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创造和形成。并反复出现、世代相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文化事象。这里所记徽州民俗.是旧时徽州府所属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和婺源等地的民俗。徽州民俗做为富有地域特点。徽州地处安徽南部山区.与浙江、江西二省相邻.境内群山环抱.山谷纵横.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单元。由于这一相对封闭的山区自然环境.使得这一地区在历史上除极少数情况下的例外。一般很少受到战乱的侵扰,徽州民俗的地域特征十分地显著。徽州民俗起源较早,考古发现证实,史前,徽州先民们生活的民俗事象就十分丰富。徽仆1人从旧石器时代末到新石器时代初.已经形成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诸多民俗事象。徽州民俗的演变。依附于社会变迁。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一是“百越”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大体介于夏、商、周三代至秦朝以前.这一阶段青铜器较为发达。民俗事象主要与生产生活结合。  相似文献   

2.
李浩 《东岳论丛》2003,(3):134-136
山东民俗是中国北方汉民族民俗的代表。山东民俗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它经历了东夷民俗时期、以齐鲁为主的列国殊俗时期、山东民俗的认同时期、山东民俗的凝变时期和西俗东渐时期等五个发展的自然段。  相似文献   

3.
文艺审美离不开生活的对象化。具有久远文化历史的民俗,因其反复呈现的惯制形态,即博大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最有审美价值的创作对象。尤其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人生礼仪和信仰民俗,更因其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寻,而成为文艺民俗审美的天然“原型”和“母题”。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生民俗的出现和“阴阳转换”观念的形成,实质上反映了人类对生命不死并万代传承的心理企盼。它表明了人类对生命悲剧的意识和超越此悲剧的世俗努力。正是在这一点上,民俗与艺术构成对人生悲剧的超越的同构契点,成为艺术家对人生民俗特质审美认知的导人…  相似文献   

4.
袁瑾 《兰州学刊》2009,(9):181-184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宋词文化批判兴起,民俗文化就成为宋词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评论者或从宏观的大文化视野关照宋词的产生以及担负的社会文化作用,或将之作为某个历史时期民俗生活材料的记录,在历史层面上进行信息的还原。但是,由于民俗具有生活相和风习的文化意识两个层面,它对宋词创作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风俗画、世态人情的表层展示上,它在更深层次影响着词人的创作情感和艺术思维,以传承性的巨大感染力约束着词人的创作。文章拟就从民俗对词人创作过程的影响切入,探讨民俗文化与宋词创作之间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5.
韩晓时 《理论界》2004,(6):97-98
一、民俗资源与民俗旅游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代代相习的生活事象。它包括民众中传承的物质生活文化、社会生活文化、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惯等诸多内容。一个国家、一个地域的民俗,其民族品格越鲜明,原始风格越浓,历史氛围越重,地方差异越大,生活气息越足,就越是一种能吸引异国异域游客的特色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6.
从民俗历史的角度,探讨站人民居的演变,侧重对翘角房特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民俗发生变异,并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优良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另一个是恶习陋俗的滋生和蔓延。民俗变异的两重性,决定了民俗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推进和延缓的双重作用。正确处理民俗变异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使其良性循环,是移风易俗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朝政与民俗事象的消长──古代京都赋文化指向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政和民俗都属于社群文化范畴,但其性质又有明显的区别。朝政是制度化的,比较固定,民俗却富于变化。朝政受礼的制约,而民俗则随意性较大。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京都赋在涉及朝政和民俗事象时,因所处历史阶段和作家价值观、审美观的差异,对朝政和民俗事象的取舍标准也多种多样。朝政与民俗事象在古代京都赋中或分或合,此消彼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一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是京都赋的奠基之作,这两篇作品从总体上看,既有朝政的展示,又有民俗的再现。可是,如果把作品的西京部分和东京部…  相似文献   

9.
民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长期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的简称,是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是民族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源源流长,纵贯古今,可谓斑斓缤纷,洋洋大观。民俗涉及各个生活领域,无处不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积久成习的民俗文化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藏族人民所创造出来的民俗文化,体现了藏族先民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渗透在藏族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各个角落。闻名遇尔、家喻户晓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不仅是一部脐身于世界文学名著之林的伟大…  相似文献   

