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阶级流动性问题既关涉现实生活也关涉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理论根基。然而,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此问题却缺乏精细的解答,以致于一些关于阶级问题的理论困难长期困扰着人们,诸如阶级流动所指称的人群是阶级抑或阶层,该问题的研究对于无阶级社会是否有启示意义,等等。社会生活原本是丰富多彩的,那些为了将社会生活简单化处理而牺牲掉的关于阶级理论的"枝枝蔓蔓"也许正是我们理解阶级流动性问题不可或缺的,应当重新使其回到它们原来的地方,为我们全面理解阶级流动性问题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理论景观。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研究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和阶级划分的标准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探讨。其中,希腊共产党人、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政治学家尼科斯·普兰查斯(Nicos Poulantzas)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中的“多元决定论”出发,提出不仅要从“经济方面”来确定人们的阶级地位,而且强调要从“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这种“多元结构方面”来决定人们的阶级地位。那么,政治和意识形态能否作为决定阶级地位的重要因素?普兰查斯是怎样提出并论证其观点的?我们应如何评价它?由此而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估价等问题,在此作一番探索性的评析,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理论,多年来被林彪、“四人帮”和他们的那个理论“顾问”康生搞得混乱不堪,这不仅在人们思想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而且在实践中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认识阶级是一个历史的、经济的范畴,对于我们正确分析当前我国国内的阶级现状和正确处理阶级斗争问题,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集中注意力搞好四个现代化建设,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从阶级和阶级社会出现以来,就产生了“阶级调和”的思想,这种思想在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上起了重大的作用。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阶级调和”的理论与政策在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剥削方面,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研究和批判这种“理论”,能使我们深入认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本质,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5.
后工业时代背景下的西方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双重变化使传统的阶级理论受到挑战,诸如“工人阶级消亡”等观点甚嚣尘上。对此,密利本德通过重新检视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提出在当代西方社会的梨形金字塔状阶级结构中,仍然存在两大阶级的对立,来自下层的和来自上层的双向过程阶级斗争充斥整个社会。在复杂的斗争中,由于工人阶级的庞大数量及其革命性,他们仍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可依靠力量。密利本德对阶级问题的分析使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密利本德在阶级划分问题上陷入了多元论的泥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会各界,尤其是社会科学界就当代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的研究,讨论特别热烈,什么新阶层、新结构、新群体,真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总体来说,认为自1956年到1978年前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那么这一说法源自哪里,有人说是从苏联搬来的,有人说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为了弄清这一理论问题,我们查阅了有关的文献资料,认识到“两个阶级一个阶层”论说法确实是不符合实际的,应当给予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7.
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政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理论构成了现代社会中两种针锋相对的合法化叙事路径。从深层的社会历史逻辑和政治逻辑来看,只要资本的逻辑没有根本改变,阶级政治话语就始终是资本合法性的批判维度,也始终是工人阶级追求“阶级平等”与“制度正义”的合法化源泉和正义论基础。资本的全球化和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的客观逻辑决定了“阶级话语”不可能“退场”。“重返阶级”和“回归马克思”阶级理论是近年来“阶级话语”重新“出场”的两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后殖民理论揭露了从殖民时期到经济全球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对第三世界国家实施着隐蔽的文化霸权;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去重释后殖民理论视野中的西方文化霸权,用“民族”、“阶级”、“性别”的三维分析轴心去透视世界的文化图景,解析经济全球化时代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性别关系是如何跨地域地纠缠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实践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对此列宁曾经作过一个简洁明了的解释: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 (二)在人类发展的一百多万年或更长的时间中,阶级的存在只是一个短暂的时期,它“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马克思),其时间至今不过数千年。阶级是一  相似文献   

