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其中也包含很多当今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值得借鉴的精髓。我们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去,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的一大热点和难点,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传统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中国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于其传统文化所造就的坚不可摧的民族凝聚力.当今大学生,特别是西部大学生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在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值得深思.文章拟从唐宋诗词中的渔父形象所映射出的自由道德意识,考察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素质───在中国古代文学课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王太阁,查洪德,王卓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辉煌、珍贵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在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和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形态.作为人类和社会的特定存在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身规律是复杂和多维的,我们可以从文化超越性、文化实践论、文化价值论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全新解读和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对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高度自觉,展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5.
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给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具有河北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的少儿综合素质教育,在河北文化产业发展中居于什么地位?具有何种职能?拥有怎样的发展机遇?本文以文化产业的理论视角,从少儿综合素质教育与文化教育生产力、当代科技、文化资源、文化市场四个方面,初步提出了发展少儿综合素质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素质一般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等.全教会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文从两个侧面对"素质"二字进行了解释,并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和西方的优秀文化,剖析了素质教育应包括的主要内容.依据当前高校教育思想和教育工作的现实,阐述了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必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乃兴国大计,但我国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的落后,实施素质教育有诸多困难.如何使贫困地区摆脱因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所有国人应该严肃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贫困地区素质教育的实施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徐圻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5(11):60-64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日益走向深入,文化的转型与重构是绕不开的话题.就当今中国来说,最大的文化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经济法则的普适化,这是任何关注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人不能不面对的.因此,要么我们不接受全球化、不选择市场经济体制,要么我们积极地接纳其有生命力的文化内涵,同时对之进行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解读、整合与吸纳.  相似文献   

9.
王兰 《中文信息》2013,(10):109-109
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的课题。本文结合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现状,根据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理念探索,并且合理选择有效路径,为中国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其发展开拓新的天地,为我们的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文化武装自己的头脑,健康茁壮成长,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当中,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哲理,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大学生最终成为有独立、成熟、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天的大学生,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寻觅人生智慧,提高人文素养;不断加强修身,完善自我人格,升华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文化立场上考察,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经济术语,同样也是一个泛文化术语.当下,我们已经明显地发现了外来文化对于中国本土文化进行干涉的迹象.它从不同的层级和侧面对中国文化给予重要的影响,并且出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思想颠覆和对中国文化形态的根本改造,甚至出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谱系解释权的争夺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到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方式的变革和进步;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注意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保护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话和商讨,欲求建立一个相互理解的思想的平台.尤其当我们面临文化入侵的威胁,而这种威胁又有可能影响到我们一直依赖而且以后也不得不依赖的文化的安全时,冷静地研究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思潮及其影响是极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张桂芝  张锦辉 《理论界》2013,(10):45-47
文化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东西方文化在中国以更快的速度汇集、交融,中国人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尤其是对英语文化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提高城市居民文化品位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让本土文化和英语文化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让城市英语文化融入市民生活之中,以满足人们对英语文化知识的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英语文化建设的要求.在对城市英语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尽力研究一套相对完整的城市英语文化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3.
邢东田 《学术界》2004,(6):141-147
"熊良山现象"是2004年揭露出来的性质最为严重的学术腐败案之一."百孔千疮"的胡编乱造且涉嫌传播巫术文化,竟然能够获奖立项,在大学课堂宣讲八年之久,并被多家主流媒体吹捧为"人文之光"、"素质教育好形式",甚至要"在全国高校推广".这一事件暴露出我们学术教育体制目前存在着的严重问题,它关系到我们用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应当引起学术界及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希望尽快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学术批评机制,积极提倡与开展学术批评,以杜绝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14.
对文化互动中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文化互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从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在中西文化互动关系中,西方文化始终处于强势地位,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是如何学习西方文化,中国文化逐渐失去了话语权.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互动中中国文化的"失语"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提出了所谓的"失语症".但所谓的文化"失语症"并不是西方"话语霸权"对我们的强暴,而是面对新的文化现象、社会问题我们缺少表达的新话语.为克服"本土文化的失语",我们首先应对"西方话语霸权"进行重新审视,不能把来自西方的话语统统列为"霸权"行列;其次,要坚守本土文化的话语权.最后,必须根植于我们的文化土壤,重建我们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摇篮孕育产生的文化体系中惟一生生不息地延续下来而未出现过断层的古典文化。在有文字可考的四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以无比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有力地推动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全面了解、深入研究和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展素质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深远意义。《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即是为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而编写的。该书由赵洪恩、李宝席教授主编,…  相似文献   

16.
刘兴禄 《天府新论》2004,(Z2):228-229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旗帜和主将.他在小说创作中,对以儒道佛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予以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对传统文化的愚民性、"吃人"及腐化力给予了尖锐的抨击.我们应对鲁迅在文化战线上的功绩进行正确的认识与评价,充分肯定其促进中国现代文学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汉学家卜松山致力于中国文艺美学研究和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文艺美学研究中"洞见"与"不见"并存;思想文化研究中显露出"学用一体"的倾向,暗含着强烈的对话情结.他的中国文化研究是"他者"视野下的文化研究,我们必须秉持辩证的态度而进行再接受.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与上海世博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世博会是和平、友谊的文化盛会,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舞台.中国文化在其问大放异彩,上海世博会是中国文化的"嘉年华".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中国文化得以进行全面和各具特色的展示,外国展馆也力求注入"中国元素",中外合璧、相互交融,体现出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与和谐共生.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在上海世博会成为"亮点"和"看点",既源于对中国文化价值和作用认识的增强,也在于作为东道主的"地利",还由于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世博会在对经济、科技重视的同时也同样重视文化,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值得关注的"人文生态".中国文化在上海世博会的鲜亮登场,不应成为"一时之盛"而应成为"永恒之光",我们应该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在总结已有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让传统文化在城市未来发展中成为厚实的根基.  相似文献   

19.
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新的名词与新的概念.通过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现状的讨论,指出了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加深理解的两个新概念--"以学生为本"和"怀疑精神".同时给出了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及如何运用这两个概念指导实际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札记《在中国屏风上》中,毛姆对中国文化有许多误读,但毛姆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大多由于文化的隔膜所致.毛姆是以冷静、客观、求实的态度观察中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力图实现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有效沟通.毛姆的这种态度与胸怀,也是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与沟通中大力提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