10.
亦凡 《中文信息》2005,(7):30-35
这是一个有八百多年州、府、县建制历史的文化古镇,蛰伏于桂西北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穿越历史的长河,它早已将钟灵毓秀尽集其间,茶香、奇山、秀水、异洞与淳朴的民俗民风水乳交融,处处可觅绝佳的景致。  相似文献   

11.
民俗与人相伴相生,不同的民俗文化在有形无形中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产生深沉的影响.<江西民俗>体例统一,结构完整,内容厚重,装潢精美,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江西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涵盖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以及精神民俗等诸多方面,把江西各地生动活泼的历史、地域民俗特色及其人文精神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这是中国民俗学界的一件盛事,是地域民俗文化研究的新发展,对民俗学的学术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国初年通俗小说<广陵潮>中充满了对民俗民风的细腻描摹和叙述,由此折射出一定社会民俗背景下人的观念、情感和心路历程,进而使读者感知历史的况味和生活的本质,因而其具备鲜明的民俗学意义.同时,小说中的民俗描写和民俗叙事,丰富了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内涵和意义承载,人物性格在浓郁的民俗氛围中得以立体和丰满,民俗亦成为民国时期通俗社会小说的内在基因延续着中国小说的"俗"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土族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有着自己浓厚的民俗特色,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土族人民历史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和习俗,土族民间音乐以其重要地位存在于民俗的各个领域。本文主要从物质、社会、精神方面窥探土族的民俗活动及民俗音乐。  相似文献   

14.
许真君是古代江西人公认的地方保护神.许真君民间崇拜是古代江西地区一种较为突出的历史民俗现象,主要表现特征为民众对许真君这个真实历史人物的传说神异化和崇拜民俗化,在江西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许真君民间崇拜产生的文化内涵及其主要表现形式,探究万寿宫文化体系,可以进一步弘扬江西本土优秀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5.
记忆的魔手     
记忆的魔手汪曾祺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小说家,其作品与民俗的关系之深,在20世纪的中国作家中堪称首屈一指。无论是其师沈从文,还是公认的民俗作家老舍,创作与民俗的关系都不及他那么深入。说起来,这也许与他出生于一个民俗风味极深厚的特殊日子有关———元宵节。我相信,每年元宵为他大张旗鼓地做生日,一定在汪氏幼年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甚至与他本人事实上无关的所有闹元宵的民俗活动,他都会不自觉地以为是在庆祝他的生日,从此终其一生。他都把一切美好的记忆与民俗联系在一起,尤其是把自己的欢乐与民俗联系在一起。但由…  相似文献   

16.
张吕 《船山学刊》2006,(2):44-47
民俗在文学写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作家首先是对民俗进行地域性的、个性化的书写,同时也看到民俗在时代历史中的变迁,民俗的变化可透视历史的风云变换。但更重要的是作家深刻意识到民俗自身独特的生长方式与顽强的生命力,因而,作家利用民俗事像的符号指称功能,赋予它丰富复杂的文化意味,以此实现自己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7.
《中文信息》2008,(1):54-54
溪州土家族民俗博物馆位于湖南省湘西上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城南1公里的猛峒河风景区,是一座土家族宗祠式与民居庭院相组合的建筑群。现有藏品700多件,展现了土家族的历史从远古的旧石器时期到清改土归流止的万年历史以及土家族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文信息》2007,(12):4-7
中国的民俗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进入了它的辉煌时期。各地民俗旅游项目如同雨后暮笋不断涌现,民俗旅游的项目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t品牌经营模式。社区一历史(传统)街区模式,乡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民俗节庆活动模式。对于旅游摄影爱好者来说,民俗节庆活动是最值得一去的。它是以传统的民俗节日活动为主题。以举办大型节庆活动为形式而进行的一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分为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对生态与民俗间的关系予以初步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秦汉时期中国巴蜀及楚越民俗与生态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番探讨,以考察生态在一个地区民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俗生活极富诱惑力,人们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乐此不疲,一般不会刻意拒绝民俗生活.人们在民俗生活中尽享生活轻松、快乐和幸福.在实施民俗的过程中,人们的目标、情感和态度一致,相互协调、配合和理解.但每个人并不会在民俗对话、交际中消融自己内在的独立性,亦即个性,相反,作为参与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活动、情感指向和情感寄托.民俗本身具有无穷的生活魅力,需要不同侧面加以阐释.文章仅以巴赫金狂欢化诗学为导引,试图回答这样一个并非简单的问题:人们为什么乐意过民俗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