10.
王中汝 《社会科学》2008,1(3):85-95
阶级问题一直是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成熟的阶级形态只存在于市场经济与工业化初期,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彻底分离、社会利益严重分化的产物.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农业社会,阶级分化与对立不严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市场化、所有制多样化,为阶级发育提供了动力机制.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通过指导思想、社会核心价值与社会制度的创新,在维护社会基本群体利益的前提下,协调、整合不同社会利益,有效控制潜在的阶级矛盾与冲突,顺利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文化视域中的阶级与阶层——布迪厄的阶级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社会学领域内,布迪厄强调文化作用的阶级理论占据着重要且独特的位置,其观点超越了迄今为止任何阶级与阶层理论。与以经济及职业结构为主要依据的各种传统理论不同的是,他将阶级与阶层问题放在文化的视野下进行探究。他赋予文化以特殊的意义,认为它受到阶级的决定性影响并和经济资本一样,凝结着社会的不平等。布迪厄的文化阶级理论,不仅对社会学实现文化的转向做出了独特贡献,而且也对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秩序、社会等级的形成机制,揭示经济转轨时期经济与文化等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过程,进而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都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还灵不灵?阶级斗争是到处存在?还是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暂时的存在,还是长期存在?这是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出的新课题。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点历史的观察和思考。一、革命导师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回顾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级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第333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时期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是学术界正在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自从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发表吴江同志《社会主义与消灭阶级》一文后,我们相继收到这方面的大量稿件,为了活跃学术空气,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现将部分来稿摘编发表。文章中的标题绝大部分系编者所加,如删节与作者原意相背,或出现其它技术性问题,应由编者负责。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和韦伯对阶级现象的考察和研究,虽在立场和观点上差异颇大甚至对立,前者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基础,后者则主要以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多元价值的社会历史观为依据,但是从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史来看,他们的阶级理论却都是这一问题研究的最突出成果。本文旨在以韦伯的原著为依据,系统阐述他的阶级理论,在此基础上比较二者阶级理论的异同。一同马克思一样,韦伯也是由经济利益出发研究阶级的。他认为“产生‘阶级’的因素毫无疑问地是经济利益。”但他又认为,阶级利益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这是因为,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和阶级矛盾“消失论”是当今西方国家社会阶级结构问题研究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已经“消失”了,劳资之间的阶级对立已经“消除”了,工人和资本家已经“同化”了。因此,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不再有阶级和阶级斗争了。笔者认为,这种阶级和阶级矛盾“消失论”是不符合事实的,是反动的。  相似文献   

16.
“阶级美”是否存在?或者说“阶级美”的命题是否科学?建国三十年来,从未有人公开提出否定性的疑义。然而,自从开展了“共同美”问题的讨论后,一些对“共同美”的存在持否定观点的同志,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勇敢地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其中,有些同志使用反证法,用证明作为“共同美”前提和反题的“阶级美”的子虚乌有,来反证“共同美”的不存在。如周仁强同志的《“共同美”、“阶级美”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这是大家熟悉的列宁的著名论断。近来,我国理论界常常引用这个论断来阐明某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大问题。但是,对这个论断本身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认为这个论断表明社会主义“是从有阶级向无阶级过渡的社会”。第二种,认为这个论断表明列宁  相似文献   

18.
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引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是在就业人口中,传统产业工人和传统小资产阶级人数相对减少,经理阶层崛起,知识分子队伍扩大,“白领工人”在一些国家已超过“兰领工人”的人数。对此,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种种“理论”,企图抹煞阶级与阶级对立。西方马  相似文献   

19.
社会分层研究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罗列了马克思、韦伯、布迪厄、汤普森等多位学者的阶级研究,指出他们各自研究的特点,以及相关的研究争议.研究争议的焦点是:阶级是一种客观存在,还是主观建构.为此,马克思区分了自在阶级和自为阶级,汤普森以历史主义、建构主义和关系论的视角来研究阶级,韦伯则把社会分层分为三个维度来解释阶级现象,布迪厄则用一种辩证的观点,整合阶级分析主观/客观、阶级结构与阶级行动、自在阶级与自为阶级以及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二分与对立.文章最后还提到应该将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运用到阶级研究中.  相似文献   

20.
相比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当前西方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白领雇员取代体力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体力量,传统的阶级观念受到了冲击。资产阶级学者借此为工人阶级唱衰歌,甚至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也对革命的依靠力量产生了质疑。针对此,卡利尼科斯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为工具,指出了当前在阶级概念认识上存在的三种错误倾向,探析了新中间阶级的性质,分析了工人阶级的结构变化和革命性。在卡利尼科斯看来,新中间阶级无法担当社会变革的重任,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可依靠力量。卡利尼科斯对阶级问题的厘析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但也存在对工人阶级的革命性估计过于乐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