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编有约     
《现代交际》2005,(9):75-75
衷心感谢《现代交际》杂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贵刊看到一条有关皮鞋亮光纸的致富信息,于是试着开了个家庭手工场进行生产,没想到销售形势很好,使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此我谨向全体编辑同志深深地鞠躬!知遇之恩,无以为报。惟的把这份爱传递他人,在我的介绍下已有七位朋友订阅了《现代交际》杂志。真诚祝愿贵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交际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我们对大学生网上交际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大学生网上交际行为的原因进行了探析,最后就如何合理引导大学生的网上交际行为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英国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一些个别误读现象为例,运用相关理论对该现象进行总结和分析,之后找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在以后的跨文化交际中尽量避免或降低类似情况的出现。在文化再植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方面也有很多,本文最后将对文化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问题给出几点建议,以达到正确认知本我文化和他我文化,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促进本我文化和他我文化的互动交际。  相似文献   

4.
研究论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从言语交际学、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三个方面来分析。语言学和交际学在生活中密不可分。在言语交际对社会产生的经济、政治、现代化建设、市场价值、社会基础和社会科学方面,我们可以归纳总结为:言语交际和社会生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机械专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调查及其就业现状分析,探究机械专业学生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训练及生成的有效途径,结合语文课程教学,在课堂上渗入商务交际训练,鼓励学生登台讲故事、创设真实的职业环境、分角色扮演,努力营造"说"的氛围,让学生敢说、愿说、善说、乐说,提高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使他们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稳固职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会对什么是对的,什么是清楚的,什么是简洁的有着互相不同的认识,那么误会与不理解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我们称之为跨文化交际障碍。本篇论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来找到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障碍以及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交际是在一种特定的符号系统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是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对于一些和文化有关的事件的了解和判断都依赖于文化的社会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交际活动造成了障碍,这种文化冲突需要通过学习和协调进行解决。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必须面向就业岗位的英语应用需求,服务于高职教育培养复合型专门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须将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纳入到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之下,探讨其教学之道。  相似文献   

8.
非语言交际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与语言交际互为补充,在交际中起着语言交际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正确、恰当的非语言行为,不仅能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形象,而且能够更好地组织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因此,通过研究非语言交际的内涵、功能和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其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将为英语教学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9.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毕业后不可避免地要从事商务活动,与外界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否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及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差异来阐述商务英语专业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钟慧莹 《职业》2016,(14):152-153
中华美俗源远流长,体现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永恒魅力,并影响着包括高职生在内的现代人的交往方式。现代社会对职业人才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升未来将成为职业人的高职生的交际魅力成为近年来相关院校职业素质课题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柑橘春节民俗展现的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与互相扶持的和谐交往方式为例,探讨借助中华美俗培育高职生交际魅力的路径,并提出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读编有约     
尤拉 《现代交际》2007,(2):71-71
尊敬的各位编辑老师,大家好!很开心能有这样交流的机会。自从去年结识《现代交际》,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杂志,确切地说,它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位好朋友。由于本人患有先天性手足多汗症,与别人交往时,总是缺乏勇气,担心别人发现,嫌弃我。每当这时《现代交际》的声音就会出现在我的耳旁,它说这没什么,只要你拿出一点自信和勇气!  相似文献   

12.
交际式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的全新教学模式。通过对国内英语交际式教学法的现状及实施策略等方面的分析和讨论,阐述交际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王英华 《职业时空》2009,5(5):168-169
“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模式是将“注重语言知识”和“注重交际意义”结合起来的一种综合教学模式。在回顾“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模式有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浙江省临海市几所中学的英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倾向于“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眼于为什么以及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是文化之间的误解,对此我们应该清楚的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高低反映了对其他文化的传统和价值观理解程度。但是我们还应当明白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等同于获得知识。在学习如何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上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5.
言语交际中,每个交际主体都是话语角色丛,扮演多个话语角色.在特定的交际场合,交际主体需要择取适当的语言和适度的表达方式,否则就可能导致言语交际失败.在平时的口语交际中,若缺乏对英语委婉表达方式的理解,交际主体能力就会被委婉表达方式严重阻碍,而且会明显阻碍交流沟通,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英语口语交际中的委婉表达方式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惠玲 《职业》2016,(24):130-13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和发展的重要意义逐渐凸显。因此,中职语文教师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立足教材、用好教材,加强口语交际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职业发展中更具有优势。本文基于中职课程改革《语文》教材,探讨了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亚男 《现代交际》2013,(11):82-83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对方相互沟通,但是我们的交际手段不仅限于词语,还包括一些非言语的交际。非言语交际也是传递和领悟信息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非言语交际的中西文化差异展开议论,旨在为交际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任重远  丁一 《现代交际》2011,(10):73-74
本文研究的焦点是一组补偿性策略,并对西北某大学四年级学生交际策略使用情况做了调查研究,旨在评估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较为喜欢哪一类型的策略。在此研究中,笔者发现人们的认知风格决定他们使用什么样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9.
媒体对文化定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本文选择部分美国影片所体现的中国人形象,试图探讨媒体对文化定势影响的特点,并总结出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宋嘉 《现代交际》2014,(4):34-35
中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就是提出要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能力的培养。学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而非应试,是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把语言当做交流的工具,成为文化沟通的手段。交际教学法打破"我教你听"的传统模式。教学中涉及的有关外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与学生知识结构及认知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这种寓教于乐的做法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国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