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  相似文献   

2.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正确原则。可是这一原则是否适用于商品流通领域,尚有一些模糊观念需要澄清;在流通中如何将这一原则具体化,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试结合当前市场上的主要问题谈些浅见。 一、商品流通领域要不要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价值规律必然自发地起调节作用,因而,“市场天生无组织”,商品流通过程也就不可能有计划。这种观点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与市场一般、资本主义市场的概念,抹煞了社会主义市场的特殊性。众所周知,市场或商品流通同商品生产一样,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任何现实的市场则必须是和某种特定的具体的经济制度相结合的市  相似文献   

3.
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基点,许多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宏观调节的目标模式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观点。在我看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观点是,实行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把计划与市场融为一体的统一的计划市场模式。这无疑使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进一步接近了社会主义的现实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4.
一、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涵义 “七五”期间经济改革的三项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如何认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弄清它的涵义,对于落实“七五”计划,搞好“七五”期间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但是,我国经济学界对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涵义看法不尽一致:有的同志认为是扩大商品流通;有的同志认为是增加市场设施、改进流通手段;有的同志认为,应建立各种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其运行机制而言,在总体上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在这种经济运行机制中,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选择,都是以市场作为依托的。所以,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把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性任务来对待。  相似文献   

6.
正确处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长远方向,而且同当前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紧密相关。对此,我们绝不可等闲视之。长期以来,人们曾经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与市场是不相容的,其理由是,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正是对市场的否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表现在对市场的利用上,只能表现在对市场的限制上,因而,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的作用同计划的作用是相互对立的。这种观点否认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否认了价值规律在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调节作用,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消极的后果。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重要突破。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虽然在正确认识与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但不是这一问题探索的终结,而是把这一探索、研究引向深入。历史上,市场经济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迄今,世界上的市场经济.一般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包括前苏联与东欧一些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也是以私有化为前提的。唯有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如何认识与处理?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本文试图在简要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是以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目的的经济,是有计划发展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这些重要特征已为人们所公认。但社会主义经济是否同时具有产品经济的特征,却是一个长期来为人们所争议,迄今未获解决的问题。左倾错误将商品经济看作万恶的根源,把商品经济混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把它与社会主义经济绝对对立起来,在“四人帮”粉碎后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必要的、有成效的批判。但是,现在理论界逐步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特征。我不同意  相似文献   

9.
卓炯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尤其是把《资本论》的原理应用于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理论观点,作出了贡献。卓炯同志的经济理论是多方面的,可说自成体系。这里只对他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点作些简要的介绍。1.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卓炯是我国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经济学家,1962年,他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的商品经济。他说:“在公有制度下,不论是全民所有制的产品也好,集体所有制的产品也好,只要有社会分工存在,产品就要进入交换过程,就要成为商品。但这种商品和私有制下的商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两种运行方式——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小平同志最近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和市场如何同时存在,并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优越性,这是很值得研究的。商品经济的运行客观上受市场调节。市场调节的实现则是通过一定的运行方式。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仅同样受市场调节,而且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市场调节作为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其作用是多方面和全覆盖的。主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11.
东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中都有计划和市场两个方面。计划是国家干预的一种经济手段,市场则通过价值规律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也是一种经济手段。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经济手段,相互间都会发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传统的观点是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同商品经济截然对立起来。认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商品经济以及与其有关的经济形式都会消亡。经过社会主义实践,这种传统观念已经突破,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确认必须发展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然而,当我们强调要发展商品经济、要通过改革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理论界又出现了一种“新”  相似文献   

13.
(一) 在全国第五次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上,有人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企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唯一的原则。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着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为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体系。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中,除了按劳分配规律在起作用之外,还有基本经济规律、计划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起作用,特别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十分明显。”对于这种观点,我有以下两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要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必须建立起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什么形式的市场才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呢?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市场模式必须要反映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两大要求:一个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内在的广泛联系,一个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有计划运行。因此,社会主义市场模式应具有广泛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改革的实质是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中国改革的目标选择,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形式的再选择。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发展植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把经济搞上去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这样就给我们的改革目标提出了双项约束:既要利用各种方式发展生产力,又要保持社会主义性质不变。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计划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发展商品经济不能脱离市场,要以市场为取向。商品经济中经济的客观要求和计划机制的现实性,以及计划与市场在功能上的互补性,从理论上决定了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自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权威性结论确立以来,计划与市场理论一直是经济理论工作者的“热门话题。”计划与市场理论研究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大计划、小市场”、“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力辅”、“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标志着我们对计划与市场理论认识的阶段性、渐进性特征。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所不同。前者作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重要原则,准确地阐述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经济模式的实质;其结合的规定性是严谨的,结合的质是不变的。后者作为调节机制的重要原则,揭示了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精髓;其结合的规定性是灵活的,结合的量是可变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逐步摆脱了传统观念,并形成新的认识。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后四中全会后,又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  相似文献   

18.
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是指近年来,理论界有些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异化,产生着异化,甚至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有思想上的异化、政治上的异化,而且有经济上的异化。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还硬说它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这不仅涉及到对马克思使用的“异化”概念如何认识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如何看待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社会主义异化论”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观点。在我们看来,“社会主义异化论”根本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理由是: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个转变时期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计划与市场两者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会于11月6日至13日在安徽巢湖联合召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与会者133人。兹将讨论的主要问题和有争议的观点概述如下: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问题 与会者一致赞同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对商品经济的性质,有观点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带有若干产品经济的因素,因为它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劳动带有直接社会性,指令性计划的存在就表明了这一点;另一种观点认为商品经济与产品经济是根本对立的,不能共存,因为商品经济是按价值规律运行的,而产品经济则相反,如果两者共存,就等于说它既按价值规律运行,又不按价值规律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