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产业生态化: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带来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迫使我们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为此,必须实现产业生态化,改善产业发展模式.具体的产业生态化路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等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向生态化转型是提升国际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和路径安排.新常态下广东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仍存在困境.解决问题的路径是积极进行产业生态化转型,需要企业、产业和政府等层面,从制定发展规划、强化激励机制、合理构建产业结构、鼓励生态化技术创新和科学设立监督机制等方面努力,建立全方位的生态化产业体系,重塑广东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是不可避免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可以分为以下模式:基于现有产业基础的纵向延伸式和横向衍生式、脱离现有产业基础的空降产业式和内部资源挖掘式.为了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和替代产业扶持机制是必要的.而对产业转型尤其是退出原行业进行补偿也是不可或缺的,具体补偿内容包括:资源型企业的退出补偿、资源型产业转型职工安置补偿、资源型产业转型土地征用补偿、资源型产业转型生态环境治理补偿,等等.  相似文献   

4.
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是产业转型,但在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产业转型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层次;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找准产业转型的资源定位;扩大开放,借助外力,推进产业转型,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以产业空间集聚的方式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是当今工业的发展潮流。作为一个产业集聚区域,生态工业园区从根本上将传统工业发展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的线性模式转变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通过园区内污染型企业的生态化转型、保持园区内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建立生态共生网络体系等手段,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区域规模化,可获得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多方共赢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6.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建省的重点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福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居全国前列,加工制造业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新兴产业加速兴起,但同时结构性矛盾突出、创新能力不强、配套能力弱、企业关联度低等问题困扰着其进一步发展.应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提升.转型,即产业结构由制造集聚向研发集聚转型;产业类型由发展加工贸易向打造核心产业转型;产业布局由离散式产业布局向特色化产业集聚转型;产业链分布由橄榄球型产业链向均衡型产业链的转型;产业环境由依赖政策软环境向依托软硬结合的产业新环境转型.提升,即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提升区域产业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和2009年3月湖北大冶、黄石等四个资源型城市分别被纳入国家第一批和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名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和发展问题成为湖北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四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面临资源型主导产业衰退而替代主导产业发展不足的困境,影响了地区主导产业的更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基于自然资源在产业演进和经济增长中的"诅咒"视角,分析了湖北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困境形成的内在机理,并提出发展非资源型替代产业以实现主导产业转换的产业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工业园区是以石油化工产品研发、生产和加工等为主的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是石油化工园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石油化工园区生态化建设目标由低到高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与新型工业和高端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生态化建设基础条件薄弱、制度缺位、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脱节等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整合资源构建园区企业良性的互动关系,科学定位,发挥生态经济效益杠杆作用提升企业内在动力,逐级推进石油化工园区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化发展成为园区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文章构建了园区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对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等级划分。以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例,选取了2005-2013年的数据对其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生态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黄色预警区;园区产业生态化发展是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试验区未来应将工作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命周期的资源产业转型与科技创新互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资源产业转型周期性及差异性分析,构建基于生命周期的资源型产业转型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模型.在资源产业转型过程中,科技创新为产业转型提供动力,反之,产业转型又会对科技创新产生拉动效应.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产业转型的模式和路径存在着差异,对科技创新产生的需求及拉动效应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群体中一类特殊的城市.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部分资源濒临枯竭的城市在多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粗放的生产方式、政府财政收入锐减、环境污染、下岗失业、大量社会群体性事件发生等,这些矛盾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特殊的问题.本文以2008年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2个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和地区之一的甘肃省白银市为案例,分析该城市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选用产业综合评价值模型和特尔斐法对其接续产业进行计算和预测,期待探索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为这类城市乃至为资源型城市群体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资源型城市数目众多,目前我国部分资源型城市已经进入资源衰竭期,面临一系列严峻的经济、社会等问题。资源型城市如何以低碳经济为契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地域与城市发展类型的特点,选取了十个资源型城市与十个非资源型城市城市为样本,从资源依赖状况、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增长情况、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现状和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制约因素,制定了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目标,并提出了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职工安置是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时最重要的障碍。职工安置的主要途径是一次性发放经济补偿金或安置费、企业改制重组和产业转型安置以及移交给地方接收安置 ;资金匮乏、地方接受能力不足和一次性安置职工再就业困难是职工安置工作的主要难点。短期内 ,在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优惠的财政、金融和社会保障等政策支持下 ,企业所在的地级市 (地区 )政府是接受安置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职工的主要力量 ;长远来看 ,解决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及职工安置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接替产业 ,促使地方经济体系成功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14.
从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看,许多资源型城市已经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困境,有些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会因资源枯竭而呈现"矿竭城衰"的现象,而有些城市根据发展实际,进行适时转型,可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面I临的问题进行共性分析,在总结国际上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来判定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从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竞争力和城市转型定位等四个维度框定城市转型理论分析,进而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426座资源型城市(镇)中,已有54个因资源枯竭而使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以甘肃白银市为例,从操作层面上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出"逐步退出资源开采与冶炼领域、靠‘一企两制’和‘企业特区’引进外部资源、打造现代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构建共享式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平台、高科技产业园区与企业联手合作、改变三次产业结构、企业分离不搞‘一刀切’"等七条具体对策,这对甘肃乃至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中国产业转型:经验与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产业转型理论沿革和20世纪我国产业转型进程的回顾,阐明了中国产业转型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产业转型模式的总结,将当代产业转型主要模式概括为“一转四化”,即“梯度性转移,产业集聚化、产业园区化、产业融合化和产业生态化”。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世界难题,面临资源型产业具有长期边际报酬递减特征、大量沉淀成本使资源型产业转型困难、主导产业衰退产生负扩散效应等理论难题.中国石油城市大庆在资源型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同时未雨绸缪,大力发展接续产业,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的主动转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大庆的探索启示资源型城市转型要完成五个转变: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从经营资源到经营城市,从计划思维到市场意识,从追求产量到以人为本,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出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一系列政策,把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放在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资源型城市单纯或高度依赖不可再生又必然枯竭的矿产资源而产生的先天不足和致命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暴露,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特别是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带来的发展依托缺位,价格剪刀差导致的双重利益损失,过剩经济、买方市场产生的内在约束,全球化、知识化、生态化浪潮的接踵而至,都使资源型城市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转型,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摆在资源型城市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大庆是因油而生、因油而建的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随着原油产量的逐年递减,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压力日益凸现,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全市上下极为关注的课题。经济转型的关键问题是发展接替产业,就大庆市来说,如何选择重点产业是一项关乎大庆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9.
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既面临着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又面临着新兴产业薄弱、经济转型困难的问题.要打破"矿竭城衰"的魔咒,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实施传统资源型产业的高新技术化、尽快引入高新技术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组建大型国有风险投资企业就成为其必然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产业的粗放发展模式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促使其实现绿色转型以及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的生态管理模式成为了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资源型产业生态管理的理论基础及特性、内涵及原则的探讨,提炼总结出了资源型产业生态管理的理论框架,详细阐明了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的内涵及其特征,并据此构建了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的生态管理模式,为资源型产业顺利实施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