,一个成功的企业必伴有成功的品牌,这一点已形成共识。成功的品牌必有文化价值,因为文化价值是品牌的内涵,是社会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是现代社会的消费心理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1969年,里思和屈特提出了影响整个营销界的定位论。定位论强调:随着竞争激化,同质化、相似化日益严重,品牌需要创造心理差异、个性差异。而定位的目的即是创造差异性。1984年,为了适应竞争和变化的策略,屈特在延续定位的差异性这一基本要求上.提出了再定位的概念。再定位就是重新定位,意即打破事物在消费者心目中所保持的原有位置和结构,使事物按照新的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重新排位,调理关系,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新的秩序。  相似文献   

20.
品牌建设是当前企业运营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当中国企业还在羡慕国外跨国巨头由于长期品牌经营所获的高额品牌溢价时,国内企业却还在深陷品牌建设的泥潭。大量的品牌运营和建设费用使企业苦不堪言,甚至望而却步,到头换来的却是财务上更大的赤字和危机,企业大量的投入最后充其量也只获得一个所谓知名品牌的虚名,为什么?当前企业品牌建设中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